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民歌王阿宝:民歌寻源
 
三位农民用了一天的时间把这个曲子完善,并且填上词,当时取名为《那是一个谁》,并由作为黄河歌王的杨仲青在那次调演中首唱,引起轰动,迅速流传开来。1985年山西音协将此歌首次录制成唱片,这也是我们现今听到最原始的版本。

  民歌寻源之:《赶牲灵》

  源头:陕北吴堡县、作者:张天恩

  张天恩--(1910—1969)吴堡县张家村人,著名的陕北民间艺人。很有编民歌、编快板、闹秧歌的天赋。在青少年时即兴编创了许多民歌。如《卖菜》、《赶牲灵》、《白面馍馍掇点点》、《跑旱船》、《十劝奴的人儿》等,广为流传,演唱至今。闹秧歌最善扮演蛮婆,吸收戏剧丑旦表演艺术,把蛮婆刻画的非常风趣出神。多次出席地、省文艺汇演会。1959年随陕北民间艺术团赴京演出,文化部授予“民间文艺天才”的奖旗

  民歌寻源之:《绣金匾》

  源头:甘肃庆阳地区

  作词:汪庭

  《绣金匾》是唱红全国的庆阳民歌之一,这支优秀的民歌,最初出自一位叫汪庭有的木匠之手。

  庆阳新正县马栏三乡汪庭有从小就喜欢唱民歌、扭秧歌,做木活的时候,经常哼着《五更道情》《五哥放羊》《绣荷包》等民歌小调。边区的新生活使他欢欣鼓舞。为了表达他内心的喜悦和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他琢磨着为《绣荷包》填上新词。汪庭有能编能唱,但就是不识字,不会写,编好一段,只得记熟了,才编唱下一段。让他苦恼的是,有时候后面一段编好了,前面一段又忘了。为了不忘掉,他每编好一段,马上教给村上的孩子唱,这样,他可以放心地再编。就这样翻来复去,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终于编成了新的《绣荷包》。

  新的《绣荷包》很快在解放区流传开来,受到群众的喜爱。诗人艾青听到这首歌非常赞赏,但他指出,民间是用绣荷包这种形式来表现和传递男女爱情的,给人民领袖、政府、军队应当绣的是大金匾。作者采用了艾青的建议,将《绣荷包》改成了《十绣金匾》。《十绣金匾》得到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延安的《解放日报》上,曾有这样一段评论:“从汪庭有这个《十绣金匾》的歌里,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人民对革命领袖、革命军队、革命政权、革命根据地纯真的爱,对劳动生产的热情,只有在民主政权下面生活的人,才能唱出这样的歌。”在《解放日报》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鼓励下,汪庭有创作的热情更高了,他先后创作了《表顽固》《防奸歌》等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民歌。1944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文教群英大会上,他荣获“甲等艺术英雄”称号,受到了表彰奖励。

  汪庭有的《十绣金匾》在广泛传唱过程中,得到人民群众和专业文化工作者的再创造和锤炼。传唱不久,就增加了歌颂朱总司令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紧密配合当时革命斗争的新形势,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对原作的歌词作了改动,并将“十绣”精炼为“三绣”。1976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三位伟人相继去世,艺术家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对汪庭有的《三绣金匾》作了再次修改,变成了歌颂、怀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领袖的经典之作,并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饱含深情的一唱,《绣金匾》的歌声便在神州大地传唱开来,至今不绝于耳。

  民歌寻源之:《东方红》

  刘烽、刘炽、贺敬之等这些三四十年代延安鲁艺时期著名艺术家都亲历了《东方红》创作过程,他们均证明了《东方红》的确是由山西的民歌《芝麻油》和《白马调》改编而来的的 ,而“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这首《白马调》是地道的山西河曲民歌。现年八十三岁的曾任中国文化部长的延安鲁艺时期著名诗人贺敬之仍然健在,我也亲自从他口里得到证实《东方红》是改编自山西民歌《白马调》,而且贺敬之是《秋收》的词作者,他也证明了《秋收》也改编自山西民歌。

  刘烽 :《东方红》的创作情况

  -----刘 烽 :延安鲁艺时期著名作曲家 主要作品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下四川》等

  陕北吴堡佳县一带,可耕地少,十分贫困。陕甘宁边区政府号召群众向延安移民。佳县城关的李增正为响应政府号召,于1944年3月,组织了七十人的移民大队奔赴延安。他们一路走一路唱,高高兴兴的到了延安劳山地区。他们唱的歌叫《毛主席领导穷人翻身》,也叫《移民歌》,是李增正的叔叔李有源和当地的中学老师李绵绮一起编写,共九段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第二段是:三山低,五岳高,毛主席领导有勋劳;边区办的呱呱叫,老百姓都颂唐尧。”再下面就是移民的内容了。他的音调用的是《骑白马,挂洋枪》即《白马调》. “骑白马挂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打日本就顾不上。”是1940年至1941年间,从河东(山西)流传到陕北的一首新民歌,在陕北流传甚广,及乎是家喻户晓。1944年,鲁艺工作团的秧歌队回延安汇报演出时,首次演唱了《移民歌》。所以,李增正带领的移民队伍唱的这首歌,很快就在群众中传唱起来。在当时的延安引起极大轰动。后来,又经鲁艺公木同志修改填词,便成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共产党,象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那里有了共产党,那里人民得解放。’并定名为《东方红》。

  在延安时,作曲家贺渌汀同志曾把《东方红》改写为合唱多次演唱,受到广泛赞誉。但由于过多的强调了它的民歌色采,作为颂歌就觉得不够满足。1951年,世界青年联欢节前夕,作曲家李焕之同志又一次改编了此曲。放慢了速度并运用转调手法使音乐得到进一步升华,音乐形象更显辉煌。《东方红》作为一首颂歌也基本定型。

  刘烽 2000年6月16日

  下面是四十年代在山西河曲《骑白马》原词

  骑白马,挎洋枪。 三哥哥吃了个八路军粮。有心回家眊姑娘,打日本就顾不上。

  荞麦皮,落在地。 娶的个老婆不如妹妹你, 把她卖了个活人情, 咱们二人打伙计。

  煤油灯,不接风, 香油炒的个白菜心, 红豆角角抽了筋,小妹子你坏了心。

  骑红马,跑沙滩, 你没老婆我没汉, 咱二人好比一个瓣瓣蒜,亲的哥哥离不转。

  刘炽与《东方红》

  刘炽 :延安鲁艺时期著名作曲家 主要作品有:《翻身道情》《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英雄儿女》插曲等

  1944年,延安鲁艺大秧歌队继《拥军花鼓》、《兄妹开荒》等剧目后,想写一部反映移民题材的大型介乎秧歌剧和歌剧之间的戏,定名为《下南路》,一次到绥德分区演出时,专门请了移民模范李增正、李有源叔侄来谈有关移民的情况。谈的过程中,李家叔侄说他们为宣传移民编了个歌,并拉开嗓门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正在记谱的刘炽放下了手中的笔,这不是山西民歌《芝麻油》的调调吗?下面的词是:

  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

  三山低,五岳高,毛主席治国有功劳,边区办得呱呱叫,老百姓颂唐尧。

  边区红,边区红,边区地方没穷人,有人穷人就移民,挖断穷根翻了身。

  ……

  之后,李家叔侄唱的《移民歌》被用在了《下南路》中。第二段以后的词不再流传。但第一段的词一直唱着。一次,刘炽到葭县中学给学生合唱队辅导,给合唱队唱起"东方红,太阳升……"时,音乐老师说,这歌他们早就唱过,是他家附近一小学语文老师李绵绮写的,共四段词,县宣传部长嫌重复,去掉一段,还剩三段,第一段和刘炽唱的一模一样。后来据《延安文学》副主编调查,也是先于李有源的《移民调》就听到过此歌,也知道作者是一个小学语文老师。 文革中,李绵绮老师因说《东方红》是他写的而挨整;文革后,李不服,到北京上访过。

  现在唱的"毛主席爱人民"、"共产党像太阳"则是公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写的。秧歌队回到延安后,觉得第一段词上口,内容又是歌颂领袖,就是太短了,于是请公木再续上两段关于"共产党"、"八路军"为内容的词。还没等公木出来,日本鬼子投降了,抗日战争结束。 这支歌的首演是东北文工团的全体团员,指挥是刘炽,正式报歌名为《东方红》。当时大家都没想到这首歌一直传唱下来,在文革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

  这支曲源于晋西北民歌《芝麻油》,词是李绵绮和公木作的《东方红》。不知何时,被安在李有源头上,越传越神,一时间,大人小孩都知道中国西北出了个"伟大的农民作曲家兼词作家"。

  贺敬之谈秋收创作

  贺敬之:延安鲁艺时期著名诗人和词作家,主要作品有:《南泥湾》《翻身道情》《秋收》《白毛女》等早就听好多人说过《秋收》是山西民歌,去年遇到原唱王昆老师她也这么说。我去山西宁武采风的时候就有老艺人跟我说《秋收》是山西民歌改编的,而且我还在当地一本五十年代的杂志上看到这首歌,原词就是山西宁武民歌;东山上那个点灯西山上明,四十里平川了不见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这首歌的词作者贺敬之仍然健在,于是几番周折终于从这位曾任文化部长的著名诗人贺敬之那里了解到了这首歌的来历: 1943年在陕北解放区搞的一个秧歌剧,我就把这首山西民歌填词就成了《秋收》,还有个曲子《白马调》也是从山西传过来改成了《东方红》

  民歌寻源之:《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源头:甘肃陇东即今天庆阳地区民歌 作者:孙万福孙万福即兴唱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1943年1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一位老英雄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近毛主席,用双手紧紧抱住毛主席的肩膀。他粘着口沫的胡须,因兴奋而有些颤动。他说: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账也还了,地也赎了,牛也有了。这都是您给的!没有您,我们这些穷汉子爬在地下,一辈子也站不起来!说完这几句话,他感情如同决开的坝堤,一泻千里,他用颤抖的声音即兴唱了起来:

  高楼万丈平地起,

  盘龙卧虎高山顶,

  边区的太阳红又红,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这个面对毛主席唱歌的人,就是陕甘宁时期陇东分区的劳动英雄、农民诗人孙万福,他唱的这首民歌就是《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孙万福1883年出生在环县曲子镇刘旗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由于家庭生活窘迫,从小就没有上过学。虽然目不识丁,记性却特别好,富于联想,好歌善吟,出口成章。村里每年耍社火,必请他担任春官。他的吟唱诙谐幽默、声情并茂,语言质朴生动、比喻形象,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了他的家乡,他分了田地,有了吃穿,打内心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和工农红军。在村里,他带头组织变工队,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在火热的生产劳动中,他始终倾心于诗歌创作。短短的几年里,创作了《歌唱毛主席》《边区人民要一心》《我们边区象清泉》《自卫军》《二流子要转变》《抗战剧团》等大量热情洋溢的诗歌,在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和《陇东报》发表的就有二十多篇。《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唱出来以后,经贺敬之修改润色,发表在《解放日报》上。从此,这首全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民歌就在边区传唱开来。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的周扬,对孙万福的诗歌创作极为关注,1942年12月28日在《解放日报》撰文称孙万福是;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的诗作很多,遗憾的是他的大量口头作品未能流传下来。现在收集到的仅为他1944年7月13日因公牺牲前在报纸上发表的二十多首。

  孙万福是位农民诗人,也是人民的诗人。他的名字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首全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民歌将永远载人中国民间音乐的史册。

  民歌寻源之:《兰花花》

  源头:陕北延安等 作者:红军战士 作者--陕北红军战士,兰花花的恋人。

  兰花花本名叫姬延玲,延安县临镇人,从小心灵手巧,长的非常俊秀可爱,人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兰花花。1936年春红军解放了临镇。一个能歌善舞的英俊红军战士,在宣传活动中与兰花花一见钟情,频频相会,私定终身,偷吃了禁果。不久红军战士东征离开临镇。兰花花的父母受不了风言风语的压力,便把17岁的女儿强迫嫁给本街富户任小喜(就是歌中说的;周家的猴老子)。任小喜是个恶棍无赖,在宜川抢劫杀人被枪决。第二年,父母又把兰花花包办嫁给镇上一个姓石的有钱人家。这个丈夫一脸大麻子,经常毒打兰花花。兰花花日夜思念思念自己的红军情人,久病不起,1942年正月病故。红军战士从前方回来听说兰花花被迫嫁人,怕给情人招惹是非,没敢再去会兰花花。后知兰花花病故,悲痛万分,大病一场,在医院里构思创作了后来风行全国,久唱不衰的情歌《兰花花》。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