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全面飞跃的农业科技
 


从春秋到秦末汉初,延绵四五百年不断的分裂与战争,使天下的百姓早已疲惫不堪、痛苦难熬。汉初的统治者,在结束了楚汉争霸之后,立即采取了力度极大的恢复政策。而首先所要考虑的,就是把农业放在一切之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到汉武帝时,农业果然有了极大的发展,起到了“富安天下”的作用。

  汉代农业的复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有国家政府的重视,有百姓们的迫切愿望与拼命地苦干,有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雄心,有封建社会的初生上升趋势等因素。而作为一门具体的产业,根本上来讲还是在于它自身的科学技术条件与水平。

  汉代是农业科学技术条件与水平全面飞跃的时代!

  一、牛耕与农具

  铁犁与牛耕,是早已有之的,但真正的发展是在汉代。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末年曾任命赵过担任搜粟都尉,向全国推广他的“二牛三人”犁耕法。

  “二牛三人”的犁耕法,据研究,是用二牛挽一犁,三人分别担任牵牛、按辕与扶犁的工作。但也有学者认为二牛所挽的是铁脚耧(耕、播一体的农械),所以才要三个人操作。但不管是什么,这种“二牛三人”的耕法毕竟很不方便,所以也就难免要被淘汰。大约到了西汉晚期,就出现了后世习见的一牛一人的犁耕法。

  一牛一人犁耕法的出现,前提的条件是因为有了更为先进的犁具。

  汉代的犁,在考古发现中已经能见到一百多件,虽然各有形态的不同,但有一个最大的新创造棗犁壁棗则是共同的。

  犁壁的出现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犁壁能够起到将犁起的土翻转的作用,既可以破土碎土,还能将面上的草翻到下面化为绿肥,兼有杀虫的作用。而欧洲直到近千年后才有犁壁,他们在犁的土地上还要进行人工碎土,费时费力自不待言。

  汉代的犁壁,从出土的实物看,已经有了向一侧翻土与向两侧翻土的不同方式,形状有菱形、板瓦形、双翼形、马鞍形等,各有所长,各具风采。

  除了犁壁以外,犁箭的发明也独具特色。犁箭的作用,能使犁耕地的深浅控制自如。

  汉代一架完整的犁具,具有犁辕、犁梢(柄)、犁底(床)、犁箭、犁横等构件,基本具备了成熟犁具的形态。

  三脚耧车,是汉代农具的又一项重要发明,发明者是著名的赵过。

  三脚耧车,亦称三脚耧或耧车,是一种播种机械。在此之前,原来已经有了一脚的耧车与二脚的耧车。赵过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三脚的耧车。

  三脚耧车的构造是:下面的三脚实际上就是三个小铁铧,是开沟用的,也叫耧脚。每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垅的宽度。耧脚装在耧架上,耕架上又装有耧斗。耧斗分上、下两格,上大下小。上格可以放种子,下格有调节门,用于匀播种子。整个机械的基本结构,与现代的播种机正相吻合。

  三脚耧车在使用时,由一牛牵耧,一人扶耧,边走边播。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同时完成,而且一次能播三行。所播的种子,均匀一致。它是一架效率与质量俱佳的农业机械。

  风车,是汉代发明的一种清理谷物的农具。它能将脱粒好的谷物与糠粃分离开,比一般的扬谷远要效率高得多、质量好得多。这种农具,一直沿用到现代。

  其他如□、钁、锄、镰、耙等小农具,也有许多构思精巧的改革。这些改革虽然看上去很小,但对于使用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种有利于省力、高效、提高质量的改革,都是对生产力的促进。

  从汉代开始,还有人不断开发利用水力的农机,如水碓、水磨之类,表明了人类对自然力利用的进步。

  二、代田法与区种法

  代田法与区种法,都是汉代发明的耕作方法。

  代田法的发明者,又是著名的赵过,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农业科学技术的专家。

  代田法是大面积土地上使用的耕作方法,特别适宜于干旱地区。它是战国时期轮作制(参见第一章第三节)的改进与发展,具体的方法是:

  在一块土地上开沟作垄,先在沟里播种,等到苗秧长起来以后,在进行中耕、除草的过程中,把垄上的土逐渐推进沟中。等到作物收获后,再把垄改作沟,原来的沟变作垄。第二年又如此重复进行。北方地区地下水位低,雨水少,作物种在沟中就比种在垄上更有利。而且,不断地培土,使作物的根系更为深入,同时还能增强抗风、抗倒伏的能力。垄与沟的反复更替,对于保持地力甚为有效。

  据记载,汉武帝时期推行代田法以后,产量普遍提高有1/3至2/3。于是,在汉武帝以后,就在北方的更广大地区加以推广,使得北方地区的农田大量增加,农业产量大幅上升。

  区种法是一种高产之法,适宜于干旱地区的耕作方法。相比代田法,区种法适用的范围较小,是小面积土地的一种耕作制。

  具体方法为:在一小块不究地力的土地上,深耕,密植,集中供应水和肥料,精心耕作,尽可能地获取最高的产量。

  但这个方法并不限于干旱地区,对于全国范围内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都很适宜。因此,实际上它是战国时期开创的精耕细作作风的一种标杆与示范。

  区田法的发明者姓名早已失传,但记载这个耕作法的书还存在,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介绍的《汜胜之书》。

  三、《汜胜之书》

  《汜胜之书》的珍贵,是因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技术的专著。

  我国早期的农学专著理应是较多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明令规定农书不在焚书之中,可见当时数量不会很少。但恐怕是因为战乱的缘故,所以《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先秦农学专著总共才有可怜巴巴的二部,实在是太遗憾了。

  更令人遗憾的是,仅仅这么几部著作,却也都早已佚失。现在所见到的只有后人从《齐民要术》等书中辑录的《汜胜之书》,还能让人们稍稍地领略一些当时的风采。

  此书的作者汜胜之,是山东曹县人。据说他的祖上本姓凡,因为秦时躲避战乱到汜水,就改为汜姓。汉成帝时担任议郎之职,后升为御史、黄门侍郎。晚年居于敦煌。汜胜之在担任议郎之职时,曾对三辅地区(今陕西关中地区)的农业做过考察与研究,并向当地人提倡种麦。结果获得了丰收,使得他的名声大振,引来许多的求教者,他的政绩也因此而卓著。此书是他对关中地区考察与研究所得的一些成果,虽然全书只残存三千余字,却仍然可以看到原书的韵味。

  从书中可以看到汜胜之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农作物的栽培是一个连贯的、完整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环节。他认为,农作物种植中的六个要点是:趣时(紧跟时令)、和土(调和地力)、务粪(施肥)、泽(灌水)、早锄(中耕锄地)、获(收获)。

  汜胜之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见解,如:

  他第一次提出了麦谷的穗选法:趁天气尚热的时候,选择粒大饱满的收下,麦秆竖放在位置高而干燥的地方,晒到极其干燥以后再脱粒,以麦一石和以干燥的艾草一把一起藏入瓦器或竹器中。再按时下种,就能取得丰收。

  对于种稻,他认为要适当选择稻区的大小,掌握水的深度,控制水流速度与水温等等。

  对桑树的种植,他提出了桑苗截干法:即将一年桑苗贴地割去。次年,根发新条,会长得更为茁壮。

  他还提出了很独特的溲种法:将兽骨的骨汁、缫蛹汁、蚕粪、兽类、附子、水或雪汁按一定比例调成稠粥状,用来拌和种子再下种。经过这样处理的种子,防虫、抗旱、保肥的性能大为提高。

  他还提出了一套保泽(即保墒)的方法,即要视雪情、雨情、旱情、季节时令、土地结构等不同情况,采取“蔺”(镇压)、“掩”(盖压)、“平摩”(摩平)等不同的手段。

  另外还有种植蔬果方面的创见,留待下文中介绍。

  如此诸多的见解,颇能反映出这位学者确实有真知灼见,《汜胜之书》确实表现了汉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唯一可惜的是,现在能见到的汉代农学著作仅此一部。

  四、其他农牧技术

  在传统的农业中,蔬果园艺似乎不为人所重,然而这其中的科学技术含量颇高,理应受到重视。

  秦汉时期的蔬果园艺,曾有出色的成就。

  在《汜胜之书》中,第一次记载了套种法:在瓜田中套种薤或小豆(以豆叶作蔬菜)。从此,套种法开始在中国的大田中流行起来。

  还是在《汜胜之书》中,又记载了用十根葫芦蔓连接起来,只结三个葫芦,以求能结出三个特大的葫芦来。虽然实际上并不能如愿,但却使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嫁接这个技术。

  菌类植物的营养丰富,功用特佳,除了少数的灵芝、茯苓用作为药物外,其他大多可以作为菜蔬食用。最早进行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就是我国汉代的先民们。

  据王充《论衡·初禀》的记载,明确记录了紫芝的栽培如同“豆”一样,同时,记录了用埋木法培育食用菌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食用菌栽培记录。

  秦汉时期还有一项技惊环宇的果蔬培育技术创新,那就是发明了加温反季节培育方法,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温室。相传秦始皇当政时,就在骊山利用温泉在冬季培育出了夏季才有的瓜果。发展到汉代,正式出现了温室。据《汉书·循吏传》、《盐铁论·散不足》等记载,公元前一世纪初汉昭帝时,在太官园中建立了“覆以屋庑”的温室,在冬日里日夜燃炭火加温,终于在大冬天里培育出清翠欲滴的时鲜冬葵与温韭。相比而言,西方建立温室是在19世纪中叶,而这已晚于我国将近二千年了。

  由于数百年连绵不绝的战争,有一种家畜特别受到人类的青睐与重用,那就是马匹。

  秦王朝建立后,在边郡一些地方设立了牧师苑,也就是国家的牧场,从此开创了国家大规模牧养马匹的先例。

  到汉景帝时,西北边地的国家牧场已经达到36处,养马30万匹。此后,还在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地建立了国家牧场。

  汉武帝为了培育优良马种,还专门从西域大宛引入了当时的名马汗血3000匹。

  汉代培育出了许多的优良马匹,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中出土了一尊“马踏飞燕”的铜奔马,这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名马“袭乌”(意谓能追上飞鸟的马)。

  在马之外,汉代的猪同样声名显赫。

  从出土的汉代陶猪来看,其特征是头型短而宽,耳朵小,背腰宽广,臀部、大腿、身体健壮,四肢短小,表明这是些成熟快、体形壮、肉质好的猪种。

  汉代有一位相猪的名家留长孺,《齐民要术》记录了他的“相彘法”:母猪以嘴短而无柔毛的为良种。如果嘴长,就必然牙多,一侧有三颗牙以上,就养不肥。

  从汉代起,我国的猪种开始向外输出。当时的罗马帝国(大秦)就从我国引进了优质的华南猪来改造本地的猪种,培育出了西方著名的罗马猪。

  此后,中国的猪不断地出口,为欧洲与美国的猪种改良不断地作出贡献,以至于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由衷地赞叹:中国猪在改进欧洲品种中,具有高度的价值。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