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情倾芭蕾的李承祥
 
《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文革”后担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让《红楼梦》中的林妹妹跳芭蕾并盛得我国红学界好评的李承祥时,他正忙于还一家出版社的“文债”。终于在他前日到中央芭蕾舞团排练结束后,笔者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国际知名的中国芭蕾舞编导。

  “我于1993年9月办理的离休,正式离开我钟爱四十年的芭蕾,”李承祥开门见山,“虽然离休了,但现在仍有许多的社会工作要做,没法闲下来。有不少省、市的同志要求我到外地去开办编导训练班,我太忙了,现在还抽不出时间。”

  “您目前正忙于哪方面的事务呢?”李承祥对笔者答复说:“去年年底,我担任了在东莞举行的全国首届现代舞大赛的评委并参加了研讨会;又于今年5月担任了全国舞蹈比赛评委。目前正在筹划搞一个由文化部和中国文联举办的我国55岁以上的‘老舞蹈家金秋风韵晚会’,包括戴爱莲、白淑湘、贾作光等老明星的大型晚会,这台晚会得到了香港的胡楚南先生的大力资助。我是这台晚会编导组的四人之一。”

  除了忙于我国舞蹈界的盛事之外,李承祥还不断地为中外芭蕾的艺术交流而劳作。离休以后,他已两次为日本鹤田芭蕾舞团编导并率领主要演员冯英、王才军在日上演了反映日本“遣唐使”和我国友好的《鸿胪馆》。李承祥说:“今年9月上旬,该团将再度邀请我率领‘白天鹅’杜纳新、‘王子’郑增明等四位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赴福冈联合演出《天鹅湖》第二幕和由我参与编导的、反映中日友好的《新丝绸之路》。”这位集编、演、导、教于一身的,被人誉为“全身会说话”的中央芭蕾舞团前任团长将在赴日联合演出中饰演魔王罗特巴特。李承祥微笑着说:“恢复《红色娘子军》后,我还随团到台湾和珠海等地演南霸天呢。”昔日明星的风采震憾了许多观众。

  写作是李承祥多年来的嗜好,至今不敢废辍。“我经常写些东西,这不,今天刚刚给文化报发了一篇。团里有什么活动、国内的舞蹈盛事、国际间的交流,我也经常写点报道。”李承祥已出版的著作有《情倾芭蕾》和《舞蹈编导基础知识》,目前他正在筹备写作一本他所经历的中国舞蹈、芭蕾的见闻录。

  “那么多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写作占去了您不少时间,您还有什么爱好吗?”对于这个问题,李承祥说:“现在有时间干些家务活儿,逛早市、买菜、做饭,看看报纸、电视,虽然离休了,但也常常到剧团走走。我平生的一大爱好就是钓鱼,到紫竹院去钓,虽然比买贵,但是极好的休闲。”

  琼花红透了中外舞坛,林妹妹走出了国门,“香港还邀请我和王世琦去排演《鱼美人》呢。”这个从要饭娃到大名鼎鼎的编导为在芭蕾舞台上塑造更多的中国人形象已经沤心沥血一辈子,虽然已经离休,但仍然活跃在国内外舞坛上。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芭蕾学会副会长、国家1级舞剧编导李承祥,1931年冬降生在哈尔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毕业于天津法汉学院,母亲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李承祥自幼生长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当过童工,失过学……1949年他从北京4中考入了华北大学戏剧系,开始从艺。后来又经过苏联专家和中国艺术家精心培养,担任过中央戏剧学院舞蹈演员兼实习编导、民间舞教员等,并先后主演了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天鹅湖》、《巴黎圣母院》、《海峡》、《吉赛尔》、《红色娘子军》等。在舞剧影片《红色娘子军》中,他饰演的南霸天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李承祥一直有志于搞编导创作。他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任演员兼实习编导期间创作的《友谊舞》在波兰国际舞蹈比赛中曾获银奖。60年代初,他任中央芭蕾舞团艺术室副主任、编导。当时,就有人主张“古典芭蕾舞剧就够我们演一辈子了,我们用不着搞什么新创作。”但周总理鼓励中央芭蕾舞团自己创作革命题材的中国芭蕾舞剧,这恰好也是李承祥的宿愿。当时有人认为:芭蕾舞是欧洲人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产物,与东方艺术无法结合。李承祥却认为正因为是外国的,到我国才需要发展,也正是发展的需要,才应在“结合”上下功夫。形成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风格,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964年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召集各方面艺术家讨论,决定采纳李承祥的建议,选用电影《红色娘子军》来改编舞剧。李承祥被任命为《红》剧创作组组长。

  古典芭蕾和本民族的舞蹈怎么结合,这是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的问题。李承祥决心要寻觅一条把西方古典芭蕾同中国民族舞结合起来的道路,他和其他编导、演员一起深入当年女红军生活战斗过的海南岛体验生活,双参观了南霸天的生活原型——当年恶霸地主张抹贡迫害劳动人民的刑具,访问了当年的娘子军战士,还下边队当了兵,跟战士一起出操、投弹、射击、越野……从而在舞蹈设计上,创造性地吸取了古典舞中“鹞子翻身”、“点翻身”、“串翻身”等技巧性很强的动作,大大丰富了芭蕾的“语汇”。在他编导的2场练兵舞第4、6场中,他融入了中国民族特色,力求舞蹈的动作、舞姿、韵律、人物形象都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符合芭蕾的规范。

  1965年秋,《红》剧创作成功了,在用芭蕾舞表现中国人生活的道路上迈开了难得的可喜的一步,为中国芭蕾史留下光辉的一页。周总理看了演出后十分欣慰地说:“很成功,超出我的想象。我原想让你们搞巴黎公社或十月革命题材的,觉得那样可能容易些,没想到你们一下子搞了个中国的”。总理当即决定,《红》剧为招待西哈努克亲王演出。不久,毛主席也观看了《红》剧,并与李承祥等剧组人员合影。

  “文革”中,李承祥被打成“走资派”,历经磨难,后来又被江青强迫退党。直到粉碎“四人帮”,李承祥才得以平反,恢复党藉。他又重新振奋精神,参加了舞剧《钢铁烈火》、《骄杨》、《鱼美人》、《林黛玉》、《杨贵妃》、《雁南飞》的编导工作。在探索芭蕾舞与民族舞的结合上,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任命为中央芭蕾舞团团长。他应邀为加拿大、菲律宾芭蕾舞团排演的《林黛玉》,在当地都引起轰动。1990年,又应邀为菲律宾芭蕾舞团编导了舞剧《再见了!玛利克·克拉拉》。反映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菲人民生活的苦难和觉醒,很受好评。菲前司法部部长称赞说:“这部舞剧的每一段我都喜欢。”“这是第1部反映菲律宾现实生活的芭蕾舞剧,它真实地表现了西班牙统治时期的生活。编导都是中国人,简直不可思议。”该剧和《林黛玉》都已经被列为菲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1990年,中央芭蕾舞团在联帮德国、荷兰、瑞士、奥地利、比利时等西欧许多城市巡回演出《林黛玉》,大受欢迎。德国报纸评论说:“《林黛玉》成功地把中国舞蹈素材与哑剧情节表演结合在一起。”1986年,《红色娘子军》选场、《鱼美人》在英国、苏联演出,被外国评论家誉为芭蕾舞的进步和发展,是中国对世界芭蕾舞的贡献。

  1984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美国分会邀请,李承祥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舞蹈讨论会”,作了关于中国芭蕾舞发展的专题发言,向世界各国舞蹈家介绍了中国芭蕾舞的崛起,赢得了各国舞蹈家的赞赏。

  李承祥说:“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作为一个编导,我将永不停步,不断探索,努力在芭蕾舞台上塑造更多的中国人的形象。”

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音乐剧院演出的《天鹅湖》和《巴黎圣母院》,将于今天和明天再次登上人民大会堂,与《火舞》共同为第二届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拉上帷幕。日前记者采访著名芭蕾编导李承祥和芭蕾专家杨少甫时,他们都认为莫斯科音乐剧院再次来京演出,将帮助观众寻找芭蕾的回归。

  杨少甫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斯氏戏剧体系的创始人,他所主张的体验派戏剧理论曾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表演艺术世界。而莫斯科音乐剧院不仅仅以这位大师命名,更是其戏剧体系在芭蕾舞苑的忠实体现者。以布尔梅斯特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家,曾独具匠心地为该剧院创作了戏剧色彩最为浓重的《天鹅湖》。同样《巴黎圣母院》也出自布氏之手。出于对忠实原著的考虑,《巴黎圣母院》所营造的舞台气氛、情节脉络以及主人公情感交流的方式,都与那种富丽堂皇的宫廷场景的芭蕾舞剧迥然有异,因而更像是一幅长篇历史画卷,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巴黎圣母院》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在于它尽显舞剧艺术的迷人魅力———充分展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

  曾经参与《红色娘子军》等中国芭蕾作品创作的著名编导李承祥认为:“1954年,受前苏联政府的派遣和中国政府的邀请,音乐剧院芭蕾舞团来华进行演出时,带来的就是《天鹅湖》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戏。当时,刚刚成立两年多的北京舞蹈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全都观看了演出,其中也包括我国著名舞蹈家、舞蹈学校的首任校长戴爱莲女士。由于当时有多位苏联专家在舞蹈学校任教,因此在这些专家的邀请下,布尔梅斯特编导大师也来到舞蹈学校进行了交流。布氏虽然也做过演员,但使其获得巨大声望的还是由于其对芭蕾编导的贡献。音乐剧院芭蕾舞团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整整三十年被称作‘布尔梅斯特时代’。而古雪夫首先是一名举世公认的表演艺术家,在前苏联曾享有‘托举之王’的美誉,他在舞台之下的最大成就在于舞蹈教学,正是在他手把手地帮助下,飞起了中国第一位白天鹅白淑湘。”

  李承祥还认为:“一个团对一个剧目的演绎很难说会几十年不变,但如果音乐剧院芭蕾舞团的《天鹅湖》仍以布尔梅斯特和古雪夫的版本为基础,那么也不太可能大变。因为在俄罗斯芭蕾中强调戏剧冲突是一个传统。按这种艺术理念创作的作品,在芭蕾发展历史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作品往往不存在所谓过时的问题。看来,在各种经典舞剧的新版本芭蕾层出不穷的时代里,去寻找一种向经典舞剧经典版的回归,不失为观众的一种选择。”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