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义勇军进行曲》和《秦风·无衣》
 

《义勇军进行曲》和《秦风·无衣》《楚辞·国殇》《三户歌》涌泉灌通的爱国主义脉络;分析了《诗经·汉广》作为南北文化交融的标志性结晶,深厚民俗土壤孕育出的罕见的诗歌、神话、节日综合体所具有的文化意蕴。
  
  一、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战歌
  
  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有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可,并且响彻全球,已成为了中华民族主体象征的歌曲,那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前些年,台湾著名教育家、忠信高级工商管理学校校长、国民党员高震东在大陆讲学时曾再三公开称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你听这歌写得多好!”确实如此,《义勇军进行曲》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为了追求民族的生存和解放而奋起抵抗,决死奋斗的决心。这条爱国主义的脉络,是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的《秦风·无衣》《楚辞·国殇》与《三户歌》的。
  《秦风·无衣》是早期秦国在西周王都故地与入侵敌人西戎作战时产生的一首军歌,反映了秦地百姓团结友爱,同仇敌忾的斗争精神。“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是全诗的第一段,二、三两段重章叠句,略有变化,分别为“同泽、同裳”“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深化了团结互助共同对敌的爱国精神,整首诗歌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战斗激情。

  《楚辞·国殇》是屈原创作的《九歌》中具有特殊风格的一篇,它通过对楚军将士英勇激烈战斗和惨烈牺牲的场面描写,歌颂了楚国卫国将士们忠贞卫国的英雄气概。“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首身离兮心不惩……子魂魄兮为鬼雄。”整首诗歌充满了拼死奋斗的慷慨悲壮气氛。
  而《三户歌》,则是楚国被秦并吞后,楚地人民发出的恢复故土、打败强敌的怒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诗歌虽短,却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这三首诗歌,思想感情的基调和表现内容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但高昂的爱国激情却是一脉贯通的。这条爱国主义的血脉,完全被《义勇军进行曲》继承下来了。

  《义勇军进行曲》的开头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和结尾前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明显地融入了《秦风·无衣》和《楚辞·国殇》中团结战斗和拼死抗争的精神。但结尾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却显示出了对未来胜利的一种自信和期盼,是《三户歌》的某种程度的翻版。《三户歌》侧重于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是战斗胜利的宣言,预示着未来的必胜。而《义勇军进行曲》却用“血肉长城”“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等意象、节奏和韵律,充分展示了悠久文明大国的自信,救亡图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哀兵奋斗精神。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阮籍也在《乐论》中说:“楚……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有蹈火赴水之歌。”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民族,大抵形成于汉朝而得名。汉承秦制,文化基本上继承的是楚文化。因而,秦汉文化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主要源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作为优秀抗战歌曲的杰出代表,自然很好地继承融汇发展了《秦风·无衣》《楚辞·国殇》《三户歌》表露出来的爱国情感和艺术手法。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它的文明能奇迹般地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有一条爱国主义的血脉代代涌泉灌通,这应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学习《义勇军进行曲》时,应追溯一下它的文化源头,学习《秦风·无衣》和《楚辞·国殇》时,也应展望一下它们的余音回响,这对我们深入理解这些诗歌,激发爱国的热忱和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会有莫大的裨益。
  
  二、《汉广》诗文化意蕴简析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是古今著名文化大师们都十分关注的一首诗歌。它的文化意蕴,有些已被专家所阐发,有些还阐发不够,有继续阐发的必要。

  1.南北文化交融的标志性结晶
  《诗经·周南·汉广》最为人们关注的,是它在中国南北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是南北文化交融产生出来的结晶,具有承前启后的标志性意义。在此之前,主导当时中国文坛的文学作品,主要属中国北方文化系统。就诗歌而言,诗经有“风、雅、颂”三大部分包括“十五国风”,都主要是产生于中原地区和西北西周故地的乐歌。十五国风惟独不见南方的国名,“二南”有一部分是江汉流域、楚地的诗歌,却不标以“楚风”,说明对南方文化是重视不够的。而《汉广》诗,“四言诗”的结构,保存了北方诗歌的特点,却在每一句的结尾用了“思”这一带有浓烈南方意味的衬词、助词,和如今的湖北民歌的衬词“啥”“梭”“筛”,完全一致。成为了楚辞的先声,屈原的楚辞就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只是南方特色更浓而已。

  2.深厚民俗文化土壤盛开的诗歌、神话、节日三位一体之花
  《汉广》是在深厚的民俗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诗歌、神话、节日三位一体的灿烂之花。
  《汉广》诗,人们大多认为它是一首求偶失败者的恋歌。也有人认为是一位樵子或牧夫追求可望而不及的心中恋人之歌。
  朱熹《诗集传》说:“文王之化,由近及远,先及于汉江之间,而有以变其淫乱之俗,故其出游之女,人望见之,而知其端庄静一,非复前日之可求也。因以乔木起兴,江汉为比,而反复咏叹之也。”
  近年发现的《孔子论诗》则认为:“……不攻不可得……《汉广》之知,则知不可得也。”这里是说诗人虽然很想追求这位汉江边的女子,心中充满了激情,有不少幻想,但他不会去做不合礼法,不能做到的事情,显示了他的智慧。
  《毛诗》则说:“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

  这些论诗的大家,都透露了一个信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产生《汉广》诗的文化背景是当地曾盛行“游女”的旧俗。《韩诗内传》还记述了因此旧俗而产生的神话故事——“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趋然而去十余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薛君《韩诗章句》:“游女,汉神也,时见而不可得。”张衡《南都赋》说“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襄阳县志注云:“汉皋即方山之异名,在襄阳县。”又云:方山即万山。《水经注》亦云:“万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也。”东晋襄阳史学家习凿齿在《襄阳耆旧传》中说:“县西九里有万山,父老传云:交甫所见游女处,此山之下曲隈是也。”看来,襄阳万山就是《汉广》诗和郑交甫遇汉水女神神话故事的发生地。
  “汉有游女”的旧俗,实际上就是古代的郊媒野合之俗,与少数民族的“三月三”或“花儿会”十分类似。周公制礼作乐,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推广到汉水流域之后,这里的“游女”“郊媒”之俗也改变了,形成了新的节俗,那就是襄阳独有的“穿天节”。

  据宋代庄季裕《鸡肋篇》说:“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穿者,以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祥。”这种习俗渊源可以追溯到夏初以前。《淮南子·修务训》云:“禹生于石。”又云:“禹化为熊,涂山氏惭而化为石,于是生启。”显然,在夏族先民的意识里,石是具有神性的物质,与生育有关。汉水又名夏水,因其为夏族的重要繁衍地而得名。夏人崇石习俗传到襄樊一带又与当地江中的特产——有孔的石子联系在一起了。认为此种石头有助于生子。相传“禹母吞薏苡而生”,显然,夏族先民认为薏苡这种植物,结籽疙疙瘩瘩,一串一串,生殖力特强。而襄阳汉江中的特产——有孔的石子,形状像薏苡,具有薏苡和石头的双重神力。采集这种石子,“以丝贯之,悬插于首”,就有生殖繁盛的象征意义。

  《汉广》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意义,就是伴随着它产生了“郑交甫遇汉水女神”神话和独有的“穿天节”,又派生出了东汉末年的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神话和七夕节也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