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张元:第一部独立电影是不知不觉拍出来
 
 

张元,1963年生于江苏,祖籍南京,自幼学习绘画。1989年北京电影学院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个人集资独立制片。被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被《新周刊》评选为全国十大新锐青年。被《中国青年》杂志评选为将影响下个世纪的100位青年人之一,2001年被联合国授与文化和平奖。

在张元的电影里,平凡的人和事、生命中的痛楚、社会中的不忿成了创作原材料,他无畏地将其用静水深流的镜头语言,带给观众们最深刻的切肤之痛。

在张元的电影世界里,故事情节就是老百姓最原汁原味的生活写照,谎言和虚假都是不能忍受的。他最平凡的人和事、生命中的痛楚、社会中的不忿……当成了创作的原始材料,用灵敏的嗅觉,满中国搜寻各种稀奇古怪、但是又司空见惯的题材,然后无畏地将其用亲切的、真实的、静水深流的镜头语言,带给观众们最深刻的切肤之痛。

他的第一部电影《妈妈》也是中国内地第一部独立电影。

随后的《北京杂种》、《东宫西宫》等片更是让张元获得国际影响力。


在张元的电影里,平凡的人和事、生命中的痛楚、社会中的不忿成了创作原材料,他无畏地将其用静水深流的镜头语言,带给观众们最深刻的切肤之痛。

关于第一部独立电影的诞生

“《妈妈》是在我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花了十几万拍出来的”

在中国还只有15个电影制片厂能拍摄电影的时候,张元成了某种意义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9年,黄海波才12岁,被副导演拉去参加《妈妈》选角。张元一看,想都不用想,说“就他吧”。随后中国第一部独立制作电影诞生了。《妈妈》中所表现出的对社会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引起了国际的强烈关注。

南都娱乐:《妈妈》是中国所谓的第一部独立制片,当初怎么有自己拍电影的想法?

张元:当时我大学还没毕业。实际上一开始是让我在那部片子里做摄影师,我也参加了剧本的修改。这部电影在儿童制品厂准备拍,导演选的是和张艺谋同班的一个人。后来儿影厂没拍成,转到了八一厂,又没拍成。当时只有那么十几家有厂标的电影厂可以拍电影,中国的制度还是延续苏联的那一套。他们不拍,电影就拍不成了。但是我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对这个故事有感情,所以就决定自己拍了。

南都娱乐:资金是怎么解决的呢?

张元:找朋友筹了大概一两万就开始拍了。把我当时自己住的房子腾出来做拍摄的场景。还有就是在我家旁边的胡同里取了一些景。这部电影的成本花了大概十几万。其实所谓的第一部独立电影就是在我不知不觉中拍出来的,呵呵。

南都娱乐:当时个人拍电影有没有人干预?

张元:当然有。所以拍完以后还是想办法给它挂了一个西影厂的厂标,因为没有什么禁忌话题,所以这部片子通过审查了。

南都娱乐:上映后票房如何?

张元:当时不像现在,正是中国商业电影的低谷期。但是这个电影在海外放映了一百多个电影节。几乎是在全世界进行了一次漫游。

南都娱乐:《妈妈》是怎么受到国外电影节的关注的呢?

张元:拍完以后,香港导演舒琪,让他的好朋友王家卫把《妈妈》带到香港,然后送到法国南特电影节的。它受到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把纪录和故事混合在一起,用黑白和彩色来表现。黑白拍摄故事,彩色是纪录的部分。当时张艺谋的《红高粱》和田壮壮的《盗马贼》都已经出来了,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张艺谋、陈凯歌那一拨毕业后,电影学院隔了几年才招的我们这一拨人。所以那时候其实大家也都在等待一批新导演,带来的新作品。

南都娱乐:你受到过第五代导演的影响吗?

张元:说没受到过是假的,但是我觉得他们拍的那些电影,架势太大了,把自己文化的含义或者视觉的东西提得太高了。拍电影还是要有针对性的。比如《妈妈》这部电影是和第五代导演的片子完全不同,我用了一种新的手法去拍摄,用静水深流的感觉,非常低角度地去拍摄普通人的生活,当时的评论是说似乎看到了中国三十年代,比如费穆等大师的影子。

南都娱乐:你是不是对纪录片有特殊的情节,所以会去拍《疯狂英语》这样的纪录片?

张元:当时拍那个片子觉得好玩。一般来说,我是比较关注社会新闻的,但是我在接触李阳之前,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个人。有一天,李阳通过别人找到我,因为他看过我拍的崔健的MTV,他觉得他在上课时也有摇滚的感觉。李阳说他是想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他的口号是热爱丢脸,用热爱丢脸的方式去大喊大叫,最快速、最大声地去操练,忘记自我,忘记别人。这个人太好玩了,他把教英语看成一种运动。我觉得挺有意思,最后就拍了这部纪录片。这部电影在日本一个电影院里放映了一年时间。

关于禁忌题材和地下电影

“艺术也有挑战禁忌的功能,这是更接近人性的过程”

执导20年,开中国独立电影先河,却被冠之以先锋、地下、边缘、非主流等种种名号,所拍摄的《儿子》、《北京杂种》、《东宫西宫》电影中关注的弱智、单亲家庭、摇滚和同性恋等中国所谓的禁忌题材虽然得到了海外的强烈关注,让张元在如鱼得水地游走于大大小小百余个电影节的同时,却内心落寞。他渴望与国内观众对话,即使背上骂名。他说这种执着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责任。

南都娱乐:那时候纪录片和禁忌题材是不是更容易引起海外的关注?

张元:电影发明的瞬间,就承载着一个纪录的作用。电影史中纪录片占有很大的分量。但是中国在经历了“文革”以后,纪录片就很少了,而且人们渐渐把电影记录的本质淡忘了。至于禁忌,艺术当然也有挑战禁忌的功能。会发现所谓的特殊事件、特殊的人群,是更接近人性的过程。

南都娱乐:你之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不是电影在海外的发行?

张元:是的,而且能让我的生活过得很好。

南都娱乐:你是不是会有意识地寻找一些社会的禁忌题材?《儿子》、《北京杂种》、《东宫西宫》都被列为了地下电影。

张元:其实地下电影就是没公开发行的电影,也不是什么坏的称呼,国外有很多大师的电影,也是地下电影。还是觉得这些题材值得我去拍,一开始拍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能否上映。比如《东宫西宫》吧,当时是看见一则不靠谱的新闻,有一个艾滋病的什么机构,想要研究同性恋者,所以就找警察去抓这些同性恋来研究,我觉得这种事儿特别奇怪,所以就产生了拍这部电影的念头。想探讨个人隐私和权力是一种什么关系。

南都娱乐:那么《北京杂种》呢?

张元:一开始给崔健拍MV,后来慢慢地就和摇滚圈很熟了,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构思要拍《北京杂种》。在这期间,杜可风和谭家明来北京,想拍崔健的MTV,那时候我在剪辑《快在雪地上撒点野》,因为刚开始做嘛,崔健和我都在摸索中,没有太多的自信,当时就请杜可风他们来看我们拍的片子。杜可风看完这个片子以后,跟谭家明说:我们别拍了!我们拍不了那么好。也就是在那次,和杜可风成为了好朋友,也就是在那时候确定了要拍《北京杂种》。

南都娱乐:比如《北京杂种》这些地下电影都是怎么推广和让大家接触到的呢?

张元:完全没有推广,当时大家想看也看不到。不过后来这些年我在盗版市场,看到过各种不同的版本,质量都很差。

南都娱乐:那为什么广电部给你发了禁令呢?

张元:因为《妈妈》之后,有国外的电影节和文化机构,还有很多电影基金,都在找我,所以国际影响力还是有的,自然就受到关注。

南都娱乐:黄燎原说后来你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在国内上映,也花了不少力气去游说、去检讨,后来为什么又对自己的电影能够公映抱有强烈的愿望呢?

张元:在我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同时,内心却不平衡。当然我个人很认同西方电影节的选择,但总感觉,我始终是个旅游者,我的电影在这儿不管大家是喜欢不喜欢,却不能和自己电影院里的观众直接交流。《东宫西宫》一结束实际我已经开始和电影局打交道,所以该认错还得认错,终于在1997年,广电局给我发了一个“关于恢复张元导演资格的决定”的文件。

南都娱乐:在你之后,多个第六代导演都走上了和你一样的轨迹,在国外获奖,但在国内要么不能上映,要么票房惨淡。你是怎么看的呢?

张元:我觉得(王)小帅和贾樟柯都很好啊。第六代没能如大家所愿担负重任,这也说明第六代还需要再努力。虽然票房一般,但是大家的投资其实都不大,呵呵。


在张元的电影里,平凡的人和事、生命中的痛楚、社会中的不忿成了创作原材料,他无畏地将其用静水深流的镜头语言,带给观众们最深刻的切肤之痛。

关于明星当年的那点儿事儿

“王菲每天来探窦唯的班,那时他们感情很好”

崔健、窦唯、赵薇、胡军、李冰冰、佟大为、徐静蕾等一帮明星的大银幕处女秀,都是张元帮助他们实现和完成的。回忆起他们当初稚嫩但充满激情的青春,张元显得有些吃力和戒备,但是沉浸在20年的点滴岁月中,对他来说,无疑也是一份厚重但又快乐的记忆。

南都娱乐:你和崔健算是合作过多次的老拍档了,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张元:我第一次知道他,是在电影学院看了他一次演出,他把大家都震撼了。后来通过朋友就认识了。那时候,他很了不起了,粉丝多到出门都走不动路。可能算是当时内地最大的明星。

南都娱乐:后来你们第一次合作的MTV《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就得了奖。

张元:当时国内没有所谓的MTV。他说,你能不能给我拍一个音乐录影带。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就拿了很多国外的MTV给我看。后来我们两个人就一起投资,拍了《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几乎都是当电影拍的。我们用两卡车泡沫塑料去做那个雪,什么都是边拍边尝试。没想到那个MTV出来以后,居然拿到了美国MTV大奖。那是亚洲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这个MTV也是中国内地首个MTV。崔健本人很随和,没什么架子,不糙也不像愤青。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不过他的酒量并不好,呵呵。我觉得他天生应该是个诗人,很细腻。

南都娱乐:《北京杂种》里面有窦唯,那你和王菲也很熟吗?

张元:那时候窦唯刚从黑豹出来,组自己的乐队。王菲每天到我们拍摄现场来探班,一泡就是一整天,和窦唯感情很好。那时候她长了一张娃娃脸,很可爱,遗憾当初没找她拍。

南都娱乐:徐静蕾、赵薇第一次触电都在你的电影里。

张元:赵薇那时候还没上大学呢。拍《东宫西宫》的时候,她来玩,我回头看见她,就觉得她适合。徐静蕾在《北京杂种》里面有一句台词,那时候她也没上电影学院呢。

南都娱乐:胡军呢?你找他演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他不反感吗?

张元:胡军第一次跟我见面的时候,就跟我讲了一段他自己碰到的同性恋的事情。有一次他回家,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个男同性恋一直跟着他,最后他把那个男的打了一顿。他跟我说觉得心里特别内疚,很对不起人家。可能从这个事以后,他就一点也不排斥同性恋了,呵呵。

南都娱乐:你觉得怎样才算是一个好演员?

张元:真正的好演员在影片中,能看见她自身的特点。演员都是在演别人,在演别人的时候,能看到这个演员本身自己的性格,这个演员就很不错。比如《回家过年》里有一场戏,是李冰冰和犯人一起坐在门口吃饺子。我说你就别说剧本里的台词了,你就说说你们家春节是怎么过的吧。所以那段戏出来后效果很好,她说的都是自己家的事情,特别想哭,还得忍着,很真实。

南都娱乐;那两次和新片《达达》的女主角李昕芸合作,也是因为觉得她是个好演员吗?还是因为你们的关系匪浅?

张元:首先李昕芸也是《达达》的编剧之一,更容易理解剧本。其次她也具备我刚才说过的好演员的标准。达达这个人物,身上有很多昕芸的特质,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说她是本色演出。她的表演甚至比徐静蕾更耐人寻味。

记者手记

46岁的张元让我汗颜

在经历了一些小风波后,张元带着新片《达达》回到了观众的面前。面对媒体没完没了对绯闻和八卦的关心,我始终担心有一天,张元会像他的头发一样“一怒冲冠”。和张元断断续续接触的这一年来,他精神奕奕,食欲很好,干起事来马力十足,状态胜过很多每天窝在家里的20多岁的宅男宅女。跟这位入行已经20年的导演比起来,我这样的所谓二十几岁年轻人在他面前还真够汗颜的。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