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北岛:回忆是写作的开始
 
北岛早已成为中国诗歌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和传奇英雄。人们惊异于他在《回答》中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以及他先知般的呐喊“我———不———相———信!”然而,这最初的宣言只是北岛诗歌的起点。他在象形文字的丛林中穿越,在这个急速变幻的时代为自己的内心寻找永恒的依托。

  近日,著名诗人北岛的散文集《青灯》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这本回忆录中,北岛追忆了冯亦代、蔡其矫、熊秉明和魏斐德等人,悼亡是中国文学很重要的一个写作主题,它是人和人之间一种很赤忱的表达。《青灯》中的悼亡文章,读后让人非常感动。

记者:在《青灯》这本散文集里面,第一辑是忆人,开篇是回忆冯亦代先生的,第二篇《青灯》是回忆魏斐德先生的,后面还有回忆熊秉明先生、蔡其矫先生的,而第二辑是忆事的。回忆通常是老之将至的开始,对你来说是否如此?

  北岛:回忆如同树根,是生命之树在地下的倒影。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回忆之光照亮生命之树。对作家来说,回忆是写作的开始。

  你说得没错,我已到了这样一个人生阶段,老一代的朋友相继辞世。那种忘年之交往往和动荡的时代有关,比较容易跨越诸如年龄、资历、地理和种族等藩篱。我有幸认识冯亦代、蔡其矫、熊秉明和魏斐德等人,他们各有各的生命轨迹,却又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我常常在想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代与代的链条中错落的环节,以及历史的宏大叙述中被忽略的细节。

  记者:所谓回忆,是指人们在今天追忆昨天,而你多年前创办的刊物名称是《今天》,但是,《青灯》的指向却是昨天,这是否意味着你在时间把握上的一种转向?

  北岛:时间并没有方向性。你的说法显然是受到线形时间观的影响,即回忆一定指向昨天,所谓进步与发展才意味着明天。这其中埋伏着极其危险的逻辑。难道中国人这一百多年来还没为此吃够亏吗?至于你所提到的当年办《今天》的紧迫感,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记者:你已经临近“耳顺”之年,是否已经做到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时间的烙印刻在你身上,对你来说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什么样影响?

  北岛:如果套用孔夫子的模式,就得先按岁数当好顺民。耳顺与不耳顺要看指什么了: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是变得平和了,但在艺术上反而越来越极端。

  记者:《青灯》是你的第三本散文集,对你而言,散文写作和诗歌写作是什么关系?

  北岛:这本散文集分两部分。除了对逝者的回忆外,大部分是我为《财经》杂志写的专栏文章。在这个专栏中,我刻意选取国际性的视角,把我在世界各地游历的点滴记录———比如拉美的文化与社会问题、美国独立出版的挣扎、柏林的历史变迁等———直观表达出来,希望借此书为被全球化困扰的中国读者提供某些参照。

  至于散文与诗歌的关系,我已说过很多,不再重复。

  记者:你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教职稳定吗?是否需要为生计谋而写作?从1989至1995年的6年工夫里,搬了7国15次家,这个记录现在增加到了多少?

  北岛:自1993年我从欧洲移居美国,在加州定居。由于在美国多所大学教书,加上参加各种国际文学活动,一年中大半时间还是在路上,这已成了我的生活方式。我去年8月搬到香港,与家人团聚。

  记者:青少年时期的游荡和中年的漂泊,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北岛:我想起台湾诗人商禽的一本诗集,题目是《用脚思想》。我们就是属于用脚思想的一代。用脚与通过书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不同,首先是不教条不信邪,再有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更真实更绝望,因而也更有韧性更有想象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纵使命运坎坷,但在精神上是打不败的。

  记者:乡愁一直是古汉语格律诗中的重要母题?作为一个现代诗的写作者你如何看待这个母题?你是否有乡愁意识?它如何影响了你的写作?

  北岛:这要看怎么给乡愁下定义了。一般意义上的乡愁,人皆有之。还有另一种乡愁,即语言上的乡愁,那是通过语言之途抵达源头的努力,而问题是这个源头很可能并不存在。对于作家来说,这种语言上的乡愁才是最致命的———那种巨大的虚无勾人魂魄。

记者:在回忆冯亦代先生的文章中,你谈到了诗歌的翻译问题,你现在身处英语国家,却是在用汉语写作,你曾经批评过诗歌的翻译并引起过争论,那么,你如何看待诗歌的“不可译”?

  北岛:这多少与上述的乡愁相关,说到底是语言身份的问题。身在英语国家,用英文教学生创作,自己则用汉语写作,感到的是母语的珍贵与丰富。由于偶尔涉足,我的确被国内大批粗制滥造的译本激怒了。当年我们地下写作时所接触的各种译本,几乎都很优秀,倾注了老一代作家和翻译家的心血。而现在大多数诗歌翻译则走向反面,对现代诗歌造成严重的误导,驱散了潜在的读者群。

  记者:黄灿然先生曾经在《读书》2006年第7期、2006年第8期撰文,认为你改译戴望舒的经典译作“过分执著于简洁,往往使简洁变成简单”,“一再把原来译对的改错了”,你怎么看待他的意见?

  北岛:你也不妨看看《读书》随后发表的杨立华的回应文字。我不想在这儿讨论争议的细节。我在书中没有讳言,除了英文我不懂其他外语,这是我的批评的局限。

  记者:你的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翻译的?

  北岛:我只懂英文,故对其他语种的译本没有发言权。关于英译本,我直到近年才开始介入,特别是这两年,我和我的英译者合作翻译近作,使我得以处于两种语言的边境上,获得深入了解的可能。在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之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翻译等于在鸿沟上架桥。在这两者间架桥远比同一语系间的难度大得多,需要更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好的译者必须是诗人,必须能从母语中找到对应的可能,也就是你说的“神韵”。而达到这一标准的译者微乎其微。

  记者: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曾经谈到过,查良铮、王道乾先生的译诗和译文对他产生的重要影响,你的诗歌创作是否也受到过“翻译文体”的影响?如果你受到过“翻译文体”的影响,那么具体是在哪些方面?

  北岛:我的基本观点是:1949年以后一批重要的作家和诗人改行搞翻译,创造了一种游离于官方话语的翻译文体(倾注了自身的创作热情),为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的地下文学提供了文体基础,使传统通过一种曲折的方式得以延续。还应该提到的是,自1962年到文革前,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全面介绍西方现代文学的内部读物,俗称“黄皮书”,随文革的混乱流传到民间,成为我们的主要精神食粮之一。甚至可以说,当年每个青年作者都受到这套黄皮书的影响。

记者:你与国内的诗歌界人士以及芒克等人是否有联系?你是否了解国内诗歌的现状?

  北岛:我和国内许多诗人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也一直关注国内诗歌的现状,但毕竟不在场。

  记者:你认为,汉语是最优美的语言,但是,其他国家的诗人未必会认同。比如,英国人可能会说,弥尔顿的英语诗也很美。请你谈谈这方面的话题。

  北岛:英国诗人对英语的认同,并不妨碍中国诗人对汉语的认同。一种语言的精妙优美之处,诗人最有体会。

  记者:有人认为,诗歌的创作近年来很繁荣,成就很大,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互联网与诗歌的结盟?

  北岛:这问题太复杂,很难几句话说清楚。一方面,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诗歌写作的方式,无数诗歌网站和网络诗人应运而生,其中的确有佼佼者。另一方面,这种表面的繁荣下隐藏着种种危机。首先,网络写作与抽屉写作的最大区别是,大多数写作者急于求成,把草就的作品急忙贴到网上,寻求反馈。诗歌创作的本质是孤独的、封闭的,带有内省性质,是语言与精神上的个人历险,至少在创作过程中难以与他人分享。我说过,写诗有如酿酒,就是这个意思。最近,我在网上“今天诗歌论坛”当了两个月版主,对网络写作有了新的认识,比如网络民主的好处和坏处,包括对意识形态的消解、与商业化的对抗与共谋、反精英意识、语言的狂欢与暴力倾向等等,都要细说才行。

  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诗歌除了其文学功能之外,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方面的作用极其巨大,而现在似乎很难再有这方面的影响了。你如何看待诗歌的这种功能变化?你认为,诗人应当如何应对诗歌功能的变化?

  北岛:在我看来,诗歌功能在80年代被过度放大了,这与一个特定的历史转折期有关。由于解放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的语言,诗歌曾一度君临天下,其社会与政治功能被凸显。也正因为此,当社会与政治功能消失后,诗歌迅速萎缩,视为敝屣。其实,诗歌是语言与文化的密码,其功能多半是隐性的而非显性的。诗歌是潜流,不能因为它曾经浮出过地表就非得被当成灌溉资源。

作为散文家的北岛,是诗人北岛的一个延伸。从风格上来说,写散文的北岛是更幽默的。这个幽默在北岛的诗歌里很难出现,因为他的幽默潜藏得很深。另外,北岛的情怀在散文里面表达得更加充分。《青灯》出版之前,北岛怀念冯亦代、蔡其矫等人的文章都发给我和一些朋友看过,这更多的是一种心情的交流。只要看过他的文章,我都会给他写回信,谈我的一些阅读感受。

  像北岛之前的散文集《时间的玫瑰》、《失败之书》,就和他的诗歌相互辉映,使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北岛的各个侧面。在《青灯》中,占很大篇幅的悼亡是中国文学很重要的一个写作主题,它是写作者与逝者情谊的一种延伸。在中国传统的诗歌和散文中,有关悼亡的篇章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它不是应景之作。在朋友之间彼此唱和的时候,难免有应景的成分。但是,在悼亡里面是肯定没有的,它是人和人之间一种很赤忱的表达。《青灯》中的悼亡文章,我读了以后非常感动。

  之前有一些人说,北岛在写一些大人物,写他自己与这些大人物的关系和交往,是不是创造力衰竭了?这些东西应该等他更老的时候再写。但是,北岛回顾这些逝者,不是评价他们一生的功过,更多的是追忆他与逝者生前心意相通的地方。这对中国的文学传统是一种呼应。在当代,这样的作品很少。可能是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文革”以来,人际关系的险恶导致了这个传统衰落和式微。

  程永新(《收获》杂志副主编,作家)

  北岛每一个句子都非常讲究

北岛之前给《收获》写过散文专栏,他的散文艺术水平是很高的。那些写诗歌的散文在文学界影响很大。另外,北岛这些年跑了欧洲、美国等很多地方,他连介绍带点评,带翻译,把20世纪顶尖的几个诗人全面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显示出他对世界文学的了解和认识都有一定的高度。而他这么多年来所经受的波折,又使其散文的内容非常结实。

  总体来说,北岛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文学修养非常全面。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表过他用真名赵振开写的小说;他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界的领军人物,这些年来,他又写了大量散文。诗歌的表达比较精炼,比较注重意象,因此有很大局限。而一旦以散文的形式来写,在字里行间,在看似闲笔的叙述当中,作者能够将各种复杂的感情表达得更为细致和丰富。此外,北岛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都非常讲究。优良的文学品位、全面而深厚的文学修养,加上职业的写作态度,使得北岛的散文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这是很多年轻作者值得认真学习的地方。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