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刘心武:绕不开的《班主任》
 
刘心武是上小学的时候,发现父亲睡觉的那个床的枕头特别高就掀开枕头发现里面就有这个《红楼梦》,还不是线装的,但是印刷年代非常古老,里面还有绣像,刘心武就觉得挺有意思,刘心武的父母他们觉得他小,是不提倡他看,但是真发现刘心武从枕头底下薅出来看吧,他们也没有谴责。刘心武最早看《红楼梦》应该就是在上小学,大概那个时候应该是十二岁。
  在青年时期,应该说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那个时候看《红楼梦》就很安全,因为毛主席对《红楼梦》发表了他的一些意见,后来评红是一件非常安全的事情,而且《红楼梦》又重印了,所以这个时候读《红楼梦》。但是刘心武有自己的心得,就是那种人生的那种沧桑感。可是刘心武觉得好像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人与人之间,人情,就开始琢磨这些东西,刘心武觉得那个时候就开始读出味了。
  到现在刘心武觉得仍然还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不敢说自己把《红楼梦》就读懂读通了。刘心武觉得越这样倒越好,因为如果都觉得自己就完全读懂读通了,就正确了,刘心武现在在这儿讲《红楼梦》就是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了,那刘心武也就不会再去读了,他就会觉得还读干吗啊?现在刘心武还要读,还仍然充满了新鲜感,觉得可能还会有新的收获。
  刘心武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自传性、家族史特点的作品,其中的许多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而秦可卿则是解读《红楼梦》的一把总钥匙,破解了秦可卿的生活原型,才能了解曹雪芹真正的创作意图。他认为,秦可卿的真实出身是清朝康熙时期废太子胤礽藏匿在曹府的女儿,也就是一位尊贵的公主级人物。有关她的所有疑团都与她的这个真实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从《百家讲坛》播出刘心武讲《红楼梦》的节目后,叫好声一片,骂声也不少。所有的声音中,最令他气愤的一种声音,来自红学家冯其庸和李希凡,“有人说我扰乱了社会文化的方向,感觉在给我扣帽子”。但刘心武说,自己是一个性格特别的人,不会生气,“这些红学专家的批评确实对我研究红学产生了干扰,但同时也是对我的一种激励,我甚至从中获得了一种动力。在这些质疑和尖锐的批评声中,我获益匪浅,还得到了一种启发”。他录了《百家讲坛》24期节目,其中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宝玉各6讲。
  说到《红楼梦》,林黛玉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而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英年早逝,也让刘心武感到十分惋惜。刘心武梳理了3个经典的林黛玉形象:“上世纪40年代,《红楼梦》第一次被拍成电影,周璇扮演的林黛玉表现出清纯天真的一面,堪称经典;60年代,越剧版《红楼梦》,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突出了诗意、美丽的一面,也是一个经典;到了80年代,陈晓旭将林黛玉的古典美充分展露在观众面前,又是一个经典。如今又在举行红楼选秀活动,即将诞生又一个林黛玉。”刘心武总结说,这叫做20年一个轮回,每过20年,必然有一个林黛玉令人过目难忘。

“我做过教师,写过小说,喜欢研究红楼梦,现在则是一位退休金领取者。”67岁的刘心武这样描述自己。他个子不高,但身体壮硕;说话不快,但是一口地道的京韵京腔。
  1977年12月,他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甚至被海内外人士一致认为是1980年代中国“伤痕文学”的先声。
  “其实,现在看来,《班主任》还有很多局限,就文学论文学,它的文本,特别是小说技巧,是粗糙而笨拙的。”刘心武说,《班主任》真的算不了什么,但他却被定位在了那个时代。20多年来,他又陆续写了许多文字,但别人一提起刘心武,还是绕不过《班主任》。
  “这是我的幸运,同时也是我的不幸。”说话时,他竟一脸的无奈。
  难忘“文革”
  多年来,长期坚持说北京话、写北京事儿的刘心武一直被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地道的北京人,刘心武觉得有些可笑。其实,他是四川人,刚来北京的时候,甚至连北京话都说不好。
  刘心武祖籍四川安岳,1942年6月生于成都育婴堂。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父亲出于爱国的热情,给他取名“心武”。“心”是家族排行,“武”则带有以武力驱逐日寇的意思。
  1950年,因父亲工作调动,7岁的刘心武跟随家人来到了北京。从此,便一直生活在北京。
  初到北京,刘心武满口四川话,被同学们讥笑为“小川佬”。但“小川佬”的成绩不错,从小学到中学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前夕,他写了一篇“豆腐块”文章,发表在《北京晚报》上。当年高考期间,由他改编的一出儿童快板剧,在广播电台上播出。
  这时候的生活对于刘心武来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从打破世界举重纪录到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导演,从成为一名考古学家到发明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他自己认为都不妨一试。
  但随后的高考,给了刘心武不大不小的打击:平时成绩优异的他只考上了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所有招生院校的名录中,这所学校的名字排在倒数第一位。但刘心武并没有什么抱怨:“我并不认为自己一定得上北京大学,去当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也不错呀!”
  于是,接下来上大学,当教师,用去了他随后的几年时光。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刘心武还在北京十三中教书。彼时的他,刚刚20多岁,比那些“造反”的高中三年级的“小将”们也大不了几岁。虽然属于天然应该受到冲击的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但他刚开始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以他当时的资历,无论当“走资派”,还是当“反动权威”似乎都还不够格。
  但“造反派”很快找到了他的把柄:当年他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的一些“豆腐块”文章恰好被刊登在邓拓的《燕山夜话》旁边。其中的一篇文章还认为京剧改革虽然好,但小生等行当以及水袖等技巧也不应该取消。

于是,校园里很快出现了揭发刘心武“反动言行”的长篇大字报。学校的“群众专政小组”更是在校门口贴出了大幅告示:下午两点半于操场召开批斗刘心武的全校大会,主要罪名是“猖狂反对京剧革命”和“恶毒攻击江青”。
  当天中午的时候,一帮“造反派”的小将来到刘心武的宿舍。带头的孩子脸上带着一种明白无误的不怀好意的好奇感:“啊,今天下午要斗你,你中午呆在这儿干吗呢?”刘心武一抬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孩子居然是一个他曾经多次关心、照顾过的学生。这名学生的父亲在“文革”一开始就被打死了,为此,刘心武还曾专程去他家探望。
  当天下午,因为有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对刘心武的批斗会延期了。再后来,“工宣队”进驻学校,刘心武的批斗会居然被戏剧性地取消了。刘心武长舒了一口气,但那名带头敲门的“小将”却让他浑身战栗:除却个人的生死,世上还有更大、更深的悲剧——心灵的沉沦。
  这件事让他久久不能忘怀,显然这也是他日后创作《班主任》的主要动因之一。  
  《班主任》写出心声
  1976年,因工作调动,刘心武从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转到北京人民出版社(现北京出版社)当文艺编辑。在这里,他显然有了比在中学教书时更大、更广的政治和社会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出版社“近水楼台”的优势也让他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把握当时文坛复苏的脉动。
  当年10月,“四人帮”倒台,10年“文革”就此结束。看惯了“文革”期间“三突出”作品的刘心武,已经开始有“写一点真东西”的想法了。
  1977年夏季的一天,刘心武坐在自己家里那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铺开稿纸开始写作。“文革”期间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一直在他的脑海里盘旋,但让他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些深受“四人帮”极左思想毒害的“革命小将”。因为有过在中学教书的经历,他知道,在广大青年学生中间,这类孩子并不在少数。
  很快,刘心武以自己在中学教书时的经历为基础,完成了一部短篇小说,名字就叫《班主任》。稿子写得很顺利,但写完后,刘心武自己仔细一读,心里直打鼓:这不是在否定“文化大革命”嘛!这种稿子能公开发表吗?他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
  但刘心武又觉得,这篇小说确实写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强烈的发表欲望的支配下,他决定将这篇小说寄给当时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人民文学》。
  他先到离自己单位最近的东单邮局去邮寄,柜台里的女邮递员在检查了他的大信封里的东西之后,严肃地说,稿子里面一律不准夹寄信函。邮递员的“公事公办”,让刘心武很是心虚,一气之下,他就把稿子要了回来,不寄了!
  从邮局出来,刘心武跑到僻静处把稿子拆开又仔细读了一遍。这一次,他竟为自己的稿子所感动,又动了邮递的心思。“还是投出去吧,大不了发表不出来,还能怎么样呢?”数天后,他到另外一家邮局把稿子寄了出去。
  之后是漫长的等待。大约三个月以后,刘心武从报纸上看到了《人民文学》的目录,他写的《班主任》赫然在列!作品发表了,刘心武立即骑上自行车跑到《人民文学》编辑部,买了10本回来。
  之后,随着《人民文学》的发行,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越来越多,读者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又把《班主任》改编成广播剧在全国播出,《班主任》和刘心武的影响就更大了。全国各地的许多读者纷纷写来书信控诉“文革”期间“四人帮”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称赞《班主任》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1979年春,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第一届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刘心武的《班主任》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
  《班主任》发表以后,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放松,又陆续有一大批反映“文革”现实的作品发表,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卢新华的《伤痕》、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等,引发了一场横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热潮。而刘心武因为《班主任》一文而被海内外媒体称为“伤痕文学之父”。
  如今,刘心武早已赋闲在家,对于《班主任》发表之后带来的种种,他早已不愿多谈:“《班主任》一文的本身,其实写得很不成熟,无论文法还是技巧的运用,都有些粗糙。它之所以会受到欢迎,我想是因为它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了吧。”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