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山谷流泉养生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江上望皖公山》一诗中写道:"奇峰出奇云,秀水会秀气。"这里的皖公山就是指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据《天柱山志》载,它"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

天柱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风景名山。主峰海拔1760米,直插云霄,峭拔如顶天之柱。它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重峦叠嶂,奇岩峥嵘,翠竹奇松之间,遍布流泉飞瀑。每当暴雨过去,幽谷深涧之中,到处是清溪奔流,而位于山谷寺之西的山谷流泉最让人忘返流连。

天柱山的审美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点,那就是山顶之雄奇和山麓之灵秀。所谓灵秀,则指自然环境之美与人文景观之智的最佳结合。山谷流泉,实为天柱山岩体表部裂隙水汇集而畅流于山间沟谷中的清亮溪水。一般来说,在石牛洞以上为上游,称为潺潺溪,石牛洞一段为中游,称为石牛溪;下游为主泉区,称为山谷流泉。溪谷全长近1.5公里。石牛溪之名,相传为唐代名人李翱所取,"山谷流泉"则是由宋代文豪黄庭坚命名。天柱山下的这片谷地,留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堪称文化谷地。谷宽而不旷,三面环绕青山,幽林古寺,环境极其清雅。南面随溪开敞,似有吞吐潜河广野之气概。在这一溪谷中,有一巨石酷似卧牛,所以才有石牛溪、石牛洞之名称。山谷流泉之东的山谷寺,又名乾元禅寺,四周古木参天,绿荫葱茏,佛塔高耸,并有宝公洞、锡林井、卓锡泉等点缀其间。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其实,山谷流泉沿变质岩裂隙发育,河床岩壁陡峭,却不甚高,经流水侵蚀显得格外光洁,清水淙淙,终年不息。在这条小溪中的岸边石壁谷底,布满石刻,几乎到了"有石皆镌刻,使之无空隙"的程度。从山谷流泉到石牛溪上游,约200多米的溪谷内,现有石刻就有280余处,就年代看,各个朝代均有,尤以宋代为最多;就字体而言,楷、草、隶、篆无所不俱;从书法名家来说,有唐代的李翱、李德修,宋代的王安石、黄庭坚,明代的胡瓒宗等;就其内容来讲,多为反映作者热爱大好河山的感情和善于发掘山水之美的悟性。

黄庭坚酷爱山谷流泉风景,常在泉畔石上读书赋诗,汲泉煮茶,并自号山谷道人。王安石在任舒州通判期间,常来此游览,并对此十分流连,以致与弟王安国拥火夜游。如今,在石牛溪东岸石壁上,还可看到当初题记:"皇祐三年九月十六日,自州之太湖过寺宿,与道人文铣、弟安国,拥火游,见李翱习之书,坐石听泉久之,明日复游乃刻习之后。临川王安石。"与此不远处,还有王安石的诗刻:"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溪泉岩壁上还有苏东坡的诗句:"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宋元丰三年,黄庭坚游览了山谷流泉之后,曾赋诗多首,至今仍可见其留世字迹。明清以来,书家文人接踵而至,留下了大量的墨宝石刻,其石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地点之集中,在我国大山名泉中极为少见。这里是一处珍贵的山水文化库,堪称"历代诗书艺术石刻博物馆",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和历史人物的宝贵资料。山谷流泉泠泠潺潺,千古不息。在如此清幽素雅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灿烂的文化谷地中,寻古访幽,品泉啜茶,无疑是人生之一大乐事也。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