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画家评画
 


张鉴瑞:

有一种中国古代文人的学养,从那些花鸟画中就可以看出,这是第一点。这些画里有一种很强烈的现代气息。有几张《网络》的画。他能把现代网络搬进中国画里面,是不可思议的。目前,很少画家敢这样尝试。真的没有。怎样表现网络,作为一位五十多岁的画家,能表现网络,我觉得是可贵的事情。而且是用中国画这种特定的手段。不管这个画是好是坏,但这个切入点就非常不错。大家都谈到“艺术当随生活”,我们是网络时代,我们的艺术家如何用艺术手段去表现现代生活。就是我们在座的艺术家有责任去做的。

第三点,我感觉这些画很大气,这点对他的画很重要,一个企业家能这样画画,很不错,有些大幅的画,那种流畅,指向,冲击力量非常强,指向力量非常强,笔触是往一个方向去流动,笔墨的指向力量都很强,很到位。这和他做企业有关系,和大气度有关系,他不是做小卖买。画的画也就没有那种小家的气息。

第四点,把西画的色彩结合到中国画里,我是搞油画的,我比较注重色彩,比较欢喜画风景。画风景就比较讲究对一个很平凡的景色,你能发现它的形,发现它的颜色。人家说“五步之内有芳草”。古代说“一画一世界”。就是那么一点点,很平凡的东西,你能发现它形的美感,颜色的美感。张先生的画尤其注重颜色的美感,他擅用黄色,这是我印象比较深的,用黄色集中在一点,用在宣纸上,宣纸是白的,中国画原来都是留白。单单是留白,比不上在白的地方染上颜色的视觉冲击力来得大。他经常在用黄颜色的地方,周围包围着紫色、蓝色和很浓重的黑色,黄色显得特别的突出。这是他画里有特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原因。我仔细看过他渲染的那些云彩,有些是蓝色、石青掺了墨的,用藤黄铺了底的,感到很浑然一体,这跟传统在宣纸上留白很不一样。还有他的一些构成里面,很多的颜色都是集中在一个很亮的段上,造成了一种视觉的指向力量。它是不可抗拒的,你必须看它,你必须看那块颜色,必须看那段很亮的区域。这是西方绘画里阐述学里的新的批评理论的运用。

李焕荣:

我自己也曾想动手这样搞,但我一直不敢动手。这次画展,给我们江西注入了一种新鲜空气,说明中国画的路子是很广的,还有非常大的探索余地。当今画坛有三种倾向,也都想把我们的生活表现出来,有的只停留在表层文化,有的在深层文化。张先生的画都是从生活里面来的,我想,只有深入到生活里才会有这样的激情,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停留在表层文化里,会深入到深层文化里面去,这样作品才会有张力,观众看了才会激动。并不象有些人也说表现文化,表现自我,而且拿些哲学的理论,哲学的门派,用到绘画里去,甚至用些文字去说明,这是否已表现了深层文化,值得探讨。

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固守传统的东西,按原来的公式,套路,这是一种。有时我也到全国去跑一跑,全国的画家也都在努力,怎样去表现深层文化。外省许多画家都在探索,要有深度,都离不开生活。张先生的画展确是给我们一种启示。我觉得在江西目前这种文化环境能有这样的画展,说明我们美术界的领导们有这种眼光。对鼓励我们江西的画家,大胆去探索,用现代的眼光去表现我们的生活,起了一定作用。感谢您的画展。

朱 咏:

张先生绘画的题材比较广泛,花鸟、山水、具象的、抽象的都有。而且是在不断的变,不断的创新。不象我们,一样东西画出来了,就老是这样画下去。再也不敢创新,就怕人家会说三道四。以后自己也要大胆去画去探索。
  
张书易:

中国画有三种,传统性的,半传统性的,非传统性的。张先生的绘画是融传统的原形式和西方的原形式为一体的画法,主要运用中国画的笔墨和西洋画的水彩、水粉、丙烯、胶等材料绘制而成的。在图式上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和西洋画的焦点透视结合的方法,加上构成的画面。既丰富又完美。在展品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客家围屋》。这幅画就是运用了中国画的大量笔墨,用线条勾画房屋建筑结构,加上西画的色彩明暗透视、使画面既厚重又深远,在这种黑暗的阁楼里面,有一小白块,表现的是远处的一门洞,给人以深远的遐想空间。还有一幅《暴风雨后的宁静》,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泼墨泼彩的技巧,表现出暴风雨后乌云骤散的感觉。象这类作品还有《野茫茫》《红土地印象》等,也很有特色。画展给我的启示是,作为搞中国画研究的学生,不能只坚守中国画的传统技法,画要当随时代,要和世界绘画接轨,还要努力钻研西方的文化,并要大胆地尝试些新的表现技法,使中国画的面貌更加新颖和丰富。推动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是我们每个学习中国画的人,需用毕生的精力去为之努力的。


冯 杰:

倘若说张先生的画已经尽善尽美,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不敢认同这句话的。但有一点,张建华先生的画,代表着深圳人的一种气质。前几天,我到过深圳,深圳提出的口号是“立足深圳,服务全国”。同样,他的思维模式是与深圳人的心态是相吻合的。

张先生的画,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建构起来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他不是第一个用彩墨的作者,最早的,据我所知,除了高剑父这些先辈之外,还有林风眠,另外北京画院的杨延文。张先生的东西跟他们比较起来呢,张先生的方块形的东西多。方的,另外呢,他用补色,他画的是大面积的补色。你的中国画不完全设置在中国画本身的那些条条框框之上来建构的。而是在不断了解中国画的来龙去脉,这跟你是学历史有直接关系,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然后你又重新解构,现在你又重新建构中国画。尽管这样建构的过程中并不是说已经完全到位,但至少是代表着某种趋势,某种方向。张先生,上面说的是我的一种感觉,或许跟别人的看法不一样,这也没关系,至少说出了我想说的真话。同样的,我感觉到张先生踩在巨人肩膀上的时候,在下一步的过程中,踩得更牢一点,更扎实一点,这一点至少是我以为的。

我感觉张先生的画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你题跋的小字题得很不到位,字跟画的水平特别不般配。说这点我很不客气,真不好意思。还有那些印章刻得不瞒你讲,水平很差很差,这对一个画家来说,就影响了你的一个层面。现在你在一个平台,我期待着,不久的将来,你再来一次画展,拿到蔡院长这里——蔡老师,我们再和他张罗一个画展,我们希望看到你更新更完善的东西。

王慧生:

在我们搞传统中国画的来说是比较讲究,用不用图章,用什么图章,是粗的,细的,白的,阳的,都讲究。我是画花鸟的,花鸟画要上款的话,尽量要慎重些。我觉得两年前那本画册,有些作品中国画的痕迹稍为明显些,到了今天这本画册的作品,也就是现在展览的作品,冲击力是有。在有冲击力的前提下,我考虑的是这个画,要表现的是什么呢?我们江西有很多花鸟画家包括画山水的,思想都比较偏传统,下一笔就想到这一笔象吴昌硕,点一点还是象齐白石,他对自己的创作的框框要求得太死。

江西画家大都偏向传统,我们画得好的也是画比较传统的。无论是山水画家还是花鸟画家。我看你的作品,那功利性就很淡薄,我说的功利性是指传统的功利。你的功利性、目的性显然很淡薄,我没有要求我这个作品要上全国美展,我没有要求我的作品要求合人家的口味,继承某位大师的什么什么。我也看不到你继承林风眠。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原来我们不太熟悉,没有机会交谈。后来,我看了画册后面的文章,包括记者采访你的文章,你自己的表白,都没有说过我学过谁。你先前有些大写意的花鸟画,鲁慕迅给你写文章的那本大画册,他是画大写意花鸟的。你有几张花鸟画有点接近于他的。后来你的山水画有点继承岭南派的痕迹。

在用墨上,用色上,用重色。所以,我觉得画展,我不说你的画是否已经很完美,毕竟我们大家都在探索当中,不说你的作品的得失,至少是对于我们江西省的只是一昧地着眼于传统的花鸟、山水画家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冲击。我们的江西画家都是画传统的,有机会你看到他们的作品,你自然就感到他们都画得好,比较好,肯定好。他们就是有一点,往往被传统框死了,而你画起来就很轻松。所以,你这画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你画画没有功利,很轻松,很随意,也没有强调我要象某一家的,出于某家,继承了某家。这一点确是难能可贵。象我们一般画家很难做到。象我自己就做不到。我画的时候,也感到这作品是不是古人的框框太多了。包括这里是什么什么呀,那里是什么什么呀,考虑得太多。考虑太多反而画不好。你的画,毫无疑问对我今后画画是有点帮助有点启发的,也是对我们江西画写意山水、花鸟画家都有帮助的。


杨金星:

你这个画展对江西当前的美术创作是有很大的冲击力。我也跟很多人谈到这一点,可贵的就是张先生画画不带任何的功利,纯粹就象柯先生介绍的那样:是个“发烧友”顶级的“发烧友”。那种发烧友的心理状态就是很坚韧的了。就是喜欢。对我们搞专业的或者职业画家来讲,所画的画还要卖卖钱,养家糊口,或多或少要考虑别人的需求,爱好。包括我的职称啊,要上多少展览啊。这种功利的考虑要多一点。所以我说,画画能够画到那种状态是最舒服。

现在我也这么想,力求能做到你这种状态。可能自己画画会进步。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