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国家级工美大师赵锡祥、陆光正的创作故事
 

手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使我国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并能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工美大师们最关注的问题。此次"2008世界手工艺大会"本着"振兴世界工艺美术、传承人类手工技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共创手工劳动辉煌"的理念,邀请了世界各地的多名工艺美术大师前来参加大会。笔者采访了两位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从他们身上,笔者看到了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赵锡祥与萧山花边

  做了多年纺织工艺品公司总经理的赵锡祥,第一眼给人的感觉仍然是那么憨厚慈祥。没有一般商人的滔滔不绝,说起花边纺织工艺,大师的眼神显得更加深邃。作为国家级工美大师,赵锡祥在50多年创作设计生涯中悉心苦研、大胆创新,创作设计了大量新颖别致、工艺精美的产品,成为萧山花边的杰出代表人物。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同样是赵锡祥悉心关注的问题。

  与花边的情缘

  赵锡祥自幼家境贫寒,18岁的时候迫于家里经济负担进入坎山花边社做工学艺。本着对花边工艺的喜爱,加上同是花边纺织师傅的父亲的传承,他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花边制作工艺。由于天分较高,22岁的时候又被设计师傅看中,开始学习花边设计。直到现在,花边设计仍然是他的主要工作。

  萧山花边是浙江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因产于萧山县而得名。它具有构图严谨、工艺和针法多样、编结精细、色彩素雅的艺术特色。品种包括床罩、台毯、盘垫、茶几垫,沙发套、钢琴罩、披肩、衣裙等30多种。以前萧山花边主要销往国外,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艺术品的需求增大,内销也逐渐增多起来。

  萧山花边的传承,与赵锡祥对花边工艺的执著与热爱是分不开的。作为萧山花边的代表人物,赵锡祥几十年来日日与花边打交道,从制作到设计,从设计到自己创建花边纺织品公司,本着对花边的热爱,他几乎将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花边工艺上。赵锡祥设计的"5801万缕丝全雕镶边"是我国花边工艺的"王牌"产品,闻名海内外。他特意介绍说,"5801"是指1958年的第一次设计稿。每次去外国考察,同行人介绍他时都会说,这位就是"5801",外国友人听了往往频频点头。说起"5801万缕丝全雕镶边",赵锡祥充满了自豪。

  独创的机器生产工艺

  在批量生产之前,花边纺织品都是手艺人一针一针钩出来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萧山花边的鼎盛时期,萧山县花边工艺的从业人员达到了20万人之多。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工厂的逐渐增多,学习和从事花边工艺的人急剧减少。为了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赵锡祥办起了萧山抽纱厂,传授手工制作技艺的同时开始尝试萧山花边的机器生产。

  期间,赵锡祥不断研究尝试,终于发明了用电脑技术制作萧山花边的生产工艺,并于2004年开始放弃原来的纯手工工艺,将电脑技术设计和机器制作相结合的生产工艺投入使用。机器生产以后,花边纺织品的产量大大提高,制作成本也下降了60%。

  "在机器生产的设计中,我们尽量保持原有的手工针法,让机器制造的工艺架构与手工尽可能一样,这就能将传统针法有机地组合到产品中去,通过产品将传统的手工工艺保持下来。我们并不是单纯的机器生产,用机器只是制花,在机器制花以后我们还要通过手工将花连接起来。另外,我现在还带了几个徒弟,我会给他们发工资、办保险,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萧山花边工艺的学习中来。这样我们传统的手工艺才不至于失传。"赵锡祥这样解释机器制造以后对手工艺的传承。即使开始使用机器批量生产,花边工艺仍然能够得以传承,这是赵锡祥对自己的机器花边生产最满意的地方。

  

  陆光正与东阳木雕

  像很多业内人士评价的那样,"谦虚"是陆光正给人最明显的印象。即使只有半个多小时的采访,之后每次遇见,他都像看到老熟人一样停下来热情地跟笔者打招呼。就像他的东阳木雕,气势非凡却不显张扬。

  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东阳人就开始其木雕的历史,东阳也因此被称为木雕之乡。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陆光正1979年创作的木雕台屏《三英战吕布》、1981年创作的木雕壁挂《三战白骨精》等,都堪称是东阳木雕的杰出代表作品。而此次在"工美展"上展出的大型壁画和花瓶,也令人赞不绝口。

  "传统的东西需要创新"

  陆光正是东阳木雕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15岁那年被东阳"雕花状元"楼水明收为关门弟子,其后又赴浙江美术学院深造。几十年的修炼,陆光正继承了东阳木雕的所有精华,将先人留下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说起传统的木雕技艺,他最大的感慨是要"创新"。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传统的好的东西需要保留,但必须反映时代特色,与时代相适应才能被大家所公认,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创新并不是不做传统题材,同一个题材,设计、制作、表现的方法、形式不一样,最后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

  创新确实是促使陆光正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东阳木雕原本以单独的圆浮雕、浅浮雕或深浮雕为特色,陆光正将三种技法结合,创作出层次多样、造型生动的作品。如木雕台屏《三英战吕布》、木雕落地屏《年年有鱼》等等都是陆光正的代表作品。

  以传统手法表现新的时代意蕴,也是陆光正的创作特色。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的大型木雕落地屏风《航归》就是这其中的代表。《航归》以深浅浮雕工艺表现大海归航,海天一色,意境开阔,借青松、帆船、云霞鸥鸟等形象,以传统手法表现新的时代意蕴,有祝愿祖国完全统一之意。

  另外,陆光正发明的大型木雕拼装工艺,开创了大型木雕壁画的拼装先河,使得大型木雕开裂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为同行所学习借鉴。

  木雕壁画《白蛇传》的故事

  说起木雕壁画《白蛇传》,陆光正的眼神有些复杂。他曾经两次创作大型木雕壁画《白蛇传》。第一次是1981年为杭州望湖宾馆制作的单个大型壁挂,第二次是2003年为杭州雷峰塔重建而制作的8幅大型壁画。两次《白蛇传》的制作除了在数量、画面内容上的不同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次创作让东阳木雕跌入低谷,而第二次创作让其重振山河。

  上世纪80年代,正是陆光正木雕创作的高峰时期。《雕塑》杂志撰文说:"中国木雕数浙江,浙江木雕看东阳,东阳木雕最突出的代表就是陆光正!"然而,几次严重的木雕开裂事故让陆光正与东阳木雕跌入了低谷。1981年陆光正应邀为杭州望湖宾馆制作《白蛇传》,作品完成以后突然出现了较大的开裂,裂缝大得可以伸进去一个手指,修了三次都不能还原。加上之前为新加坡董宫酒店制作的壁画也出现开裂,一时间业界纷传东阳木雕做不了大型壁画,只能算是雕虫小技。

  这一事件对陆光正打击很大,也让他陷入了沉思。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受到了启发:他看到工人们将一座屏风折叠起来准备装箱出口,顿时就考虑整幅大型作品是否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单元进行雕刻。几年以后,陆光正在山东刘公岛的一次壁画创作中开始进行试验。他把整幅的大作品根据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情节进行分割,完成以后再根据不同的层次将它们进行组合。试验成功了。

  2003年,陆光正开始了又一次《白蛇传》大型壁画创作,此时,木雕开裂问题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经过几年时间的检验,《白蛇传》8幅大型壁画均没有出现开裂,业界终于承认,东阳木雕是可以创作大型壁画的。陆光正发明的大型木雕拼装工艺,也让传统的木雕工艺有了又一次的创新。

  开木雕专业 传承传统工艺

  如何让传统的木雕工艺传承下去也是陆光正一直担心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他利用办工厂的资源办木雕学校,用工厂和学校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徒,使得东阳木雕工艺一直延续下来。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愿意花十几年时间辛苦学习木雕工艺的人越来越少,在大专院校开设木雕专业成为陆光正新的方法。如今,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大专院校开设的东阳木雕专业已经面向全国招生,有几十名在校大学生开始学习传统的东阳木雕工艺。在陆光正的创作室里,他尽心地向学生们传授自己的木雕技术。

  

  第九届"工美展"及世界手工艺发展国际论坛促进了各国手工技艺的交流,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然而,通过对两名国家级工美大师的采访,我们看到,传承和创新是保护我国传统手工艺的最好方法。要想让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并与国际接轨,更离不开对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