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导演——王潮歌
 
王潮歌:浪漫幻想是我们的风格。对中国人来说,我觉得浪漫不是一个实在的瞬间,而是一个大情怀,咫尺天涯,方寸之间,我敢把一个世界说完,你说我不浪漫吗?


  现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同期:王潮歌:我们觉得完成了最好的一个任务,尤其我个人觉得,是我们把13亿人民想说的一句话说出来了,正好这句话是在今天我们应该向世界说的。


  解说: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8点,北京的鸟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能够容纳91000人的体育场里坐无虚席。全球亿万观众期待已久的一幕终于要上演了。此前,各家媒体都纷纷猜测,张艺谋究竟会给世界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奥运会开幕式呢?


  解说: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第一幕出乎了所有观众的预料。在空旷的体育场中间,竟然出现了一幅跨越时空、意境优美的中国画卷,它讲述了博大厚重、逸韵悠远的中国故事,这幅缓缓打开的巨型画卷震撼了所有的观众。


  解说:此时,在观众看不见的现场主控台上,却弥漫着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总导演张艺谋和他的导演组正在接受巨大的考验。虽然在镜头里我们无法看到,但实际上坐在张艺谋身边的导演王潮歌这时的情绪几乎完全失控。


  同期:王潮歌:在三年的过程之中,因为奥运会的事情一次都没有哭过,只有8月8日那天晚上哭了四回,一晚上哭了三年。奥运会对我来说,真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如果还有别的能形容这味的,我还能加进去,就是一句话说不清,一个概念不能概括,说我感到光荣,或者说我感到愉快,我感到痛苦,我感到悲哀,都不是,所有的滋味在里边。一直到今天,还不能够完全地释怀,甚至觉得就是恍若一梦一样,就这十几天,就没了。


  解说:作为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表演创意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王潮歌与著名导演张艺谋——樊跃共同策划执导了这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开幕式,他们被媒体称为“铁三角”。王潮歌曾执导过数十部大型舞台剧,被评论家誉为“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在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创意团队中她是最年轻的成员,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


  同期:王潮歌:他们不让着我,也经常地打击我,他们好像不太把我当女性吧。所以大家也不怎么开玩笑,也不会说,谁是女性,谁年纪小,谁怎么,不会。而他们如果真的这么做,我还真的有点不是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我还是不愿意大家在工作之中分出个男男女女,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觉得我有份量。


  正在感受奥运会开幕式震撼场面的观众并不知道,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却是现场导演最揪心的时刻。当第二幕中的活字印刷表演以其令人匪夷所思的视觉效果征服现场观众的时候,王潮歌却在担心着那900个字模道具里的表演者。


  同期:王潮歌:特别担心的地方是那字模,就是怕有一个歪了,有一个没顶上去,或者卡住了下不来。因为在之前很多次排练的时候,出得很频繁的。就那天眼睛是一直盯着它,一直到最后,都没离开过。一个都没错,一个都没坏,我这块石头就放下来了。


  同期:王潮歌:还有一点,是怕星星人身上有不亮的,我老担心,它别不亮不亮,一定都亮起来,有点担心。可是,导演挺奇怪的,看演出都跟别人看不一样,别人看好,我们看坏,别人挑那个你感动的地方去记忆,我们是专挑哪谁错了,哪儿不对,专挑这个。眼睛也只看这些地方,好的不看。不知道我们这个职业怎么那么悲哀,看了错的地方就是埋心里会埋很久。


  同期:王潮歌:看着那个火炬点的时候,还紧张,看点点点,转转转,嘭,着了。就愣愣地在看着那个火炬在着,眼泪就下来了,听着底下的人嗷嗷地叫,我们成功了,胜利了。就那一片的人就在一起,一把一把的泪,在一起拥抱,几乎每个人都哭,脸上的表情反正肯定是扭曲的,没有人那么冷静地说,真不错,真不错,没有。脸上都是扭曲的,各种各样的表情,非常非常激动。这火一点成,对我们团队来说,叫如释重负,完了,这事儿干成了,开幕式的事情我们做完了,就是这样的感觉。所以这三年的酸甜苦辣就在这个时候爆发。


  1992年,王潮歌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专业,三年后,她就成为了一个经验丰富的电视剧导演。但是一次偶然的受邀,她执导了一部舞台剧并大获成功。从此,她离开了电视圈,成为了一名舞台剧专业导演。那么王潮歌又是如何与执导奥运会开幕式联系在一起的呢?


  解说:2002年,当时已小有名气的王潮歌和樊跃受邀前往广西桂林,创作了一部在自然山水中露天表演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作品。


  同期:王潮歌:实景演出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去问了世界上好多人,在全世界,也没有。在这之前没有过这么一台固定的在真的山水之间,以真的山水,不是以它为画布布景,是真的要演绎它们这么一台演出。


  解说:这种独特的表演语言让正在寻找新的表达方式的张艺谋眼前一亮。不久,他们共同创作并推出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从此,王潮歌、樊跃与张艺谋开始了长达6年的合作。


  解说:此后,他们又相继推出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这些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不但“铁三角”这个称呼随着媒体的报道开始为人熟知,而且这种由众多非专业演员在实景中进行表演的表达方式也成为了铁三角特有的艺术语言。


  同期:王潮歌:确实从实景演出来说,是我们三个创造出的一种语汇,看到这实景演出有些场景,大家觉得这个好像跟开幕式相像什么,我倒不觉得说我们把旧有的作品的某个瞬间搬到奥运会上,我们没有这么想过,也从来没这么做,但是人的这种思维的成长脉络是一脉相承过来的。


  解说:王潮歌与奥运会的渊源是从2003年8月3日开始的。这天已经与张艺谋合作了一年的王潮歌和樊跃在天坛共同执导完成了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的大型表演。两天后,“铁三角”就接到了北京奥组委发出的邀请,参加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的竞标。


  同期:王潮歌:我们接到邀请,第一件事做了一个保密工作,我们三个要找一个工作的地方,当时我们是那么想的,挺天真的。当时想,我们这个方案如果要是中了,我们点火的方案要是中了,今天跟我合作的这个人必须要跟我们一起永远到底,如果他走开了,他把这个方案泄密给别人了,那不就完蛋了吗?所以我们就先在我们工作室附近找了一个单元,就是我们几个人天天关在屋子里面就叫侃呐。这个时候就看到网上或看到周边人给我们非常非常多的建议,但是几乎这个建议都会提到比如说巨龙吐火、凤凰涅磐,很多很多的、千军万马的人在雷动,都是一种很激昂的东西。我们三个就讨论,说我们能不能改一改大家这种心态,能不能不是千军万马,不是号角齐鸣,而是做一个浪漫的晚上。


  解说:2005年9月在有13个团队参与的激烈竞标活动中,王潮歌代表张艺谋团队向北京奥组委进行了第一轮陈述。


  同期:(现场竞标)主持人:张导今儿大红衣服,喜庆。

  同期:张艺谋:他们都是黑的,我穿一红的,给弄一点儿点缀。

  同期:张艺谋:王潮歌,艺术研究院的,她是我们主要的陈述人,还有这边是路易斯和戴维给讲一讲技术方面,我就帮忙敲边鼓。


  同期:王潮歌:其实让我陈述并不是我说得好,就是我语速比他快。我正好那天状态特别好,我的语言是组织得非常好,逻辑性也挺好。所以大家就说,你记性也挺好,口吃也伶俐,就你说吧。但我说的过程之中,留下一个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艺谋和樊跃不断地插嘴,就像把单口相声变成群口相声了。


  解说:经过两轮陈述后,最终北京奥组委宣布张艺谋团队胜出。2006年3月29日,他们的创意工作正式启动。


王潮歌:我们三是特习惯于互相打击,因为我们三互相伤害的机会最多,几乎这个人身攻击最后都攻击到你祖上是什么样的,你长得是什么样的,这个东西都互相拿来骂了,就是急了。旁边人看我们这样,都觉得这就没戏了,就是一般两个人撕脸了,说成这个样了,还能再往下一块儿待着吗?就不了,但是怎么就那么奇怪,我们就又会凑到一起呢?就那件事情就跟没有一样,然后这一看,安全,所以下回还敢,又来了。


  王潮歌:最糟糕的讨论会,有人说你这个不好,你这个有什么什么不好,说得那个完整呀,开讨论会的时候,那种人特别可怕,他会颠覆很多,就是你每一次说,他都用很充分的理由证明你不对的时候,你的创造力都没了,两天会开下去,你就特别疲劳,脸色都铁青,就很累很累的。


  解说:奥运会开幕式的创意工作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难度,如此艰难的过程是王潮歌从未经历过的,而在张艺谋和樊跃的眼中,王潮歌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樊跃:她很在意她的语言,她也很在意她的思想。我觉得她整理得非常清晰,来跟你探讨。


  张艺谋:算是有女强人这个意思的。

  王潮歌:今天是最差的一天就是没有状态。我曾经多次跟你们说过,我们是农民,我们是少数民族,我们不是东方歌舞团,总政歌舞团学了十几年的优秀演员,我们拿什么跟人家拼。我们的状态要长相没长相,要功夫没功夫,要嗓子没嗓子,我们凭什么要比他们强?就凭我们状态,什么叫状态?我跟你们拼了,这叫状态。


  王潮歌:我自己就觉得我不是一般人,别人也这么说我。说我缺维生素,说我应该吃泄火药。有什么用,最后还是连鼻子和嘴全这样,特丢人现眼。


  解说:张艺谋团队的方案之所以能在竞标中胜出,很大程度得益于他们曾共同合作的那些大型户外实景表演作品。虽然他们在《印象系列》的大型表演中积累了丰富的场地演出经验,但是面对鸟巢,这个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他们无法回避严峻的挑战,不但表演场地被放大了许多倍,观众观看的角度也变成了全方位,而且奥运会开幕式也绝不是一场单纯的文艺表演。


  王潮歌:以前,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家、职业导演,经常认为我只要表述我自己就充分了,做了奥运会开幕式以后,压力太大了,我们的肩上肩负着民族,肩负着祖国历史重任。


  虽然王潮歌创作了许多成功的舞台剧并获得了各种奖项,然而她的知名度也只是在行业内部,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在《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大型实景演出中,王潮歌只是站在张艺谋背后的实干家。多年的默默付出终于换来了合作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难得机遇。


  王潮歌:做这个导演我觉得很在行,挺自信的一点,就是怎么去做一个没人做过的事情,那是我终生的一个追求。


  解说:开幕式震撼人心的击缶迎宾开场仪式是整个创意中最先出台的。虽然经过了不断地争执和否定,但是“铁三角”最终呈现给奥组委的方案却出人意料地异常完美,获得一致通过。


  王潮歌:当时大家就说,你看每一个百姓都猜到我们肯定是要用鼓,敲鼓,张艺谋就打那个威风锣鼓,谁谁也都用鼓。我们也说,对对对,我们就用鼓,但你们不知道我的鼓是怎么用的。鼓是一个敲了,但是我们是用于做倒计时,做完倒计时我们敲鼓的方式也变了,我们的鼓又不是圆的,是方的,是缶。


  解说:文艺表演的开场部分是整个开幕式的核心,如何用观众早已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出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喜,并且还超越往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模式,其创意难度可想而知。


  王潮歌:我们不可能在书的海洋里找出一个点来,中国人都不知道我拿它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大家公用的一个符号,但是你能不能把这公用的符号弄得跟别人想的不一样,赢就赢在这儿了。雅典的开幕式就是把整个体育场用一池水给覆盖,太了不起的一个做法了。现在我们开闭幕式运营中信海没成立的时候,我们都在那儿讨论,当时这个画卷就出现了,这一卷画就赢了那一池子水。


  然而,开场的击缶迎宾仪式和文艺表演的画卷展开只是他们创意的初始,让王潮歌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进展变得非常缓慢,有的方案甚至陷入停滞状态。随着2008年的临近,创意团队中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


  王潮歌:外界来的就是一个压力,但是不是置之死地的事情,置之死地的时候就是遇到瓶颈、创作上的瓶颈过不去,想不出来,怎么想怎么不对,别人没说不满意,我们自己觉得不踏实,不好。就那个时候,真的是一种负面性的,绝望的情绪很浓郁,特别苦。那个经常里面要有抽烟的人,那个屋子都是蓝的,就是一根接一根,受不了,不抽烟的说,请你们上外边去待一会儿好不好,受不了。大家的情绪到了一种崩溃。


  解说:从竞标之日算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整个筹备过程长达三年,其中创意阶段耗时整整一年,当整体创意方案确定后,导演团队进入了制作排练阶段。每一次现场排练都会产生变动和调整,此时的王潮歌又开始不停地与演员进行磨合。


  同期:王潮歌:我们有的时候说话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天我们是这样一个创意,过两天说昨天你们那么辛苦干得这个事情都不要了,我们又换了。真的看见过他们的眼泪,就是太辛苦了排了一个东西,以为你们今天肯定会鼓掌,说好,结果大家看完了以后,基本上是给颠覆掉了,就说不行,那个人就瞬间崩溃。


  王潮歌:三年的工夫抛家舍业的,自己的事情都不用做,每一天干这个同样的事情,每一天都遇到绝对不相同的新的困难和新的绝望。在绝望里逃生,刚刚逃生出来,再次遇到绝望,又死过去,再逃生。每一天重复这样的事情,谁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如果说再重新选择,说今天又重新开一个奥运会,你要重新再去做这么一件事情,我觉得可能很多人的回答说,当然去,但心下说,不可能。我早就跑了。


  解说:2008年8月8日,当开幕式最后的礼花在鸟巢上空频频绽放的时候,中国导演王潮歌的名字和张艺谋、樊跃一起被永远地载入了奥运会的史册。而他们呈现给观众的这种超乎想象的梦幻效果和神奇浪漫的美妙意境也将成为人类奥运历史上的经典记忆。


  王潮歌:没有人敢贪天之功,没有人敢真的拍着良心说,这事都是我做的,没有人,那真的是一个大集体的力量,一个很多人智慧的贡献。有的时候看到我们把幕后的花絮向讲故事一样,给你讲来让你听,让你知道我们,但是谁能看见我们讲的这些东西你当笑话你当故事,其实都是我们一滴血、一滴汗组成的。我们怎么愿意把这个伤口扒开来再给您看。所以我一直到今天,我好像还有点恍惚,就做了什么这个东西,我都不能够非常理智地说清楚自己,什么东西都留待别人说吧。


  王潮歌经常用“每一次都是新的”一句话形容自己的艺术作品。也许正是凭借着旺盛、不枯竭的创作灵感,王潮歌才会成为评论家笔下“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