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辛波斯卡
 

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 ,波兰女作家,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一见钟情》,《呼唤雪人》等著作 。
  一九九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一九二三年出生于 波兰科尼克(Kornik),八岁时移居克拉科夫(Cracow),至今仍居住在这南方大城。她 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 (前两位是一九四五年智利的密丝特拉儿和一九 六六年德国的沙克丝) ,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也是当今波兰最受欢 迎的女诗人。她的诗作虽具高度的严谨性及严肃性,在波兰却拥有十分广大的读者。 她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诗集《巨大的数目》,第一刷一万本在一周内即售光,这在诗坛 真算是巨大的数目。

  在大学修习社会学和波兰文学的辛波丝卡,于一九四五年三月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 了她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一九四八年,当她正打算出第一本诗集时,波兰政局 生变,共产政权得势,主张文学当为社会政策而作。辛波丝卡于是对其作品风格及主 题进行全面之修改,诗集延至一九五二年出版,名为《存活的理由》。辛波丝卡后来 对这本以反西方思想,为和平奋斗,致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处女诗集,显然有无 限的失望和憎厌,在一九七0年出版的全集中,她未收录其中任何一首诗作。 一九五四年,第二本诗集《自问集》出版。在这本诗集里,涉及政治主题的诗作大 大减少,处理爱情和传统抒情诗主题的诗作占了相当可观的篇幅。一九五七年,《呼 唤叶提》出版,至此她已完全抛开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题,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触及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爱情的关系。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的《盐》里,我们看到她对 新的写作方向进行更深、更广的探索。

  一九六七年,《一百个笑声》出版,这本在技巧上强调自由诗体,在主题上思索人 类在宇宙处境的诗集,可说是她迈入成熟期的作品。一九七二年的《只因为恩典》和 一九七六年的《巨大的数目》更见大师风范。在一九七六年之前的三十年创作生涯中 ,辛波丝卡以质代量,共出版了一百八十首诗,其中只有一百四十五首是她自认成熟 之作,她对作品要求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在辛波丝卡的每一本诗集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用心。 她擅长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小隐喻开发深刻的思想,寓严肃于幽默、机智,是以 小搏大,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一九七六年之后,十年间未见其新诗集出版。一九八六年《桥上的人们》一出,遂格外引人注目。令人惊讶的是,这本诗集竟然只有二十 二首诗作,然而篇篇佳构,各具特色,可说是她诗艺的高峰。

  辛波丝卡关心政治,但不介入政治。严格地说,她称不上是政治诗人—也因此她 的书能逃过官方检查制度的大剪,得以完整的面貌问世——但隐含的政治意涵在她诗 中到处可见。在《桥上的人们》这本诗集里,她多半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元素,透过独 特的叙述手法,多样的诗风,锤链出生命的共相,直指现实之荒谬、局限,人性之愚 昧、妥协。此处译介的五首诗即出自此书。

  <葬礼> 一诗以三十五句对白组成,辛波丝卡以类似荒谬剧的手法,让观礼者的话 语以不合逻辑的顺序穿梭、流动、交错,前后句之间多半无问答之关联,有些在本质 上甚至是互相冲突的。这些对白唯一的共通点是——它们都是生活的声音,琐碎、空 洞却又是真实生命的回音。在本该为死者哀恸的肃穆葬礼上,我们听到的反而是生者 的喧哗。藉着这种实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辛波丝卡呈现出真实的生命形貌和质感, 没有嘲讽,没有苛责,只有会心的幽默和谅解。

  在 <写履历表> 一诗,辛波丝卡则以颇为辛辣的语调讥讽现代人功利导向的价值观 ——将一张单薄的履历表和一个漫长、复杂的人生划上等号,企图以一份空有外在形 式而无内在价值的资料去界定一个人,企图以片面、无意义的具体事实去取代生命中 诸多抽象、无以名之的的美好经验。然而,这样的荒谬行径却在现代人不自觉的实践 中,成为根深蒂固的生活仪式,诗人为我们提出了警讯。

  在 <衣服> 一诗中,辛波丝卡不厌其烦地列出不同质料、样式的衣服名称,及其相 关之配件、设计细节,似乎暗示生命的局限——再严密的设防,也无法阻拦焦虑、心 事、病痛、疏离感的渗透。即使抽出了围巾,在衣服外再裹一层保护膜,也只是一个 苍凉无效的生命手势。

  辛波丝卡的政治嘲讽和机智在 <对色情文学的看法> 一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八十 年代的波兰在检查制度之下,政治性、思想性的着作敛迹,出版界充斥着色情文学。 在这首诗里,辛波丝卡虚拟了一个拥护政府「以思想箝制确保国家安全」政策的说话 者,让他义正严词地指陈思想问题的严重性超乎色情问题之上,让他滔滔不绝地以一 连串的色情意象痛斥自由思想之猥亵、邪恶。但在持续五个诗节嘉年华会式的激情语 调之后,辛波丝卡设计了一个反高潮——在冷静、节制的诗的末段,他刻意呈现自由 思想者与志同道合者喝茶、翘脚、聊天的自得和无伤大雅。这样的设计顿时瓦解了说 话者前面的论点,凸显其对思想大力抨击之荒谬可笑,也间接对集权国家无所不在的 思想监控所造成的生存恐惧,提出了无言的抗议。

  辛波丝卡认为生存是天赋人权,理应受到尊重。在 <种种可能> 一诗,她对自己的 价值观、生活品味、生命认知做了相当坦率的表白。从她偏爱的事物,我们不难看出 她恬淡自得、自在从容、悲悯敦厚、不道学、不迂腐的个性特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 自主个体,依附于每一个个体的「种种可能」正是人间的可爱之处。透过这首诗,辛 波丝卡向世人宣告生命之多样美好以及自在生存的权利,因为「存在的理由是不假外 求的」。

  这也许不是一个诗的时代——或者,从来就未曾有过诗的时代——但人们依旧写诗 、读诗,诗依旧存活着,并且给我们快乐,安慰。辛波丝卡是懂得诗和生命的况味的, 当她这样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