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似乎有着惊人的力量
 

浓眉,大眼,一张因不常出门而稍显苍白的脸,时常挂着阳光的笑。只是陷入深思时,分明的棱角更显出坚毅。

  轮椅上,瘦小的身体里似乎有着惊人的力量,让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0岁起,蒋萌被一种叫做“全脊髓胶质瘤伴随空洞”的怪病缠上,两次大手术后,奇迹般地闯过了“鬼门关”。下肢瘫痪,辍学在家,靠自学掌握了相当于研究生水平的英语;也是自学,他熟练掌握了高难的计算机C++编程技术,学会了“攒机”。

  更不可思议的是,小学没读完、甚至很少出门的他,成为人民网时评专栏评论员、东方网特约评论员。两年多时间里,他仅用一只手敲出了400多篇掷地有声的网络评论文章,2006年12月结集出版国内第一本个人网评文集……

  他议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从医疗改革到高等教育,从城市建设到环境保护,言之有物,有理有据。著名书评人郑荣来赞赏道:“读他的文章,可以感到文章背后的功夫——阅读的、思考的功夫。”他先后被人民网评为“2005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网评人”、“2006年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网评人”。

  奇迹背后,是一个个或辛酸、或感人、或震撼的故事,是一个青年与命运抗争,走出迷茫,找到方向的自强不息之路。

  27岁的蒋萌给自己的博客起了个诗意的名字——“下辈子长翅膀”,美丽而略带伤感。残疾的双腿将他困囚于小屋,可是,他却有着比常人更高远的眼光,更坚强的心灵。其实,这辈子,他已经拥有了可以穿越一切的翅膀。

                                               ——题记

  

  童 年

  10岁以前,我与其他小朋友没什么不同。因为眼睛大,常被叔叔阿姨夸奖可爱。

  我是吃着“锅巴”、啃着“冰葫”长大的,与小伙伴一起“砍包”、“弹球”、逮蚂蚱、捉瓢虫,充满乐趣。

  小时候,我的最大爱好是游泳。5岁时,爸妈就在游泳池里让我练“扑腾”,熟悉了“水性”的我多了个“海豹”的绰号。

  童年的嬉戏、父母的怜爱、尚可的学习、无忧的心态,生活平和而充实。

  霹 雳

  1990年,我10岁,当中医的三叔发现我脊柱侧弯。爸妈的焦虑,让我心中第一次有了沉重的感觉。为了矫正,我穿上了“铁背心”。

  “铁背心”让我弯不下腰,直挺挺地难受;夏天捂着愈发闷热,汗水将衣服湿透。爸爸每天带我跑步、练单杠,希望我的脊柱被一点点“拉直”。晚上,他先是给我按摩脊柱,待我睡后再用一种仪器对我进行脊柱牵引。

  1992年夏天,我的脖子与胳膊经常莫名其妙地疼痛,剧烈程度让我整夜无法入眠,四肢也开始渐渐不灵活。真正的病因——脊髓内肿瘤压迫中枢神经,在昂贵的核磁共振检查后真相大白。父母带我辗转于北京各大医院的神经内科与外科,但大夫们眼神里却写着无奈,甚至委婉地说:喜欢什么就给他买点什么吧……

  说实话,当时的我对此懵懵懂懂,只是由母亲的落泪隐隐感觉“大事不妙”。

  数年后,我才知道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零点三,我正是那个零点三。

  有人劝爸妈再生一个,他们坚定地拒绝了!

  我的病情反反复复,1993年底,四肢还是慢慢瘫痪,连呼吸与咳嗽都变得困难……

  重 生

  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爸爸偶然从一位老专家那里获知,上海华山医院做此类手术成功率很高。

  1994年3月13日,我们一家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列车。后来听父母讲,他们已有了“去时三人、回来一双”的准备。

  初到医院,病房里全是开颅、开脊椎的“重病号”,还有车祸昏迷的植物人。面对病号们身上的纱布、针头、导管,听着犹如“外语”的上海话,我的心里只剩下迷茫。

  手术前夜,爸爸轻声对我说:“你以后可能不能像小伙伴那样蹦蹦跳跳了”。其实,他们只是告诉了我最好的身体恢复状况……

  由于肿瘤从颈椎一直长至腰椎,布满了整个脊髓,手术不得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晚上10点,由于时间太长,硌在钢架上的脸两边全烂了。全身麻醉的我无法想象在手术室外的父母是怎样的忐忑与无尽徘徊。

  幸运的是,手术成功了!术后第二天,我的右手手指就能活动了,那是我患病后第一次痛快地开心大哭。一周后右臂就可以自由地举放!但是,术后十几天,我的身体状况也是异常危急,心跳一直在每分钟160次左右,同时高烧40度。由于咳不出痰,气管不得不被切开,还用上了呼吸机。那种感觉只能用地狱梦魇形容,心脏剧烈跳动仿佛就要冲出胸口……

  在生死关徘徊了十几天后,我渐渐挺了过来。两个月后,第二次同样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再次获得成功。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地为我做滋补品,在我的病床旁支上躺椅,一陪就是半年!

  振 作

  在上海度过了刻骨铭心的半年后,1994年9月底我们一家回到北京。

  尽管已无生命之忧,但脊髓神经受损的后果却极其严重。我上肢功能恢复比预想的好,只是左手触感较弱,双腿却没有这么幸运——我不得不面对下肢瘫痪、整日与床为伴的事实。

  生活不能自理,连最基本的坐立我都足足练了半年。为了不让身体机能萎缩,每天还得在父母帮助下练习走路。最初,我时常以泪洗面,整天呆呆地看着天花板,心情糟糕到极点,发脾气、使性子、没事“找茬”。父母的安慰,在我感觉是那样苍白。

  电子游戏可以“重新开始”,人生能够“推倒重来”吗?!“发小”们那时已上初中,个子也越长越高,他们常来探望我,身体与学业上的差距,却令我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自卑。

  上世纪90年代有种说法——“英语、计算机、开车是21世纪人才的三项必备本领”。开车是没戏了,其它两项我为啥不能学呢?单纯的想法让我开始了英语自学。“发小”也在假期到我家来帮我学习,通过电话给我答疑解惑。我跟着英语课本,听着磁带,参考着教参,自己做题,自己判卷,渐渐地,悲观情绪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淡去。看着自己英语水平不断提高,我似乎找回了一点信心,不再“无事生非”。

  或许,男孩子对计算机天生就有“感觉”与兴趣。看了几本电脑书,我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很快驾轻就熟。2000年1月我成了“网虫”,那时根本想不到“触网”会改变我的生活轨迹。

  展 翅

  弹指一挥间,“发小”们大学毕业,有的工作,有的出国深造。看着父母因操劳白发日渐增多,额头皱纹不知又增添几何,我心情复杂,愧疚难言。“成长的烦恼”让我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

  2004年5月,一个偶然机会,东方网的邵传烈老师邀请父亲写网络评论。老爸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要不你也试试?我动心了,立马思索题目,尝试着写了两篇发给网站。27日,我的第一篇评论“F1需要‘花瓶’吗?”在东方网发表!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亮相”,还是“首发命中”,我的心中有些许激动,有些许感慨,更有几分不敢相信。这种出乎意料的“亮点”,似乎让我看到了某种曙光。自此,我的写作干劲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天天都有“新作”问世。

  后来,我被邀请做了东方网的“特约评论员”;后来,我又有幸跻身人民网“人民时评”专栏作者之列;再后来,我更有幸成为了北京杂文学会的一员!事实上,写评论已成为我的一份“工作”,每个月也能获得自我感觉尚可的稿费收入了。

  回顾发表过的400多篇文章,我有时也不敢相信,这真是自己写的吗?细细想想,经历过生死磨难、世间冷暖,其实我很早就开始感受社会。行动不便、对外界探知的渴望,让我养成了读报、看杂志了解天下事的习惯。长期的独处,让我对许多新闻与社会现象,产生一系列思考。各种成熟与不成熟的个人想法,实际一直在渴望某种机会与平台得以释放。

  向 往

  我很欣赏一句话“站着是根柱,躺下是根梁”。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人都应当拥有奋进的精神。我不允许自己怀有弱势心态,也很反感“弱势群体”称谓。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好,渴望自己有所成就,我理所应当努力。

  有人曾经问我:考虑过将来是什么样子的吗?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要在写作道路上走得更远,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是我这样的写作“新手”。

  有老师对我说:应该多读些历史,多看些杂记,才能厚积薄发,获得新的启示与思路。还有老师建议我写点随笔或散文,多些尝试以免陷入一种写作定式。所以,我最近也赶时髦开了“博客”,写些率性随意的东西。自我感觉,这确实带来了一些新意,思路变得更灵活。

  当然,人总有惰性与倦意。学习与充电,放松与消遣,我只能慢慢摸索,希望找到平衡。总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不得不对自己说“同志仍须努力”!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