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自办家庭广播传党恩
 
黄世和:残疾农民38年如一日 自办家庭广播传党恩

在陕西秦岭南麓深处,有一个村庄叫白石河,村里有一位痴迷于宣传党的声音的残疾农民叫黄世和。为了让闭塞山村的农民及时了解上级的政策,他坚持自办家庭广播38年。今年已经64岁的他,依靠单拐挪动脚步,对待生活充满激情,他用拐杖谱写感动人生——

  开办广播,只为把党的声音传递给村民

  “共产党真正好,我给乡亲表一表:不缴农业税是小,反过来还给你倒找;栽树种粮给补助,困难户还给低保;娃娃上学全免费,鸡蛋牛奶还过早;农民看病不用急,大病小伤有医保;农民日子赛蜜甜,感谢党的好领导……”

  6月25日早上7时10分,旬阳县桐木镇白石河村“黄世和家庭广播室”开始了当天的第一次播音,这是黄世和自己编写的花鼓词《庆七一专刊——共产党真正好》。这声音对于白石河村700名村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大家已经听了38年。

  黄世和每日有自己的播音时间:第一次,早上6时30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7时摘播党报和上级重要文件,7时10分自办本村节目,7时15分结束;第二次,上午10时30分至11时文艺节目;第三次,晚上6时重播一二次重要内容,6时30分至7时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

  白石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山中村,四面都是秦岭山系的大小山脉,距离桐木镇25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黄世和所居住的小地名叫做“十里庙”,地处“锅”型村子的“锅底”,是该村的中心。为了让党的声音及时传播给村民,黄世和在对面垂直200米山上安置了3个高音喇叭,使声音可以覆盖全村农户的90%以上。

  汶川大地震时,黄世和冒着余震将会导致土房垮塌的危险,从院子一瘸一拐挪进播音室,急忙打开广播:“乡亲们,刚刚发生了强烈地震,估计还会有余震,请大家不要在屋内逗留!”乡亲们闻讯纷纷走出家门。

  2008年冬季,赵老汉在对面山上烧地边时,不小心将林扒引燃,风助火燃,火势迅猛。黄世和急急火火扑到播音室;“紧急!紧急!对面山上发生火灾,请大家快去扑救!”听到广播的农民纷纷带着工具去救火。阳文斌说:“山上的林扒连着到了仁河口乡,要不是广播及时通知救火,那后果不堪设想。”

  提起黄世和播音的事,村党支部书记刘桂成如数家珍:内容很丰富,时间也很准确。第一时间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那是一分钟都不差;农村税费改革、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大报告、计划生育政策等,他也在第一时间分期播出;县乡重要文件、生产技术要领也是播出的重要内容;遇上香港回归、举办奥运会、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他还会自编一些节目;蚕茧价格提高了、烤烟开始收购了、天气变化了等等,村民总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对我们宣传政策,发展经济,开展工作都有很大帮助,老百姓已经离不开他的广播了。

  73岁的阳绍成老人说:“黄世和是个实在人,搞广播很辛苦,冬季天不亮就得起床,住个拐杖挪出挪进,真巴作(难受)。我们倒好,在地里干活就可以了解好多大事,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农民杨孝娥说:“听惯了老黄的广播,到了点儿,我就在地里歇伙等着。”

  老伴涂可婷说他“播音比吃饭还重要!”。老黄的语气很坚定:“不吃饭,就我一个人饿着;不播音,党的声音就传递不到大家伙耳朵呀?”村民说他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一次播音。”播音,对于黄世和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

  是广播,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没有灵魂的躯体,如同行尸走肉。

  1969年收割小麦的时节,22岁的黄世和突然站立不起来,身强力壮的帅小伙卧在了病床上。父亲急忙请来4名青年,用两根木杆绑着一把椅子,急行军抬到镇安县,再乘车到西安医学院。经检查,属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运动神经坏死,肌肉不断萎缩,从此不能直立行走。父亲变卖了所有家产,持续了近四年的治疗,算是保住了性命。

  风华正茂、多才多艺的他将要面对依靠拐杖挪动的现实,身体残了,精神也垮了,黄世和绝望了,多次想到了自杀,是父亲和家人勉励他坚强的活着。透过斗大的窗口,只能看见对面的荒山秃岭,真是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那时,家家户户都有用铁丝插在地下接受信号的小广播,每日响三次,成为黄世和唯一快活的时间。读懂孩子泪水的父亲便请人给他捎回一个小小收音机,大队会计送他《安康日报》,听收音机、看报纸,可以打发时光。日渐精神的他,让父亲买回许多针灸书籍和银针,反复阅读,对照图解,在自己的身上寻找穴位开始扎针学医。

  听广播、收音机,读书、看报、写稿子,给自己扎针、学医,对于黄世和来说,比病床、拐杖还重要。1972年10月1日清晨,那篇处女作《金色的十月》在区广播站播出后,好像自己在奥运会上拿到了金牌,这让他眼前一亮: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残疾人也可以做贡献!他找到了生存的支点。

  小广播只能在家里听,大家整天要上坡干农活呀?1972年春,可以住着拐杖下地的他,决心开办自己的广播室。把广播放在自己的房顶,用两用机扩音。除了转播之外,还帮生产大队搞生产进度评比,好人好事表扬,早上喊工,播放音乐鼓劲等。他乐在其中,从此开始了广播人生。

  1972年底,邻村的漂亮姑娘涂可婷不顾家人反对,与黄世和结为夫妻,从此也成为黄世和的好帮手。从两用机换为三用机,再换为四用机,2008年,妻子被评为镇优秀人大代表之后,专程到县城给丈夫新买了一套价值800多元的调频调幅收录扩音机,黄世和高兴地像个孩子。

  风风雨雨38年,除了下大雨之外,他就没有间断过。换了多少广播、用过多少电池、播了多少新闻、自己写过多少稿件,已经记不清楚,但有一点自己最清楚:是广播拯救了自己的灵魂,是老婆照顾着自己方能生存,老婆与广播一个都不能少。
播音,让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激情。转播、写稿、读书看报、播音、看病,38年来,这就是黄世和生活的全部。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赶上新时代,目睹了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通过不懈地努力,使一个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衰到兴,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作为一名大山深处的残疾人,黄世和感到无比自豪,他要通过广播来让村民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感受祖国的繁荣强盛。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当时村里还不通电,黄世和提前从外村租来一台发电机,将自己的电视机搬到学校操场上,让大家一起分享这让国人自豪、举世瞩目的感动时刻,村里村外有1000多群众翻山越岭赶来看现场直播,他还将广播室一直开到凌晨两点多。当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的时候,黄世和说:“我用双手捂住蹦蹦跳的心口,都快要疯了!”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了,又是一个特别激动的日子。他转播完开幕式之后,便开始播颂自己的天津快板《欢呼奥运大喜庆》:各位领带乡亲们,请听我言;自编自演自宣传,天津快板;二00八年,神州好春天;百年期盼奥运会,百年好梦圆……“让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我会觉得格外愉悦、踏实、舒服!”

  每逢这些时刻,黄世和就不像是一个残疾人,更不像一个老人,倒像一个容易激动的小孩。为了宣传奥运精神,2008年他还自费包车将“流动广播室”巡回在本村及邻村开展以“迎奥运、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宣传,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镇党委书记周犹存说:“黄世和是所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党的义务宣传员!他的精神感动着我并教育着全镇一万三千人民。”

  2008年7月1日,在镇党委会议室里,镇党委副书记刘连平语气坚定地说:“我在本地工作了近20年,60多岁的老人如此恳切申请加入党组织,这是第一个,我自愿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大家都表示赞同。一年后,黄世和顺利转正为正式党员。他大门左侧悬挂的“党员之家”红牌牌,总是让妻子擦的闪闪发光。

  行动不便,不影响爱心传递

  黄世和思来想去:重大事情,只在广播里播出还不行,听过撂过呀?1997年,他请来木匠,在屋外的墙壁上定做了一个简单的《阅报栏》,定期更换上《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及有些重要的文件等,让大家都来好好学习政策。这事得到了乡村干部的大力支持,报纸、文件等第一时间就会送给他。

  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看不懂怎么办?他在另一面墙上开辟一块黑板报,把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写成老百姓易懂的快板、花鼓词、三句半等,写在黑板上,来人再给讲一讲,广播时段播一播,全村人都知道了,他自己更加踏实了。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黄世和带头捐款200元,并组织35名农民捐款1000多元,让小女儿带着自己乘车到县民政局捐款。2010年4.27玉树地震,他让妻子带着自己再到县民政局捐款。2010年,村民采用投票方式评他一个低保名额,他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说了三次:“还有人比我更困难,让给他们吧!”

  2002年以前,家里的日子非常艰难,要供应三个孩子上学,要照顾两位年迈的老人,贤惠能干的妻子涂可婷屋里屋外地忙,种庄稼、栽烤烟、养猪、操持家务,还要照顾黄世和以及他的病人。妻子从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支撑着这一个特殊的家庭。

  在开办光播的同时,黄世和勤奋地阅读医学书籍,并在自己身上做试验,从1972年开始就当上了本村的赤脚医生,2005年考取了乡村医生证,采用针灸疗法、中西结合,先后接诊万余人次,也治好了不少胆囊炎、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结核等疑难杂症。离家较远的重症病人,常常要在他家住下治疗,妻子便成为免费的护士。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家里的日子就好过了。孝敬的儿女们陆续开始打工挣钱,更加大力支持父亲的事业,年均补贴家用一万多元,还给父母在老家新建了三间两层漂亮的小洋楼,修建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花园,让爸妈种花养草,享受幸福晚年。

  从16岁开始,黄世和便爱上村里流传下来的玩灯,后来自己便定期牵头组织这一民间文化活动。2008年春节,懂得心思的女儿晓莉赞助他8000元,高规格地举办了第十届“白石河村春节灯会”,这让老爸着实好好乐了一把。

  老黄说:“好社会让我过上了好日子,在有生之年,我要通过广播和文化活动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大家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据县残联纪检组长谢同银介绍,黄世和的事迹感动着全县3.96万残疾人,鼓舞着1.2万残疾人创业。

  今年“七一”,大山深处再次传出了黄世和播音的声音:“喜洋洋,笑洋洋,农民高歌党中央;中华巨龙歌盛世,红旗永远飘东方。喜洋洋,笑洋洋,农民祝福党中央;千年兴盛万古长,您永远在我心上!”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