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城市减灾规划及应急预案
 


  城市综合减灾作为准军事行动就要借鉴并应用“预警与应急”的管理模式。通常意义上的城市综合管理科技观是城市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职能部门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要求,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城市的人流、物质流、信息流进行计划、指导、控制。监督、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按联合国救灾署颁发的防灾减灾指南的要求,应急预警指“大家公认,如果在临灾或可能带来灾害性后果的事件之前及时给出计划,使一切准备就绪,那么就可能减轻这些后果的严重程度”。鉴于此,提出以下几方面科学观点:
  其一,应确立综合减灾的大安全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安全意味着不出现人体的生理危害或伤害,并尽量减少事故。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在劳动环境中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如粉尘、毒气、污水等化学有害物质及机械、电力、振动、噪音、辐射等物理因素)时时威胁着人类安全健康。以保障人类安全为宗旨而形成的安全科学就是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外界对人的危害的产生、传播、作用的机理以及控制危害的理论和方法,以达到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财产免遭损失、环境免遭破坏,提高功效,促进生产,增进效益为目的的一门跨门类、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生产领域(如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生存领域(如环境及工业污染与控制)、生活领域(交通安全、消防及家庭安全等)。安全科学以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氛围)为其研究对象,研究人、人造物、自然物三者协调发展,使得人不受人造物(如机械、工具、工程等)和自然物(如生态环境、气象气候、地质地貌等)变化的侵害,使人机环安全系统有机结合发挥最大效益,满足安全、经济、高效的目的。从辩证意义上讲,我们有理由说:人类安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然依赖于安全减灾科学技术的保障力。从此种意义上讲,“大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劳动保护内容,更包括现代安全减灾科技文化的全部内容,即突出以质量、保险、安全、环保、减灾等保障技术为一体的科学精神及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安全观”强调综合减灾建设,它着重把握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的功能转变;它着重倡导现代高科技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它着重构造以安全减灾为中心的环保、质量为一体的创新网络观念。以国务院批准如今已在全国颁布实施的《质量振兴纲要》为例,它绝不是仅就质量论质量,而是站在社会稳定、经济大安全的角度去促进质量发展,质量的安全性重在强调社会质量监督作用,倡导一种国家安全战略。再如中国是国际上第一个编制《21世纪议程》的国家,在国际上树立了很好的形象。现在的问题是要将城市减灾、人为减灾、大安全观等思想及方法纳入其中。
  其二,应将城市减灾确立为跨世纪战略。从全球看,20世纪90年代“国际减灾十年”全球行动已近尾声,作为各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及社区,不应该将自己国家的减灾防灾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联合国会议的新号召上,而应提前制定国家减灾规划并建立国家管理常设机构。总体讲,21世纪的减灾科技与管理应变社团型、临时性的方式成为政府指导下的职能行为,这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安全减灾局面,因此城市综合减灾管理机构建设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中;同时要全面编制并实施城市减灾科技规划,使之真正纳入国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其三,增加减灾投入以强化城市防灾能力建设。未来的减灾科学亟待学科化,即从构造大安全的意义上讲,它应该再充分并完善。因此,呼吁安全减灾学科的大联合,学会大联合,管理及体制上的交叉交融,这是迈向21世纪的中国安全减灾应抓好的首要大事。建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资源环境委员会应增加城市减灾管理职能,以增强综合减灾能力。
  其四,尽快组建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中心。21世纪城市减灾涉及多部门多灾种,是更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现代的水利、地震、气象、消防、卫生、劳动安全、民政及其他有关部门虽然都承担了灾害监测、预测、灾情报告及减灾的业务工作,但都不能代替总体的城市综合减灾管理,更无从体现科技减灾的思路,所以应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完善集管理与科技为一身的城市综合减灾中心。
  

  其五,防灾工程示范:以唐山市抗震防灾园林规划为例。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抗震思路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来讲仍是不可抗拒的,至少在目前我们应尽可能做好被动防灾工作。通过绿地建设来减轻地震灾害或避灾,从唐山大地震实践看是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在做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时,应当把避震救灾(也包括其他自然灾害在内)做为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哪一个城市也不能保证永远不会发生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
  1)适当提高各类绿地规划建设指标。一个城市只有具备相当面积的绿地,才能为抗震救灾提供基本条件,尤其区级以上的公共绿地面积最好2公顷以上,市级公园面积依城市规模可定在10~30公顷以上。其他各类绿地如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地震发生时间、地点无法准确预测,人们滞留地方很分散,因此各处绿地从避雷抗震角度就都有了用武之地。
  2)居住区专用绿地(此名称区别了公共绿地)更是必不可少。现代居住区人口密度大、高度集中,楼房林立。如果没有一定面积(人均1平方米以上)绿地,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们就不知去何处避灾。有了小区专用绿地,居民可应付突发灾害就近避害,同时提高了居民之间的自救能力,争取到时间,就是赢得了生命。
  3)各类绿地布局一定要分布均匀。公共绿地中的市、区级及居住小区内专用绿地,是充分发挥绿地抗震救灾功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尽管各类公共绿地指标很高(远水不解近渴),也不能有效发挥其避震自救的功能。小区专用绿地服务半径以100米以内为好,区级绿地服务半径以500米以内为好。绿地分布均匀,位置适中,服务半径适宜,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可迅速疏散到绿地,同样能为避震抗震争得了时间。
  4)水是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们时刻不能离开水,区级以上绿地都应规划一定面积的水面,这既是园林造景的需要,也是抗震自救的需要。公园中最好修建备用井,发生灾害时,为人们提供生活饮用水。
  (2)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回顾
  1)安全疏散地震灾民
  大地震后,各类建筑几近全部倒塌,大小余震不断发生,能加重破坏的大余震在当天就发生了两次。这两次强余震不仅使各种建筑受到进一步损害,也增加人员的伤亡。所以大地震发生后迅速地将居民从震坏的建筑物中疏散到空旷地,可有效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在城市绿地中,建筑物少而低矮,绿化面积大,是人们避震的理想场所。据粗略统计,仅凤凰山公园、人民公园、大城山公园部分地区(总面积约50余公顷),就疏散了灾民1万人以上。由于震前公园分布不均匀,服务半径小,实际疏散的灾民只是到三个公园附近的小广场、学校操场、街头小空地避震。由于这次大地震的突然发生,人们没有任何准备,更没有形成有组织、有系统的疏散,公园中疏散的人口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因此,绿地的疏散人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作为临时掩埋震亡人员的场所
  大地震发生后,道路堵塞,交通中断,时值盛夏酷暑,气候炎热,大量震亡人员的遗体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高度腐烂,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在倒塌建筑物现场及附近硬化路面、广场不宜临时掩埋,而绿地就成了处理遗体的良好场所。人民公园就临时掩埋了附近西工人新村1~6街近千具震亡人员的遗体,等到人们生活基本平稳后,市政府统一对各处临时掩埋的遗体进行了清理、消毒和集中掩埋。
  3)解决灾民的居住生活问题
  唐山市震前的民用建筑多为石炭焦渣屋顶、石墙(少量砖墙)、四梁八柱承重的平房和少量三层以下的砖混结构住宅楼,抗震性能差。房屋倒塌后灾民可以较短时间内进行适当清理,并在原地建起防震棚和简易房。部分灾民由于原地塌陷,地震废墟多和人口伤亡多,无力清理。园林系统职工在三个公园内共搭建了简易住房670户,灾民在公园中居住几年至十年,分别于1984年至1985年迁出。唯一的6公顷东工人新村居住区的区级绿地全部被灾民搭起了简易房。地震后一周内,全市断水,公园内游泳池和人工湖中的水成为附近居民的唯一水源。北寺公园内的一眼废井中的水,为附近居民供水一个月之久,解决了灾民暂时水源的困难。绿地内的各种落叶乔木,大街小巷及各单位庭院绿化的树木,为灾民搭棚避震提供了部分材料,解决了燃眉之急,绿地中树木枯枝、少量灌木成为灾民临时的燃料。
  4)作为研究地震的遗址
  地震造成了地表的断裂移动,明显的标志之一是行道树的错位,成为研究地震的重要资料。唐山市岳各庄路东口行道树被地裂缝错开;吉祥路与复兴路交汇处错位明显,水平移动1.1米,乐亭县赵滩公路地裂缝把行道树错开1‘2米,吉祥路行道树错位已作为地震七个遗址之一而被保留下来。

           5.4 中国城市减灾的能力建设

  (1)中国减灾规划与城市减灾能力建设
  《中国减灾规划》明确了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任务、总方针,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速减灾的工程和非工程建设,完善减灾运行机制,提高我国减灾工作整体水平,推进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完成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其一,进一步确立减灾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地位。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减灾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减灾规划和灾害应急预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减灾工作。
  其二,明确减灾工作的重点,要把大中城市,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骨干工程,以及影响全国或较大区域的灾害作为减灾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减少灾害损失,减轻灾害对经济的影响。
  其三,逐步完善国家减灾管理机制。国务院减灾协调机构要提高减灾综合协调能力。国务院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搞好协作,切实做好减灾工作。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实行灾害分级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减灾管理体制。
  其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特别要加强对重大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做好灾害评估工作。建立减灾信息的共享机制;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进一步加强综合减灾研究,提高抵御灾害的应急能力。
  其五,加强减灾法制建设。积极开展减灾立法的研究工作,健全和完善减灾法律法规体系,使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其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减灾投入。各级政府的减灾投入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并随着国力的不增强而相应增加;企业要加强并积极参与当地减灾建设;充分发挥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作用等。
  建设部《建筑技术政策纲要》作为振兴建筑业、促进建筑技术进步的宏观指导性文件,确定我国1996~2010年十五年的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和重大技术措施。《纲要》第六方面“提高建筑的综合防灾能力”中指出:要根据各地不同灾种的风险程度和建(构)物重要性等级提出管理的设防标准;要在建筑规划设计时充分把握灾情背景;严格按照需求、防风标准及技术规范,推广有效防灾设计技术;城市尤应加强大型公建防火安全设计;重视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的防灾规划设计;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将防灾管理提高到动态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我们认为,这是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的不可缺少重要内容,具体讲它们都汲及防灾工程学问题。防灾工程学指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基本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治灾害的学科。在防灾工程中,国内外日益重视运用运筹学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灾害系统工程及综合减灾防治研究,以求安全少灾的最大社会及经济效益。应该说,在防灾工程学中可分的学科更多,如城市减灾工程、城市生命线防灾工程、城市建筑综合防灾工程等。实践证明,当前在城市防灾问题上有一系列决策性问题应予以解决,即:
  其一,灾害防治观念要更新。消极防灾,等于受灾。积极主动防灾的体现是:①实行灾害研究的先导性、指令性、实用性和预见性;②要有宏观防治与具体防治相结合的部署原则;③要建立和完善灾害防治体制,灾害防治是一个典型的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盲目防治,只会大量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其二,宏观防治与具体防治相结合。①环境、灾害信息的综合处理,如国家灾害防御部门应建立现代化信息网络;②建立灾害宏观研究管理机构,其职能是使研究在先导性。指令性、实用性和预见性方面开创新局面;③灾害宏观研究要分块抽调力量,集中进行研究,目的旨在提高效率;④宏观防治决策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法规性等。
  其三,灾害防治的法制保障。灾害是自然环境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综合作用的产物。灾害防治强调要把经费投入纳入国家预算,重在提高决策者的防灾意识。
  其四,节省防灾减灾投资的主要思路。①应用投入产出理论、风险效益和决策分析方法,研究工程结构和设施防灾减灾的合理设计标准;②由于技术经济性比较的缘故,不能开始就采取顶级防灾措施,一般宜在项目产生效益及作用后再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灾害条件下的安全度水平;③大力发展经济高效及至多功能的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防灾的附加建设费用;④在防灾工程建设中坚持以“示范工程”开路的原则,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和高新技术,力争通过二次开发转化为可用于其他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领域,以形成良性循环;⑤开展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分析,应用工程可靠性及事故分析技术,研究老化、腐蚀、疲劳、蜕变和性能蜕化的损伤机理,以寻找剩余寿命及防减灾能力评价的有效方法。
  (2)推广防灾减灾高新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有关减轻地震灾害的科学工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抑震。就是从研究发生地震的根源着手,使地震尽量不发生或使它逐步地释放出能量。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长远地看,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二是地震预报。这个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的可喜成绩,但就整体而言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震源位置,地震发生时间,地震等级均难以预报准确,最终还是造成极大损失。即使预报准确,也难免建筑物不倒塌。三是抗震防灾。通过工程和技术措施,保证地震时建筑和工程设施不遭受破坏或破坏较轻,以达到从根本上减轻和避免地震灾害的目的。
  以依靠结构本身的强度和延性来抵抗地震作用为抗震设计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是采取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加大空间刚度,高置剪力墙、圈梁、结构柱,改善支撑体系,改进节点构造,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延性等措施。隔震是建筑结构抗震防灾的另一种科学的选择,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它包括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基础隔震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计一层具有足够可靠性的“隔震系统”,控制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传递,使得上部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以达到抗震目的。层间隔震即是在原有建筑物与上部所设质量块(加层、隔热层及水箱等)之间加装“隔震系统”,利用上部质量来有效地控制下部建筑物结构的地震反应,以达抗震目的。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均离不开性能优良的隔震装置。
  隔震作为建筑物抗震的一项措施来说,早在古代就已使用,尽管不如现在这样系统、先进。例如紫禁城地下的“煮过的糯米拌石灰”,又如日本的“横竖交错的多层圆木”等都是所谓的隔震装置。近代大规模使用隔震装置是在桥梁建设方面。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全部桥梁支座都是钢支座。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橡胶支座、聚四氯乙烯板的平面滑动支座、球型支座及盆式橡胶支座,并相继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新建的公路桥梁,几乎百分之百地使用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支座,跨度在32米以上的铁路砼桥几乎全部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当今我国桥梁文座的加工水平已达到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上海南浦和杨浦大桥的引桥上均采用最先进的盆式橡胶支座。我国自60—70年代隔震装置才开始被着手研究,并正式用于建筑物的隔震、减震上,80年代至今逐步形成抗震方面的热点,一方面加强各种隔震装置的研制开发;另一方面研究如何将隔震装置有效地应用到抗震工程上。
  隔震装置系统由隔震器、阻尼器、地基微震动与风反应控制等部分组成,作为系统必须具备各方面的功能,必要时还要设置安全保险构造,且成本要低。隔震器的作用是一方面支承建筑物全部重量;另一方面应有相当的变形能力和良好的恢复力。阻尼器的作用是吸收地震能,抑制地震波中长周期成分可能给仅有隔震器的建筑物带来大的变位,并且在地震终了时帮助隔震器迅速恢复到原位。设置地基微震动与风反应控制装置是为了增加隔震系统的早期风度,使建筑物在风荷载与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安全。
  考虑到万一出现个别隔震器失效情况,需要立即、自动地提供支承以替代失效的隔震器工作,保证建筑物仍然处于安全状态,等待替换新隔震器,可设置安全保险构造。
  一般的隔震器和阻尼器有:
  

  总之,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技术已是当今地震工程研究和实践中的热点之一,很多专家将其研究重点从传统的依靠结构本身的强度和延性来抵抗地震作用,转向设置隔震、减震机构来消耗地震能量的主要原因有二点:①人们已不满足“小震不坏,设防烈度不修,大震不倒”的设计思想,渴望使结构具有更高的抗震安全可靠度,在强烈地震中不发生较严重的损伤。②由于强震地面运动因有的复杂性和预测工作的高难度,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结构抗震设计中,以人为确定的地面运动强度和谱特性为设防目标的传统抗震设计方法,包含着由于地面运动不确定性可能引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除了应加强地震研究以外,更为现实的途径是使结构具有抗御不同地面运动特性的能力,使类似于共振的现象在地震中不可能出现。
  建筑结构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的抗震方法有以下特点:
  1)由于隔震、减震装置的承重构件与承受水平地震的构件分开,使承重构件受到较小的水平力,避免其在强地震作用下进入塑性状态,从而可靠地提高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
  2)隔震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控制传到上部结构的最大地震作用,且受力明显,从而克服了传统抗震方法中设计结构构件难以准确地确定其荷载的困难,降低了地震作用的不稳定性。
  3)隔震方法把结构的变形局限在隔震层上,结构自身的相对变形大大减小,甚至在强震时仍保持在弹性范围内,可以保护非结构构件(如昂贵装饰、贵重仪器、设备等)不受地震的损坏,从而适合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建筑的要求。
  4)隔震、减震装置即使震后产生较大的永久性变形或损坏,其复位、更换、维修也要比更换、维修结构构件方便、经济,隔震结构的修复也比修复传统结构要容易得多。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