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
 
张平是在八十年代初读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的。一九八一年,他的处女作《祭妻》就获得了《山西文学》杂志一等奖,可以说,他的起点就比较高。从《祭妻》开始,张平写出了近十篇“家庭苦情”系列小说,其中一九八四年发表的《姐姐》,跨入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行列。张平的“家庭苦情”系列小说能在不长时间内获得成功,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他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看似枯燥寡味的生活琐事和别人已经写过无数次的题材,他却能够准确地捕获、筛选出人情味十足的内涵,生成一篇篇撼人心灵的深沉故事。收到这样的效果,是得力于张平总是以真诚的态度感受生活,以真挚的心理进行创作,决不欺骗或愚弄读者,并能与普通读者的心态和生态贯通为一体等观念的。他的良好的艺术感觉的形成,除了天赋,也还有一个潜移默化地接受其他艺术训练因素的过程。他曾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在水利工地写过人物通讯报道;他会拉二胡、板胡、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他为文艺宣传队编写过演唱材料;他在大学图书馆阅读过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人生的艰难使他特别珍视命运的每一个机缘,刻苦的精神使他的艺术感觉不断机敏,所以,良好的艺术感觉的形成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其二,他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他的童年有着过多的不幸,五岁时,就因为当副教授的父亲被错打成“右派”判处劳改,随母亲离开大城市西安,回到穷困的山西新绛县乡村老家。七口人的家由羸弱的母亲苦苦支撑;特别是他的大姐、二姐和小妹不得不草率地嫁给当地农民时,那生离死别般的悲剧场面,在他的心灵上刻下的是重重迭迭的伤痕。正是这一切,激发着他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使得他不吐不快。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张平意识到,继续写“家庭苦情”系列小说,难免会造成某些人物、内容、感情等方面的重复与雷同,读者也会产生阅读上的疲惫;更主要的是,改革开放带给整个社会极大的震颤,生发出许多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他认为,这给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大好机遇。于是,张平将题材视野由家庭转向社会,先尝试着写出《血魂》、《较量》、《公判》、《无法撰写的悼词》、《刘郁瑞办案记》等一些中短篇小说和纪实文学,使得他驾驭现实题材作品的能力,由生疏逐步走向了成熟。
  从九十年代中期的《天网》开始,张平直面现实的创作有了一个极大的跨越。他把自己的创作定位于: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面向时代,深刻地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尖锐复杂矛盾与问题,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做普通群众的代言人。正如他自己说的:“作家绝不可以远离时代和人民”,“我的作品就是要写给那些最低层的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永生永世都将为他们而写作。”《天网》叙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刘郁瑞,偶然遇见了告状三十年而家破人亡的普通农民李荣才。刘郁瑞以人民公仆的强烈责任感,深入调查研究,顶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阻力,不惧权势,扶正祛邪,终使含冤多年却因官官相护未能昭雪的李荣才冤案得以彻底平反,同时也坚决制裁了那些滥用人民给的权利横行乡里的恶霸。刘郁瑞的所作所为,有如当年《新星》中的李向南,但由于刘郁瑞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自然会获得读者的信赖和崇敬,甚至许多人激动不已,因为人们似乎找到了现实中的李向南。这样,《天网》就被媒体和读者评价为“以作家的良知写农民的命运”之作,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当代正气歌”。《天网》还因为触动了一些滥用职权的人的利益,张平被这些人告上了法庭。但法律是公正的,最终以张平的胜诉而结案。
  1997年8月出版的长篇小说《抉择》,是张平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在写作之前,张平曾采访了数十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他发现,对企业破坏和损害最大的是集体腐败,是权钱交易,是国有资产流失。一些领导人巧立名目,假公济私,大发横财;而那些因停工被迫下岗的工人们,生活困境却惨不忍睹。严酷的现实,让张平想到了作家的责任和良知,他决心要替工人们说出心里话,要揭露那些腐败分子的真实面目,要讴歌立党为公、一身正气的改革者。所有这些,全部浸透到了《抉择》中。正是由于这部作品深刻的主题、强烈的现实性、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巨大的读者反响,在2000年度揭晓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奖中,名列获奖作品之首。这是自从这项全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山西作家,也是对张平创作直面现实作品的充分肯定。
  对于《抉择》的评价,评论家张炯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委托撰写的评语,是比较准确的。评语写道:“《抉择》直面现实,关注时代,以敢为人民代言的巨大勇气和张扬理想的胆识,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突出地塑造了在艰难抉择中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市长李高成的崇高形象,也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广大群众和党的优秀干部与腐败势力坚决斗争的正面力量,给读者以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心。小说注意调动操作心弦的情节和细节等艺术手段,在冲突的浪尖去刻划人物,描写生动爽利,语言流畅激越。整部作品正气凛然,具有强烈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和艺术力量,其启示意义,尤其发人深省。”《抉择》一经问世,便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轰动,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纯文学作品销售热潮,并且被近百家报刊转载、上百家电台连播、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前,已经在好几项全国性评奖中榜上有名。最应当提到的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电影《生死抉择》是所有根据张平作品改编成的艺术作品中的最为成功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是近年来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收获,也是近年来获得观众广泛赞誉的少数几部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之一。可以说,电影《生死抉择》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得力于原著《抉择》的成功。
  《十面埋伏》是张平继《抉择》以后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部惊世之作。这是中国当代第一部正面揭露司法腐败,展示司法队伍中权与法、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两种社会力量强力抗争、殊死较量的长篇小说。作品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十面埋伏》在读者中的反响同样强烈,再一次掀起了张平作品热。
  张平是靠他那充满悲切诗意的家庭苦情小说人物和具有高度概括力的现实生活人物,那观察与理解生活独特感受产生的思想内蕴,那隽永清逸的叙述语言和跌宕起伏的结构方式立足于文坛的。他的艺术品格是凭借真情实感再现人生真谛和社会现实,而这种艺术品格是建立在壮美的理想基础上的,决不是灰色的哀叹;他为倾诉人生的谬误而拿起笔舞文弄墨,从文学中看到了艺术的美感力量和自己的事业所在;他从没有技巧走向创作,到把自然生成的技巧溶合于情感的表达,形成自己的特色;他思考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本质,使作品充满了历史感与时代感。当然,他在创作中也有过失败,但失败正好是他进步的起点。
  作家的人生经历往往决定着他的语言风格的形成。多年受人歧视的不平等生活,给张平的心灵打上了很深的烙印,使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思考多于表达,真诚多于洒脱,这也影响到他的语言气质的构成。他的小说语言清淡凝练、隽永简洁,将浓烈的情感渗透到了语言的内在机制中,通过语象的总体情绪和氛围,将情感缓缓地流露出来,留给读者长久回味的余地。他的结构方式也是情感的使然,大部分作品使用的是传统的手法,或是巧设悬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或是对照比衬,情节跌宕,高潮迭起;或是主线分明,副线相随,前后完整。这样做,能够同普通读者的传统阅读心理契合,收到共鸣的效果。这也是张平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