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顾鹤逸托病闭门谢客
 


笔者在顾鹤逸后人处,见到了康有为赠顾鹤逸的诗笺,以及在两人间牵线搭桥的汪甘卿数封信札。在写于1921年的诗笺上,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对“当代虎头”顾鹤逸的敬慕之情跃然纸上。诗笺缘于一段故事,康有为仰慕顾鹤逸之高名,屡屡欲登门拜访顾鹤逸,均被婉拒。

往来于康有为、顾鹤逸、汪甘卿三位名士之间的诗笺、信札,生动地讲述了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一段历史。

顾鹤逸其人

顾麟士(1865—1930),字鹤逸,是顾文彬之孙、顾承之子,有乃祖、乃父遗风,他也曾参加过童子试,见到一位老年应试者跪求考试官更换一张被染污了的试卷,受到大声训斥和侮辱,他从此绝意功名,终身不仕,毕生致力于书画艺术,享誉画坛。他不但以绘事名重一时,被称为“当代虎头”(按:“虎头”系指东晋杰出的人物画家顾恺之),是苏州书画界领袖人物,尤精鉴赏,更有“当代鉴赏第一人”美誉。

康有为之所以慕名拜访顾鹤逸,当然源于文化名门顾氏在社会上的影响和贡献,又兼顾鹤逸在画坛上声望过人。苏州社会上曾流传“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反映了过云楼在当时的社会影响。过云楼,是苏州的一座海内外知名度颇高的私家藏画楼,由曾任宁绍台道的顾文彬及其子顾承,修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略早于顾氏私家园林怡园的落成。顾氏家族自清末至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以前,依托过云楼的收藏以及怡园这一活动场地,在苏州展开了一系列以书画为中心内容的文化活动。

到了晚清,当时苏州最有影响的书画界精英,如吴大澂、顾鹤逸、陆廉夫、王同愈、倪墨耕、顾若波、吴昌硕等常常在过云楼临画,在怡园聚会,逐渐孕育产生了画社的组织,称怡园画集或称怡园画社。这样订有章程规约的画社组织,在苏州历史上尚属首创。后因上海开埠,参加怡园画集的画家中的一些人到上海发展,成为海派画家,其中最出名的是吴昌硕,他一向尊称比自己年少22岁的顾鹤逸为六兄。

康有为的几次碰壁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日本,1913年回国。1914年6月,他自广东南海县移居上海,在此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13年。

康有为到上海后,先是在盛宣怀收买的辛家花园过起悠闲的隐居生活,1921年1月,迁出辛家花园,在愚园路34号自购地皮10亩,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取名“游存庐”。

汪甘卿是康有为欲拜访顾鹤逸的穿针引线人。汪甘卿(1867—1933),字锺霖,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第二年即逢甲午战败,到上海办《蒙学报》,出版《蒙学丛书》,戊戌政变失败后,一度避走他乡。数年后慈禧开始实行一些新政,他曾任直隶候补道,宣统间任驻奥地利使馆参赞。因丁忧回家,恰逢辛亥起义,清廷退位,他不再出仕。晚清显达后,他在东美巷原32号买了附近几处旧屋空地,自建住宅和晦园。

汪甘卿致顾鹤逸数封信札,真实地勾勒了20世纪20年代初康有为在苏州的足迹——

西津老兄我师:日前辱枉谈至馆,正拟报答,藉聆大教,而南海忽思在横塘左近购十数地,筑一草堂,豆畦蔬圃,相约耦耕,并看西南诸峰林壑胜处,属与乡人论值,因此不克分身,迟未诣。锺霖叩头。十六日。

西津六兄大人:岁底敬奉赐书,辱荷绘题《对月图》,拜登展读,如见庐游墨妙,至此愈不免顾影自惭矣。时适南海使至,亟须候复,附车回去未克,立时报谢,悚切之至,谨再专布敬问,道履百益,并颂新禧。世小弟锺霖顿首上言。庚申元旦。

君直久未晤,如到府无事长谈,深愿见招,弟上午不作市游也,藉闻二公雅教,一拓顽空,何幸如之,又及。

鹤逸六兄大人阁下:康长素同年,近由沪来,下榻寒舍,本拟趋访尊斋一谈,藉罄积怀。以前次出游徐、宁两处,当道供应过烦,故初到不愿人知。前昨两日已遍游灵岩、石湖诸胜,今日午后拟到尊处奉访,谨先介绍……专上道安。弟锺霖顿首。

西津我兄师事:日前南海来游石湖,并登上方山绝顶,作重阳越夕,专诚拟奉访,适闻玉体不适,未克接谈,深以为念,临行袖诗一首,嘱转送览,敬此奉上。弟锺霖顿首。十二日。

西津老兄大师道席:不晤又多日矣。南海悼亡,培老丧其弟(号子林),日内锺霖拟前去唁问一二日,即回也。锺霖顿首。廿四日。

1922年,康有为原配夫人在上海逝世,汪甘卿所言“南海悼亡”,当指此。由此可见,汪甘卿与康有为交往密切而持久。

从汪甘卿的信札看,1920-1921年间,康有为多次从上海来苏州,因不愿惊扰地方当局,都下榻在汪甘卿位于东美巷的住宅,尽情踏山访水,游览了包括怡园在内的诸多名胜古迹。康有为渴见怡园主人顾鹤逸之情殷切,顾鹤逸与汪甘卿既是世交又是姻亲,于是,汪甘卿就成了康有为拜访顾鹤逸的穿针引线者。而顾鹤逸却以身体不适为由屡屡婉谢,两人始终未曾相见。不愿意交往那些风云人物、社会名流,这在顾鹤逸是常事。

1921年重九后一日,63岁的康有为又欲拜访56岁的顾鹤逸,仍被称病婉谢。康有为思见顾鹤逸之情难以释怀,临回上海,在长27厘米、宽18.1厘米的宣纸上,挥毫书写袖诗一首《怀顾君鹤逸》:“海内于今有虎头,画师樗散挹浮邱。闭门高谢人间世,聊写丹青作卧游。”他在宣纸左下角落款“有為”,并盖有印章。康有为的书法宗魏碑,格调古朴高雅,浑厚雄健。他将诗笺交给汪甘卿,“嘱转送览”顾鹤逸。

回到上海,阅历丰富的康有为大约也明知顾鹤逸是托病,而并非果真有恙,因此更是萦萦于怀,于是年冬至前三日,挥毫在长24.2厘米、宽18.1的宣纸上,重新书写《怀顾君鹤逸》,并在宣纸右下角用小字加注:“重九后一日拟访,而闻有病。近想安吉,诗以讯之。辛酉冬至前三日”。落款“有为”。

康有为将诗笺放入信封,并附名片,寄给汪甘卿,再次托他转交给顾鹤逸。康有为在信封上写道:“苏州东美巷汪甘卿先生收,劳交顾鹤逸先生启,愚园路游存庐三十四。”其中的“三十四”是用码子字书写的门牌号。白色的长方形信封宽度为8厘米、长度为15.8厘米,一张面值为4分的邮票贴在信封背面,邮票上印有“中华民国邮政”字样,盖在邮票上的邮戳字样为“廿一一二十”。

康有为随信寄来的名片,现亦保存完好,质地为硬壳纸,业已发黄,长方形的名片宽度为5.2厘米、长度为8.8厘米,名片正面只印有楷书“康有為”三个大字,字体竖排。名片背面印着“康有為”的拉丁文拼音。名片上面没有任何头衔。

而汪甘卿于1921年冬至前二日致顾鹤逸的信札表明,他第二天即收到了康有为的信,当即致函顾鹤逸:“昨南海邮寄一书,属专致公者,突然于何事,拆视,仍仅前诗而新写,特寄,大约以弟前次未径奉上也。敬送呈,祈便中迳复为荷。现住愚园路三十四号新屋。专上西津老兄我师、顾六大人。锺霖顿首。冬至前二日。”

原来康有为担心汪甘卿“前次未径奉上也”,因此重新书写诗笺,特意从上海寄到苏州,托汪甘卿转交给顾鹤逸。其情殷殷,其情切切,康有为对顾鹤逸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为了不辱重托,汪甘卿期望顾鹤逸“祈便中迳复为荷”,并注明康有为在上海的住址。

因为顾鹤逸的名士作风,康有为与顾鹤逸擦肩而过,否则,一位书法家、一位山水画家,他们之间完全可能建立一段翰墨之交,并为艺坛添一席佳话。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