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笔下所流露出的是"心里话""真情话"
 
石顺义,河北沙河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学校。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干事,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室专业作家,一级编剧。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歌词集《太阳的手》、《石顺义歌词选》等及歌词1000余首,小说、散文、歌剧剧本30余篇(部)。《说句心里话》获总政90年代战士最喜爱的军旅歌曲特别奖、《父老乡亲》获建国以来优秀歌曲奖及改革开放20年优秀歌曲奖、《一二三四歌》获总政90年代战士最喜爱军旅歌曲特别奖及第三届解放军文艺奖、《黄河源头》获罗马尼亚举办的国际金鹿杯优秀歌曲作品奖第一名、《人民战士的母亲》获国务院文化部优秀歌曲创作奖、《兵哥哥》获1996年总政作品一等奖、《白发亲娘》获1995年中央电视台优秀歌曲评选特等奖,《军队节奏》获国务院文化部第七届音乐作品奖,歌剧剧本《爱与火的四重奏》获中国歌剧研究会优秀作品创作奖,共有50余首歌词获全国全军或国际性大奖。

《家和万事兴》由石顺义和郁钧剑作词。词义主旨是叙述一个古朴的哲理,一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治国之道……国盛家和万事兴,只有祖国的强盛,才有家庭的幸福美满,才有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

他的歌词是用诗心去吻合音乐,用真情去拥抱生活。这些年,石顺义的歌之所以屡屡产生轰动效应,皆缘于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了真情。石顺义很欣赏作家陈建功的一句话:“写小说不能装孙子。”这话乍听起来有点俗,但却多少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真谛。他常说,歌词创作要依生活行文,靠感情造句,否则,凭玩弄语言游戏、搭文字积木,靠几招花拳绣腿以掩饰生活的贫乏,最终是不可取的。他认为:一首歌能否唱响,要看音乐;能不能跨越时代长久流传,关键在于歌词是否有“根”。石顺义的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盖缘于他深深地扎根在军营这块“雄性”土壤上。只有熔炼军人情感于胸,取军人的气概之精华,才能写出无愧于军队、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确实如此。石顺义的作品以朴实无华、贴近生活、真切感人而著称。而他的人品和他的作品一样。在他身上找不到当今“腕儿”们盛气凌人的那种孤傲,在他口中听不到如今“大家”们自命不凡的张扬。他书房中挂着一副对联:凌霄羽毛原无力,落地金石自有声。这大概就是他用来修身的座右铭。老一辈词作家乔羽对石顺义也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他气质正,笔锋正,如果能顺势发展下去,则不仅能在军旅歌词中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而且在中国歌词之林中他将会成长为一株高大的乔木。”

大江南北,都在传唱着《说句心里话》;军营内外,都在被《一二三四歌》的旋律陶醉了;城乡上下,都在倾诉着《父老乡亲》的故事;炎黄子孙,无不为听到《黄河源头》而自豪;远行的游子,有谁不为《白发亲娘》所牵挂;为官为民,听着《为人民服务》的歌曲个个叫好。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等中国当代的歌唱演员,尽情地唱着他创作的歌曲红遍神州。

有谁会想到,在中国当代乐坛上,这一曲曲脍炙人口的歌词,竟出自他一人之手。

他最喜爱黄河,为此还专门写过以黄河为题材的一系列诗词,其中,《黄河源头》被很多歌手在各种音乐会上演唱着。女歌唱演员张迈就是唱着这首歌获得国际音乐节金奖的。

他说,如果人生像一条河,那么,他的人生就像是一条黄河,丰富而曲折!心河中荡漾着清香……

他就是空政歌舞团词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石顺义。追寻他的心路历程,也许你会得到新的感悟、新的收获,也许能引起你的思索、你的共鸣!

共鸣

难得过一个周末,石顺义和妻子罗树新一起到京郊农村,和那里的父老乡亲在一起,说是来体验生活吗!这是非官方安排的,说是随便走走,这又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无论再忙再累,每个月都要有两三次,乡情在他的心目中是个无价之宝!石顺义说:"什么都可以忘了,乡情是不能忘的。时下老百姓和下岗工人,这些底层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不容忽视的。我的创作道路与小说《生死抉择》的作者张平一样,时刻关注底层人物的命运。你看电影《生死抉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道理就在这里面。要不怎么说,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呢!?"



听歌唱演员唱自己写的歌

石顺义和老百姓交朋友,他是以此方式来寻求心灵上的共鸣。他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地给中国乐坛带来强有力的冲击波,原来他是有"绝招"的,善于利用"感情投资"的方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地倾听老百姓的故事,为他们而歌,为他们而乐!

总政治部于1995年7月28日,在北京举行解放军文艺奖颁奖大会。由全军官兵评出的"90年代战士最喜爱的军旅歌曲"当日揭晓,获奖的歌曲有4首,其中《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两首歌曲榜上有名,而这两首歌曲都是石顺义创作的。

那是1979年,石顺义刚从陆军野战部队调到空政文工团时,他发誓要为战士写出一首他们既爱唱又爱听的歌。他利用下部队体验生活的机会,经常询问战士到底想什么,有的战士说,想提干;有的战士说,想入党;有的战士说,想找一份好工作。然而,他们共同的心里话就是:当兵真想家!

如何把个体意识概括为集体意识。想家这是很正常的事,如何能超越自我。石顺义苦苦地思索着。古时候的边塞诗,也有写想家的,但大多是单纯的、狭隘的想家。而做现代军旅诗歌,如果不把想家升华到保卫祖国的高度,则是不会为战士们接受的。石顺义豁然开朗,他要把战士对祖国和家乡亲人的感受通过"想家"这个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直到1989年的一天早晨,他的"心里话"终于酝酿而成,一吐为快。这句话一直让石顺义憋了十年,然而,一旦说出来,就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起初,他写这首词定了个不太满意的标题,叫《士兵的自白》,后来,有一天,当他再次拿起这首歌词的时候,却情不自禁地将原来的标题改为《说句心里话》。

《解放军歌曲》编辑部组织的一次创作活动中,石顺义见到了作曲家士心。士心说:"你有什么好想法,咱俩尽快整一个战士能接受的歌来,阎维文那里正缺歌,咱们三个都是当兵的,一定能合拍。"

石顺义把《说句心里话》交到士心手里。士心一看歌词,激动得跳起来。于是,就在当天夜里,士心家里荡起了动人的旋律--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心里话,/我也有爱,/常思恋那个梦中她。/既然来当兵,/就知责任大,/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

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傻,/我懂得从军的路上,/风吹雨打。/说句实在话,/我也有情,/人间的烟火把我养大。/话虽这样说,/有国才有家,/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

这首歌经总政文工团演员阎维文演唱后,一夜之间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感谢信就像雪花似地向他飞来。一位来自大山脚下的战士给石顺义写信:你写的歌朴实真挚,又不乏文采,很适合战士的口味。一位驻守在晋北高原的将军来信说:《说句心里话》真正说出了军人的心里话,我们听了它有泪水,但更有豪情。还有一位地质学家在信中说:听了你写的歌,感到你这个人一定很善良,人情味特浓。

人们在一番评价之后,禁不住都要问,你这些歌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能够引起亿万人民的共鸣。

重情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一声声喊我乳名,/多少亲昵、多少疼爱、多少开心!

我住过不少小山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育,/风雨中教我做人,/临别送我上路,/几多叮咛、几多期待、几多情深!

啊,父老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彭丽媛唱着这首《父老乡亲》,使"乡情、亲情"这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渐渐被遗忘的话题再度升温。海内外的华人,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怎能不泪湿衣衫呢!彭丽媛唱了无数支歌,她最钟情的还是这首《父老乡亲》。彭丽媛说,每当唱起这首《父老乡亲》就会想起家乡的父老乡亲,尤其是随"心连心"艺术团去西柏坡和延安演出,面对五六万乡亲高唱这首歌时,那份出自肺腑的真情总是伴随着热泪。正是这股浓浓的乡情,使彭丽媛对《父老乡亲》这首歌才有了更深的理解,才有了每唱这首歌时出现的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台上彭丽媛的歌声和泪水与台下观众的泪水和掌声融为一体。

都说石顺义的歌有凝聚力,原来他是追求淳朴、追求良知,心中装满民族自豪感的一个优秀知识分子。

有一名记者采访石顺义时说:"你的悟性高,充满激情,灵感来了,能点石成金!"

"你言过其实了,因为我是重感情的人,一直思考着给父老乡亲写一首歌,经过三年的反复修改才写出,并不像你想像那样轻而易举的。"石顺义实话实说,创作歌词的艰辛在他的话语中一带而过,让人感到他的人品就像他的文品一样清新、质朴、谦逊。

其实不然,歌词创作是很难的。当初,他用了十年时间的摸索才修成"正果"!在他怀疑这条路走不下去的情况下,相继写了几篇中短篇小说发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89年后,他才真正地火了起来……他说,大凡粗通文墨者写几首歌词绝非难事,但要写得好、写得妙、写得绝、写得插上翅膀飞入千家万户、传之久远,那就并非易事了。否则,人皆成乔羽,岂能了得?石顺义的经验是,要想写出一首"流传"的好歌,必须写出十首百首词来垫底。

"人生不仅需要拥有智慧、拥有勤劳、拥有财富、拥有谦逊,更应该拥有对事业的执著。"石顺义深情地说,他觉得,做人要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从艺要考虑老百姓。"更应该拥有对艺术的虔诚、对艺术的痴迷。"

痴迷

妻子罗树新轻易不敢让石顺义帮忙干家务。

有一天,罗树新刚打开煤气灶煮鸡蛋,忽然想到中午做饭没有青菜了。便对石顺义说:"灶上煮鸡蛋,等煮熟了,你把煤气灶关了,我去菜市场买些菜。"

"好了,你尽管去吧!"石顺义答应了一声,点起一支香烟,渐渐地沉浸到创作的忘我状态之中。

等妻子买菜回来,刚一开门,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煳味,她一进厨房发现煮的鸡蛋正在锅里冒黑烟,弄得她是哭笑不得。

第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石顺义对妻子说:"要到教师节了,今天抽空陪你到商场去一趟,平时我没有给你买过什么礼物,咱们一起去挑一件吧。"

身为教师的妻子,很难得跟丈夫一起逛商场,便满口答应了。到了商场,妻子发现石顺义越走越慢,两眼发呆,低头沉思着什么。她知道,这是丈夫创作激情又来了,便对他说:"你还是回家吧!不要跟我在这里活受罪了,坐在家里好好地构思去吧……"

就这样,石顺义半途而归。谁会想到那些妇孺皆知、大江南北都在传唱的歌词竟是在这种状态中创作出来的。 

由于他对艺术的执著、对艺术的痴迷,在潜移默化中又创作了一部十分有影响的"代表作",他的宝贝儿子在这个家庭的熏陶下,先后在《北京文学》等杂志发表了5篇小说,而且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

精学善悟,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百炼

著名歌词作家乔羽是这样评价石顺义:"他气质正,笔锋正,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则不仅能在军旅歌词中开拓出更广大的天地,而且能在中国的诗歌之林中成长为一株高大的乔木。"

今日的成功,来自于他所具备的扎实的文化底蕴。

那是1970年,他从北京应征入伍,谱写着青春的乐章。他扛枪站过岗;挑起猪食桶迎着乱飞的、嗡嗡作响的苍蝇……这么清苦的日子,他用埋头读书来寻找乐趣。

有一天,他到书店里,买了一本李瑛的诗集《红花满山》。读着这清新、质朴的诗歌,石顺义很受感动。久而久之,他也悄悄地写诗了,在尝试中,在《山西群众文艺》上发表几首小诗。

军里、师里经常打电话问这诗是不是石顺义写的,当时好不热闹。只因石顺义发表在1973年第11期《解放军文艺》上的组诗《浪里练兵歌》终于引起有关部门对他的关注。要知道,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稿件是很难的。

不久,石顺义得到了特殊的荣誉和照顾。军里组织军、师、团三级军政主官参观大寨大队,他作为"特邀代表"去了。当时,是全国农业学大寨高潮时期,石顺义作为全军参观团的惟一一名战士代表。他在大寨还见到了陈永贵……回来后,他还写了6首学大寨的诗发表了。

当年成为战士诗人后,他仍在基层一线,一干就是8年。从战士、班长、排长、新闻干事脚踏实地苦干。整队列,编故事,搞材料,写新闻稿样样都干。火热的生活,令他陶醉,最终把他百炼成钢。

战友们都羡慕石顺义这个诗人,可是又觉得他太苦了太孤独了,战友们玩扑克、打篮球、吹牛皮都没有他的份。无论干什么,只要有时间,他就捧着书本读呀读,不知是苦还是乐。他把能搜集到的唐宋诗词、古典文学名著,翻来覆去不知看了多少遍。当时书少,有的书都被他翻烂了……

当年,石顺义的枕头边,有两部书。一部《红楼梦》,另一部是当兵时买的那本《红花满山》。好书对于他来说,那真是读它千遍万遍都不厌倦!

他是一个平民百姓的儿子,父亲总共也不过识几十个字,家里从河北省迁到京郊后,全家以父亲在煤矿下井挖煤为生。贫苦的生活塑造了他。入伍前,他当过木匠,深知劳动可以创造美。因此,他总是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一切,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的。

在家里,至今他还像个小学生那样,背诵古诗词。艺无止境,勤能补拙吗!

石顺义,河北沙河人,1949年出生。1970年入伍。现为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发表诗词一千多首。出版歌词集《我是一棵树》、《太阳的手》。其中,歌词《说句心里话》、《父老乡亲》、《一二三四歌》、《兵哥哥》、《想家的时候》、《白发亲娘》、《我的士兵兄弟》、《让国旗告诉军旗》、《黄河源头》、《女人是老虎》、《为人民服务》、《衣食父母》等歌词经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董文华的演唱,在全国广为流传。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