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于淑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部电影《甜蜜的事业》成就了一首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成就了这首歌的原唱者,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

  这位1936年出生的老艺术家,19岁开始其职业歌唱生涯,主演过多部歌剧,首唱了大量经典歌曲,获得首届“金唱片奖”,其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月光下的凤尾竹》《泉水叮咚》等歌曲就是经她演唱得以流传的,人们赞誉她的演唱“高如行云,低如流水;声从情发,歌由心飞”。北方的质朴明朗,南方的柔美细腻,经由她婉转晓畅的歌喉,演绎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1984年参加央视春晚,演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曾经多次听于淑珍老师唱歌,不论过了多少年都不曾忘记。她将神奇而美妙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更给我们美的享受。

  从学徒工到歌唱家
  一个阴霾的冬日下午,于淑珍披上件外衣静静地接受采访,她很喜欢这种安静的感觉,就连回忆起自己怎么从一个学徒工成为歌唱家的过程都说得轻描淡写。“我工作的那个厂子很小,叫天津市中大化工仪器厂,我是学徒工,1956年在天津艺术馆给农民示范演出时,天津歌舞剧院的领导也来看演出,就看上我了。”
  19岁的于淑珍就这样懵懵懂懂地从一个学徒工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刚进团,正好赶上歌舞剧院大队人马去山东演出,在那边感冒的人很多,就让我赶过去‘救场’。我第一次上专业舞台就是在山东大剧院参加大合唱,就这样一步步从合唱队员到民歌小合唱、独唱直到歌剧演唱。”
  早在1963年于淑珍就灌制了第一张唱片,在那张唱片里,收录了两首歌,分别是《扎风筝》和《李双双小唱》,那时这两首歌在农村大队广播里备受宠爱,非常风靡。而她1959年开始出演歌剧,是在一部名为《向秀丽》的歌剧中扮演为抢救公家财产而牺牲的一个制药厂女工。
  上世纪70年代末的电影《甜蜜的事业》成就了一首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成就了这首歌的原唱者于淑珍,回忆起这首成名首唱曲,于老师还是那么轻描淡写,“《甜蜜的事业》的导演谢添是天津人,1978年底他打电话给剧院领导,让我到北影厂录音,这首歌一共录过好几个版本,现在传唱的就是最后用电声伴奏的那一版。”
  
“石”不会强求“玉”的效果
  从艺已经51年,于淑珍对自己的评价是——平和!“我从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就是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也没想过一定要当歌唱家,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水到渠成时该来的就来了。所有的突破都不能抛开自己的条件,我记得一位老师说过:石雕石玉雕玉,我很清楚自己的条件,如果我就是一块‘石头’那我不会强求自己有‘玉’的效果。也曾有人提议我在演唱时要表现出无产阶级气势磅礴的情绪,但我就是唱不出来,我说我再使劲声音就破了,只能就这首歌所需要的情绪去处理。”
  这种以坚韧为基础的平和还表现在她对歌曲的理解上。在所有演绎过的歌曲中,对《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的理解更见她柔韧的性格。“当年写这首歌的目的是宣传《婚姻法》,新中国成立前,傣族少女到了青春期,若有男青年拿着毯子来把姑娘‘裹’走了,就说明姑娘嫁出去了,若女儿挺大年龄还没有男孩来‘裹’,阿妈就要着急了,但这种‘裹’婚却使姻亲关系不稳定,作曲家施光南去云南体验生活后写这首歌时,最后一句是‘一起走向啊,结婚登记处’,是希望通过这首歌去宣传《婚姻法》。后来有人提出异议:那么抒情的歌怎么还有这么直白的歌词!有人把这一句改成了‘一起走向啊,那绿色的雾哎’,但不管在什么场合演唱这首歌我唱的还是原词,我要尊重历史事实,原来创作这首歌的思路就是要反映现实的。”
  
习书画不适带徒弟
  1998年于淑珍从天津歌舞剧院退休,对于带徒弟的事,她说:“有的人能唱但未必是好老师,若我要教学生一定要把他们教出来,但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老师,带徒弟是要负责任的,当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时就不去做。我只会唱歌,那就只唱歌!”
  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请她重回舞台的邀约依然很多,于淑珍说:“我今年70岁了,身体不是很好,虽然经常能接到演出邀请,但能推就推,除健康考虑外,我觉得唱功也不像以前了!”
  于老师告诉记者,自己从年轻时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想好好上学,“但一直没这个机会,现在时间充裕了我报名上了天津老年大学。我去上学就是个学生,老老实实上课认认真真听讲。小时候扒后台追明星的事自己也干过,所以现在如果有人想和我照张相、签个名也觉得是很高兴的事,人家能提这样的要求也是人家愿意接受你啊,自然要热情地去做。”
  老年大学的几年生活令于老师很开心,“学了几年书法,现在在学习花鸟国画,学校离家也很近,很适合我,若远了可能也不愿去了”。对于风生水起的娱乐圈,于老师很理解:“有一些年轻人来看我时说:‘于老师我们很实际,我们要赚钱要买房子’。我只对他们说,有追求也挺好,但要符合自己的条件,努力了得到是幸运,得不到也不要抱怨,要懂得放弃!可以开始下一个事情嘛,年轻没有失败。”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