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周韶华:艺术创新与盛世文化建设
 


传统中国画发展到今天需要创新出适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新面貌;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到今天需要创造出反映盛世特点的新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美术的创新对盛世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行程三十万里,先后创作了《梦回仰韶》、《汉唐雄风》、《荆楚狂歌》等至刚大美的优秀作品,在传统水墨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中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在长期的艺术创新实践中,周韶华先生提出了全方位观照、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等创新性美术观点,在艺术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富成果。 

创新是艺术家的生命。在周老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知道从20世纪80年代初您的《大河寻源》组画问世以来,您一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根,我们第一个问题想请周老谈谈您艺术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 

周韶华: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有不同特征的文化形态,构成独自的特色。宋代的绘画不同于唐代,元代的绘画不同于宋代。我们中国在很长时间一直处于农耕文明时期,但从宋代以后大体上是沿着水墨画这个脉络推进。这个时期由于很多很有文化的文人的参与使得中国的水墨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的大师都把诗歌和书法引进了绘画,象苏东坡和米芾等很多的大师素养非常的高,为中国的文人画从理论到实践都提供非常好的基础。但是这段时间的重复非常大,这在农耕社会也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也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但是中国的文化到了社会主义时期,工业文明走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提高与农耕文明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要求中国绘画从文化内涵到艺术表现手段都应该比农耕时代有一个更大的突破,这样才能创立我们现代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 不然创立不起来,你还是沿着古人的思路,端着古人的饭碗,吃古人的饭。我们自己一点创造都没有。

主持人:您认为创新在您个人的创作中起了什么样作用呢?

周韶华:我认为创新就要对中国画整个状况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个清晰的认识就是你要对它存在的弊病有一个认识。你要想创新就要解决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画在几百年来一直停留在淡泊优雅“不食人间烟火”时期,跟社会不沾边,显然这不是符合时代的绘画。特别是这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发展,我们的文化形态也应该创立自己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态最大的特色就是应该把时代性提在第一位、还有民族性和当代性。只有这样才和西方文化有极大的区别,才能用我们自己独立的语言和他们对话,无论在形式上、内涵上都应该创新。我从创作《大河寻源》起主要是呼唤民族大灵魂,中国画已经有很长时间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时代,文化含金量基本上已经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虽然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但是你的文化形态、文化特质应该属于新中国的文化形态。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在周老您的艺术创作中在不断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同时也运用了大量的现代绘画语言。您认为经过再创造的传统艺术语言如何在新的时代延续和勃发? 西方现代艺术语言如何与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结合?

周韶华:从唐代晚期王维就提出了“画道之中、水墨为上”,把金碧辉煌的色彩给否定了。确实在一定时期水墨画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不借鉴色彩、不重视造型、不重视现实生活、不重视和广大人群的联系,这个就是文化最大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就要从题材、形式、表现方式做非常大的调整,因为中国画很长时间牺牲了色彩,那么我就要把这个色彩和中国的水墨很好的进行溶合。 

周韶华:西方印象派的“色彩革命”和“色彩解放”对西方的油画影响特别的大,他们的进步可以说主要表现在色彩上的进步。那我就要把中国的水墨和西方的色彩要很好的进行溶合,很长时间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色彩的问题和过去的黑白灰的关系就产生了矛盾。过去的人们认为色彩影响笔墨效果。所以克服这个矛盾也用了很长时间。中国画的章法过去非常简单,中国山水画基本上是“之字型”的构图,你要面对大自然,在大自然里面去寻找形式。除此之外还要和西方的现代构成进行溶合,这样的话你的绘画才能增加新的语言。 还有一条就是“线条”,中国画的绘画语言过去基本上是点、线。我把中国画的点线和西方的块面进行结合,块面用在绘画里非常解决问题。比方说北宋的范宽李成的山水画的阴面就来一个大山头,这个大山头就是一个大块面。过去他们对块面的意识可能没有现在那么强烈,但是它在控制画面的时候作用非常大,气势非常强大。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