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肖复兴笔下的音乐
 
音乐是用耳朵听、用乐器演奏的,怎么会是“用心听,用笔写”呢?读完肖复兴《音乐笔记》就会明白。

  音乐和我们人最自然地融和在一起,从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或睡在摇篮里听母亲哼催眠曲开始,音乐就悄悄地渗进了我们的心脑和血肉,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旅途。然而,我们听音乐不只是用耳朵,更主要的是用心听。

  在这本书里,无论是写听古典音乐,还是写听流行音乐,或者是写听现代音乐;无论是写歌唱家的身世,还是写作曲家的情感经历,或者是写演奏家的趣闻逸事,抑或是写倍受关注的知名音乐会,作者都是先用一颗特别真诚的心听,然后才用相应的心去写。如在《和马握手》中,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今这个世界上能让人感动的东西已经不多,原来以为文学和爱情还能让人感动,现在文学和爱情比赛着堕落,在我们的周围长满萋萋荒草,在我们的心头磨起了厚厚的老茧……只有音乐还能让我感动。”写听肖邦的音乐:“优秀的艺术家,都不会总自恋般咀嚼自己,而会拥有一份大感情与人类相通。听肖邦,当然能听到天籁纯净的自然、色彩缤纷的田园,听出静谧,听出飘逸,听出华美,听出典雅,听出耳鬓厮磨、喁喁絮语,听出游丝一缕、思绪万千,听出夜色如水、心律如歌,听出荷风送香、竹露滴清……但听肖邦,毕竟还能听出阴郁、痛苦、焦虑和庄严,听出激情澎湃、悲壮高亢,听出严峻如山、思念似海,听出秋风铁马、铜板金钹,听出碧海青天、长风明月,听出断鸿声远、天涯望尽,听出万里寒烟、一片冰心,听出栏杆拍遍、雕弓挽满,听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听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些不用心、不用情感怎么也听不出来。作者正是因为非常珍惜和音乐的心的交流、情感的碰撞,所以行文中每每批评那些听音乐会随意迟到、随意打手机、随意拍照、随意大摇大摆肆无忌惮地不停地走动的人,作者是在用心、用情感听音乐、呵护音乐啊!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所以作者清楚地知道:“描写音乐,其实是件蠢事,这不仅在于难,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然而,作者凭着对音乐的挚爱竟干起了这件“蠢事”,而且于干得十分出色,这得益于作者作为一个作家的文学才华和语言功底。打开书本,在字里行间都能看到独特的观察、深切的感受、会心的体验、丰富的想象、贴切的比喻、优美的语言。这些使得用语言描写音乐成了可能。且看写穆蒂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那些著名的曲子“轻盈欢快、新颖明朗,……仿佛潺潺的河水、啾啁的小鸟、蒸腾的地气、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一起从四面八方涌来,蔓延在金色大厅,氤氲着人们的心。”写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那乐“真让人感到面前有一幅动情的画在徐徐展开,呈现出层次丰富而色彩纷呈的画面。那余曲让我深深感到天是那样蓝,海是那样纯,周围的夜是那样明亮、深邃、清凉一片而沁人心脾……”作者善于捕捉自己用心听音乐的感受,善于将音乐的无形的节奏和旋律转换成有形的场景和画面,从而在读者的眼前呈现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

  《音乐笔记》作为“新视觉书坊”之一种,它不仅纸质上乘,装帧十分考究,而且这本散文集收有大量的图片,毫无愧色地成为了当下正走俏的时尚阅读之“图片阅读”的读物。当你一旦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爱不释手,你就会急于一睹为快,因为它实在能够给你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这样美好,这样惬意,就像听音乐一样,它会令你怦然心动。

古典如水,摇滚似火。一位五十多岁的作家能以真诚的姿态倾听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游走于这两种个迥然的音乐感受之中,已经殊为难得,更可贵的是,这些感受还变成了美丽的文字,留给共鸣者满纸余香。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肖复兴自幼便对音乐情有独钟,但最终音乐的却消失在寂寞的童年里。也许正是这样,肖复兴才会在半生过后,用文字纪念自己的音乐情结。他说,“我写音乐,就是在写自己。”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样?接近乐,就是在亲近自己的心灵。
  《音乐笔记》主要收集了肖复兴十几年有关古典音乐的随笔。共为三辑:《来自波希米亚森林》、《谁能把恋歌唱依然动听》、《光就是从那儿来的》。如果想了解古典音乐又抗拒专业化说教,那么肖复兴的这本书无疑是一册很好的普及本。书中地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古典音乐流派、大师,认真收集了一些音乐背后的故事,行笔优美,精确的音乐感受比喻如美酒般芬芳,颇具神采。如《小溪巴赫》、《维也纳随想曲》、《在北京的基捷耶夫》《感谢莫扎特》……精妙文章里的闪光思想似可随处采摘,让人即使对古典音乐一窍不通,也禁不住神往。
  《音乐笔记》续篇《聆听与吟唱》则起源于肖复兴和儿子的热烈交流。2001年肖复兴听了近600盘磁带,对摇滚这一式的音乐内容有了全新的感受,他引用了德彪西的一句话“音乐只为聆听而存在”,所以他“静下心来去聆听,聆听他们的那些音乐,充溢着奇异的感觉,像是到异国他乡去旅行,心情变得忽然日朗天青,忽然又暴雨瓢泼,耳朵和眼睛以及心都激活了起来……”鲍伯迪伦让肖复兴想起自己的60年代,70年代的老艺摇触动肖复兴的怀旧念想,这样一路走来,肖复兴对摇滚的品位让人惊讶,对艺术的豁达心胸也让人赞赏。单只想象一个近六十的成名作家会对“黑色巫女”迪亚曼达格拉斯大加激赏,就已让人惊喜了。
  圣桑说“音乐始于词尽之处”,肖复兴清楚这一点,但他也说,“音乐属于情感和心”。对音乐的天然热爱,当然会滋生出文字。
  文字和音乐其实都有着最广阔的想象空间,当文字遇到音乐,词尽之时,最低限度也会为音乐的伸展助兴,就如肖复兴的《音乐笔记》。
一年四季,秋夜在北京最美。去年北京许多秋夜因有一夜是傅聪演奏的“肖邦之夜”,更是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
  音乐并非与北京无缘。北京有无数的夜晚,不止是在秋天,歌吹乐喧,多的是“嘣迪”和伪摇滚,也不乏洒吧的靡靡之音,还有大街上伪劣音箱里迸发出燥热的电子乐声。只是没有肖邦,肖邦似乎在遥远的巴黎或者华沙。
  是傅聪为我们带来了肖邦,从异国他乡,从夜的深处。
傅聪走上台来,一件黑色的燕尾服,一头乌发如墨,大概是染的,微微有些谢顶。不知身体如何,记得过且过18年前功尽弃1981年他回国的那时候曾一再说他的身体好极了。我看他此次上台的台步不那么爽朗,他毕竟是64岁的人了。
  他的手指却还是那样的美,虽然缠着绷带,依然柔若无骨,触动琴键时连琴键也变得柔软如一匹黑白相间的丝绸。我坐在楼上的第一排,他的手指看得格外清楚,清风临水一般掠过琴键,那美妙的琴声便像是荡漾起一圈圈清澈动人的涟漪,偌大的剧场和我的心都被这琴声抚摸得有些湿润了。
  看傅聪坐在钢琴前弹奏,总让我止不住想起了柏辽兹当年看肖邦在钢琴前演奏时曾经说过的话:“他变成了一位诗人,歌颂着自己幻想中的主人公们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歌唱出他的遥远的祖国。”在我眼中,他和肖邦在钢琴旁叠印着,融为一体。想想他和肖邦共同的身世,萍飘絮泊,浪迹天涯,便越会体味出柏辽兹话中的滋味。
  坐在钢琴前,傅聪的确变成了一位诗人。他将肖邦的音乐演绎成为一首首透明的诗,鸟儿一样扑扇着翅膀从黑白键中飞出来,让今夜的天空多了几分并不仅仅是星星和月亮的明媚,也不仅仅是只飞翔着的蝙蝠那驮满沉重阴影的翅膀。
  说实话,傅聪带来的肖邦的钢琴曲,有我许多的遗憾。我并不大想听肖邦的前奏曲,虽然才华横溢,乐思简练,情调丰富,但怎么也脱不出练习曲的痕迹,是太小的小品。而我想听的许多乐曲,他此次悭吝而未演奏,比如肖邦最著名的最富有诗意的被誉为“抒情诗篇”的升F大调和降D大调夜曲(作品15-2、作品27-2)。但他毕竟为我们带来了那样动听的降B小调、降E大调、B大调夜曲(作品9-1、2、3),明朗宁静,凝神沉思,琴里关山,梦中明月。还有F大调第二叙事曲(作品37),如歌如诉,如怨如慕,寒树依微,夕阳明灭。还有年轻时弹奏得到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走向世界的、他最拿手的挥洒自如的玛祖卡……这就够了,因为这毕竟都是一首首玲珑剔透的诗。在一个秋天的枫树已不再那样火红、银杏已不再那样金黄的污染的季节,在一个艺术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世界变得王纲解体却大王旗频频变幻的季节,一切都太散文化的世界之末,一颗赤子之心尚存,一粒诗的种子尚存,不仅保护得那样好,还能让它绽放出如此美丽清新的花朵来,已是实属不易之事了。
  更何况,肖邦的前奏曲毕竟也有着动人的乐章,优雅慢板B小调的“雨滴”,和摇篮曲式降D大调的“雨滴”,会让我想起在马略尔卡岛上肖邦和乔治?桑在一起那短暂却幸福的时光;而升F小调的激情,降E大调的明朗,都让我听到明亮如凡高描绘出那一片金色阳光般的金属声响。
我不必埋怨傅聪为什么没有带来肖邦那些美丽而忧郁的夜曲,他大概不想把肖邦之夜弄得过分缠绵,甜蜜蜜如同一杯芬芳四溢的果汁。
  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是抒情之夜。那样,既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听肖邦,确实能听出缠绵和抒情,与肖邦只活到37岁的凄清身世对比明显,便越发对肖邦产生一种别样的情感。优秀的艺术家,都不会总自恋般咀嚼自己,而会拥有一份大感情与人类相通。听肖邦,当然能听到天赖纯净的自然、色彩缤纷的田园,听出静谧,听出飘逸,听出华美,听出典雅,听出耳鬓厮磨、喁喁絮语,听出游丝一缕、思绪万千,听出夜色如水、心律如歌,听出荷风送香、竹露滴清……但听肖邦,毕竟还能听出阴郁、痛苦、焦虑和庄严,听出激情澎湃、悲壮高亢,听出严峻如山、思念似海,听出秋风铁马、铜板金钹,听出碧海青天、长风明月,听出断鸿声远、天涯望尽,听出万里寒烟、一片冰心,听出栏杆拍遍、雕弓挽满,听出潮平两岸调,风正一帆悬,听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听肖邦,其实也就是在听傅聪。他是用肖邦的乐曲在钢琴上说着自己的心里话,或者说他是在和肖邦诉说着彼此的心里话。只不过钢琴上的肖邦是年轻时的肖邦,他去世时还不到四十,而钢琴旁的傅聪已进入老年,听傅聪便多了几分沧桑和达观。不过在我看来,除了年龄的差别,他们确实有着太多的相似,命运、情感、天性和对音乐的感悟、感觉。我想起17年前傅聪自己说过的话:“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在这个秋夜他为我们带来的是肖邦,而且是这样演绎着肖邦,不愿意把肖邦仅仅演奏成一个“钢琴王子”式的、口香糖式的肖邦。
  演出结束了,大家拼命地为他鼓掌,他双手抱在胸前深深地向大家鞠躬。
  那晚的夜色真好,好像真的滤掉了许多喧嚣和燥热,好像真的充满着几分宁静和沉思,好像真的在路的远方、在夜的深处有关亲切的呼唤和等待……是因为有这美妙的琴声,像空气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夜色之中;是因为有肖邦向我们走来,用他那有些冰凉却柔软的手指,用他善感的心和美好的音乐,将夜色和我们一起拥抱。我知道以后会有许许多多的夜晚在等待着我们,但肖邦之夜并不多。也不能奢求夜夜都是肖邦之夜,那么,肖邦也就像夜夜狂欢未尽的迪斯科和卡拉OK一样不值钱了。许多的美好,就是这样的转瞬易失。回家的路上,起风了,吹起了尘土和落叶一起飘飘欲飞。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