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关东画派创始人王盛烈
 


  鲁迅美术学院走过了70年风雨,变化的是一茬茬美术人的面孔,不变的却是那幅让人无法忘记的现实主义作品《八女投江》。每一个去过“九·一八”历史纪念馆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画中那壮美的场面其实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忆。而这幅名作就是出自已故当代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关东画派创始人王盛烈。昨日与王盛烈先生的外孙女、沈阳书画院院长于晨女士聊起先生与沈阳这80年的情缘,于晨也是感慨万千。

  国画大师是地道沈阳人

  提起沈阳市东陵区五岳乡中华寺村,于晨并不陌生,她说她的外祖父王盛烈先生就出生在那里,他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沈阳人。于晨告诉记者,她听老人们讲过,外祖父从小就有着绘画的天赋,小的时候每年春节都给人写对子,画灶王爷像,惟妙惟肖,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绘画艺术越来越痴迷,17岁的时候,他的水彩画《古城黄昏》就入选奉天省美展,备受瞩目。第二年,他便考入日本新京美术学院东京分室赴日留学,学习素描、油画和日本画等,一学就是三年。三年后他毅然决定回国回家乡继续创作,并且凭借着自己的艰苦努力,最后终于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一代艺术大师。于晨说,外祖父有着非常浓厚的家乡情结,他的工作、生活几乎都是在沈阳度过的,他总是在不停地提醒自己,要为沈阳做一点事情,即便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在关心着年轻人的艺术创作。

  《八女投江》是历史记忆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王盛烈从东北行政学院转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任讲师,开始了新的艺术生涯。1957年,年仅34岁的他便创作了那幅被传颂了半个多世纪的名画《八女投江》。《八女投江》是根据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为了不被敌人活捉,集体投江的真实感人故事而绘制的革命历史画。一个如此年轻的艺术家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称道的创作呢?于晨说,对于她的外祖父来说,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对他影响太大了,他有着作为亡国奴的经历,他也亲眼目睹了“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历史,所以他内心的爱国主义激情成为了创作最大的动力。即便是后来提出建立九·一八纪念馆议案时,作为发起人之一的他依然不顾身体的不适,重新创作了一幅《八女投江》,尺寸比当年收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那幅还大,老人当时惟一的想法就是不能够让世人忘了那段历史。目前这幅作品就挂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内,成为这段历史一个记忆的缩影。

  “关东画派”屹立当代画坛

  “关东画派”是指上世纪6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一批以人物画为主的画家群体,他们的作品主题鲜明,色彩浓烈,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在当时美术界形成很大影响。王盛烈先生就是“关东画派”的创始人,而“关东画派”的得名和奠基之作,就是王盛烈先生的经典作品《八女投江》。于晨告诉记者,“关东画派”是1961年王盛烈先生提出来的,当时是在长春召开的一次“东北三省美术家代表会议”上,王盛烈先生认为“关东画派”是东北三省美术家共同创造的。是东北三省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晶,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反对不反对,它都是一个客观存在,它照样按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着,任何人也改变不了……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精神,关东画派的艺术家们在它的成长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关东画派的艺术家们已经在中国画坛颇具影响,关东画派已经屹立当代画坛。

  “走出去,请进来”桃李满天下

  王盛烈先生的头衔很多,但不得不提的却是美术教育家这个称谓。于晨告诉记者,作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组建者,1958年开始王盛烈先生便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部分科后开始了国画的教学工作,当时因为缺人手,他就从北京请来了赵梦朱、钟质夫、王心竟三位先生。60年代,他又请来了季观之、晏少翔、郭西河先生来充实教员。他的办学思想从不保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素养,几年的时间他陆续从全国请来了蒋兆和、叶浅予、傅抱石、关山月等先生来鲁美给学生上课。同时,他还把王绪阳、李汉华、温读耕、许勇、孙恩同等人送到外边去深造。为东北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美术人才,如今他的弟子们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而在弟子们的进步路上,他也没有停歇自己创作的脚步,《八女投江》后他又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成为关东画派一笔宝贵的财富。从小就在王盛烈先生身边长大的于晨,受外祖父的影响也置身于艺术的创作之中,她和太多敬仰王盛烈先生的人一样,内心里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虽然老人不在了,但是他的谆谆教导和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却是他们创作与生活最大的动力。本报记者 盖云飞

  采访后记

  徜徉在艺术的魅力之中,聆听着艺术家们追忆那一段段往事,追寻鲁美沈阳印记,因此而愈发沉重和震撼,虽然这一主题采访要在《八女投江》后作一个小结,但这只是一个逗号。探寻沈阳这座文化名城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本报在今后的报道中还将一如既往地去发掘沈阳的美,去感受沈阳文化的厚重。

  王盛烈(1923.11-2003.11)——沈阳人,祖籍山东青州,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关东画派的创始人。鲁迅美术学院终身荣誉教授,曾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41年至1944年赴日留学,1945年回国,参加东北青年同盟。1949年6月转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王盛烈一生虽然历经磨难,但是从没有改变对真善美追求的坚定信念。王盛烈作为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他所创作的《八女投江》、《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等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发展现实主义的中国画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