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园林艺术的集盛时期—明清
 


  五、江南私家园林(下)

 

6、沧浪亭

沧浪亭在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北宋诗人苏舜钦(子美)买别墅临水筑沧浪亭,是苏州造园史上最早的园林。元、明时期,园废,为佛寺所有。清康熙时,沧浪亭重建。

该园入口很有特色,有一条小溪从门前而过,东连水池,木桥横架水溪之上。因此,入口既可船来,又可步入,顺应自然,布局灵活,显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借景因地不同,而有所异。苏州的沧浪亭借景颇有妙处。园外有一湾河水,在面向河池一侧不建园墙,而设有漏窗的复廊。长廊曲折,敞一面,封一面,间以漏窗,空间封而不绝,隔而不断。外部水面开朗的景色破壁入园,使沧浪亭园内的空间顿觉开朗扩大。人游廊内,扇扇花窗,步移景换,动静结合,处处有情,面面生意,既是法,又是理。

漏窗敞露外向,使沧浪亭与封闭的私家园林形成迥然不同的特点,为此园独异之处。该粉漏窗建筑朴素无华,但造型图案精美生动,无一雷同,冠于苏州名园。

沧浪亭的总体布局以“祟阜广水”、“杂花修竹”为特色,富有自然情趣。该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中心是一座隆起的由东往西的土石假山。环山随地形高低绕以走廊,配以亭榭。假山最高点偏西有方亭,上悬有“沧浪亭”三字匾额。亭东的山上石径曲折多变,间以桥梁溪谷,林木森郁,藤萝蔓挂,犹如深山野谷。

由廊向南,可达五百名贤祠、翠玲珑,并有—组“旺道堂”为主体的建筑群。顺此往南,过“瑶华境界”,穿花墙过洞门,登梯来到“看山楼”。山际置亭,宜坐宜留,待月迎风,俯视全园。

南望园外姑苏城墙,一片农村景色。再远望去,天平诸山隐约如云烟,轻淡迷朦,山色如画。而当游人来到北园假山北长长的游廊中时,通过漏窗浏览园内山石、树木、花草、轩榭时,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若隐若现动态的景色,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利用粉墙窗框来划分空间,使闭合、开敞、明暗、左右、纵深相结合,达到有变化、有层次的园林艺术空间体系。

 

7、艺圃

艺圃在苏州市区“文衙弄”内,明代始建,祟帧末年改称艺圃,又称“敬亭山房”。

园林面积不大,但布置别致。园的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布以建筑、山石、花木。北面以建筑为主,构成了一首“闲适古诗”,幽静的环境令人神往。南面以山景为主,而主要的观赏点是池北厅堂前的水谢(有一座明代四角亭,弥足稀贵),人于树内南望,尽收园内。山水之美,比较开朗自然,也很有自然山林之感。

院内除了环绕水池所形成的主要景区外,还有若干小的景点。西南角围墙以内是一区比较幽静的封闭性小院落,可经由月洞门而入。在南面假山背后,也有一些小空间,具有山径风光。

园的观赏路线以环池一周为主,另设一些辅助路线。西面一段有游廊,接连两处主要建筑物。园的大门在东部,进门如一普通旧宅院,入园需经一段曲折而修长的巷子,步入内园豁然开朗,这在空间上造成与园景的对比,这是江南园林中所惯用的手法。

艺圃的水池处理以聚为主,仅略分小水湾与东南及西南二角。由于聚多分少,因此使人感到相当开阔,而东南、西南的水面,增加了水面有延展不尽之意。水上又架设了低平曲折的石桥,以此衬托池水大,山石高,是成功的对比与衬托手法。

 

8、寄畅园

寄畅园位于无锡西郊惠山脚下,初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明朝户部尚书秦金的别墅,明隆庆年间改为现名。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华)园毁,现在园内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但池沼假山,古木碑石,回廊亭榭都还是旧时的风貌。

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势若相连。东为亭榭曲廊,相互对映。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最,近览如深山大泽,远眺山林隐约。山外山,楼外楼,空间序列无穷尽。

园内池水、假山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作成,是惠山的自然延伸,这更是得天独厚了。所以,此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宜为江南名园之一。

寄畅园的水池和山的处理也很成功。水面南北纵深,池岸中部突出鹤步滩,上植大树二株,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知鱼槛亭,划分水面为二,若断若续。池北又有平桥浅低,似隔还通,层次丰富。山的轮廓有起伏、有主次。其中部较高,以土为主,二侧较矮,以石为主,土石间栽植藤蔓和树木,配合自然。山虽不高,而山上高大的树木却助长了它的气势。假山间为山涧,引惠山泉水入园,水流婉转跌落,泉声聒耳,空谷回响,如八音齐奏,称八音澜,与“天下第二泉”相连。

在观赏路线的组织中,也运用江南园林常用的空间疏密相间手法。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二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在到达开阔的水池处前,又都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路、谷道和涧道。这种不断分割空间、交换景色的处理手法,造成了对比效果,使人感到园内景色生动和丰富多彩,从而不觉得园小。

该园原作为别墅之用,所以建筑物所占的比重较少,以山水为主。建筑的布置上,以秉礼堂处较好。一个不大的庭院分隔成数个空间,它们之间主次分明又互相流通。在视线上则增加了层次,扩大了空间。庭院内的走廊、小水池、石峰和花木则更显得生动活泼。但从秉礼堂向东、西、北三面看,由于墙上漏窗的位置较高,不能隐约见到园内景色,略显封闭。

寄畅园的一些布置手法,特别是在模仿自然情趣上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好的。但园的布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园东南角处过于开敞、单调,与园内的整个气氛不协调,园内建筑不够精巧,彼此之间也比较缺乏联系。

 

9、上海豫园

上海豫园原为明代潘允端以“豫悦老亲”,为其父所建,取名豫园,是上海著名园林之一。豫园建于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59年~1577年),占地二公顷左右,设计精巧,相局疏密得当,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融合了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曾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的古园林。今日豫园约有48个风景点,由五条龙墙把它们分割成六个不同景区,各有特色。

豫园的造园艺术尤以园林空间虚实对比的处理手法为佳。它的入口处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大门,进入园内,过三穗堂,便是仰山堂、卷雨楼。在仰山堂可凭栏仰视北部那高约12米的黄石假山山景,这就是明代园林建筑第一高手上海张南阳精心设计的遗作,至今保存完好,名扬海内外。卷雨楼北临池水,这池水既是造景的重要部分,又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视线无阻却又被大池相隔,这可以说是有虚有实了。

池之东有一条游赏路线,以游廊相联,廊中有方亭一座,又有“渐入佳境”匾额。在游廊中可欣赏大水池周围形貌苍古的自然景物,但又与中部园景相隔,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有虚有实。游廊左侧又有高三米左右的石峰,起到障景和增加空间层次的作用。廊的尽端正面墙壁上有“峰迥路转”的石刻,在这里既可去大假山,又可通中部园景,逶转分开,通前达后,曲折深奥,渐入幻境。在假山山麓有挹秀亭,在挹秀亭中既可窥见大假山和池面荷花的秀丽景色,而又不让你见似真似假的大假山全貌,一虚一实的造园手法,运用得极妙。

仰山堂前的池水分流两支,使山景有溪流纵横之感。一支向西入山间,深奥莫测,一支向东过水榭绕“万花楼”下。清流狭长,而其上隔以花墙,流水复自月门中穿过,望去有深远不知其终之感,有虚有实。更为引人之处是用清流与复廊联系,中有一道漏窗的墙,把景物分隔成两个境界,南面是流水山石,北面是厅堂过道。游人步入廊内,左顾右盼,彼此衬托,充实情趣,顿觉空间扩大,层次加多,有虚有实,咫尺之地,有极妙的安排。

万花楼东是以点春堂为中心的建筑群。点春堂是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为上海人民革命斗争的遗址之一。堂前有打唱台,堂东倚墙叠山筑屋,下有小溪石洞。山颠的快楼形体轻巧玲珑。出点春门楼,就是豫园东部胜景,会景楼风景区展现在眼前。明代风格的长廊“点春廊”引你穿过翠竹,会景楼与九狮轩隔水相望,傍水的九狮轩水榭,静卧在青石古树之中。

玉玲珑、玉华堂、积玉峰、积玉廊是玉玲珑风景区的精华,天工奇石玉玲珑,据说为宋徽宗花石纲的遗物,实乃石中异宝。积玉峰置于积玉廊上,与玉玲珑、玉华堂似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又得碧水相衬,真可谓交相辉映。

积玉廊北尽头新堆砌了一座假山,山道曲折盘桓,山洞幽致别趣,洞中套洞,错综相交,路中盘路,起伏相间,且有洞流,聚而成泉,顺悬崖直下,绕山道,过石室,随廊而去……。

粉墙围住得月楼,得月楼为之俏丽,而会景楼和玉玲珑两风景区又被巧妙隔开,墙间洞开一门,“玉玲陇”正好映在洞门之中。人随曲桥引,石在洞中游,恍惚之中有一种朦胧美。

整个东部占地7亩,水池就占了60%,使东部景致倒映在碧波水池中,虚实相间,相映成趣。

内园原为邑庙后花园,占地二亩,以“晴雪堂”为主体。堂东有溪流与廊、亭、花墙组成庭院。厅前叠山,山后建楼,参差错落,间种古木,植物繁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

嘉定秋霞圃是上海最古老名园。这座园林原系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宅园,园中有给人以四季之美的“丛桂轩”座落在桂花丛中,堪称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佳品。

 

10、个园

在扬州市东关街北有一座个园,清初称寿芝园,相传园内叠石出于石涛之手。嘉庆时属两淮盐首黄氏,因种竹多,得名个园。此园以四季叠石假山著称,南为入口,中部有二池:东池以小桥划水域为二,池南桂花厅,面阔三间,单檐歇山,是园中主要建筑,池北有六角亭一处;西池较小,北岸砌有湖石假山,南岸为竹林。园北有长达十一间的二层园林建筑。

以四季假山闻名的个园,春景在桂花厅南的近入口处,沿花墙布置石笋,似春竹出土,又竹林呼应,增加了春天的气息。夏景在园的西北,湖面假山临池,涧谷幽邃,秀木紫荫,水声潺潺,清幽无比。秋景是黄石假山,拔地数仞,悬崖峭壁,洞中设置登道,盘旋而上,步异景变,引人入胜。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

冬季假山在东南小庭院中,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犹如白雪皑皑未消,又在南墙上开四行园孔,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所产生的北风呼啸的效果,成为冬天大风雪的气氛。而就在小庭院的西墙上又开一圆洞空窗,可以看到春山景处的翠竹、茶花,又如严冬已过,美好的春天已经来临。这种构思设想的园林空间变化的艺术极具新意。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