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中医智慧养身学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中医学的养生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保健益寿为目的。如起居调摄方面,《内经》强调“风雨寒暑”等“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饮食卫生方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专篇强调预防食物中毒;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记载了用动物肝脏来预防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和海带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内经》还提倡用针灸来预防疾病、养生益寿。因此,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未老先防。

日常调理,生活有节

讲究生活规律,注意对日常生活如饮食、起居、睡眠、劳动及精神等方面的调养,对延缓衰老有着重要作用。中医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精神养生法、睡眠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起居养生法、四时养生法等。

自我锻炼,持之以恒

中医学自我锻炼的方法,包括气功、导引、按摩等,近代所谓气功,源于古代的导引、吐纳等锻炼方法,关键是调身、调心、调息。它们可使人体排除内外干扰,形神合一地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对整个生命过程实行自身调控,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潜力。祛病防老。

药食相兼,针灸相配

在中医历代文献中,不时可见到许多药物和方剂具有“益气轻身”、“延年益寿”等作用的记载,这些都属于药养的范畴。食疗则是中医养生宝库中又一朵奇葩。食物与药物相辅相成,共同起到强身延年之功。此外,还有针刺保健、养生灸、脐疗法、药枕疗法等许多行之有效、简单实用的方法。

【养心养神】——

  我国在东汉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医家,名为张仲景,人称“医圣”、“医方之祖”。

  养生养身,重在养心养神。张仲景指出,那些终日孜孜汲汲,奔忙于名利,攀附权势的人,从来就没有恬淡平静的心情。这种人,尽管外表穿戴华丽,但其身心交瘁,十分空虚,不过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一旦有病邪来袭,马上陷入困苦不堪的境地,束手受败。这些仕途得意者,倘若只奔忙于名利,不能保持恬淡平静的心境对待名、利、富、贵。本来已无平步青云的快感,加上囊中羞涩、简衣陋室的困境,如果心底里还放不下那些名利权势的欲望,再有是是非非的思虑,一句话,不能保持一种虚无恬淡的心境,那岂不是三重压力一起袭来,这不等于是自毙吗?


  【饮食】——

   饮食能滋养人的血气。血,能够使形体舒畅,气能够卫护四肢。首要的东西是精华,是髓和精;其次才是肌和肉。平时不能够等到极饿时才吃饭,等到过饱时才放筷子,而应做到饥中有饱,饱中有饥。人应当饥饿了就吃,口渴了就饮。不能强食强饮,也不能先食热食而随后又进冷餐,必定使冷热相博而引起疾病。凡是吃东西,先吃热食,次吃温食,后才可以吃冷食。通常吃东西,太热伤胃,太冷伤筋,热不能灼唇,冷不得冻齿。大凡食物,温食胜于冷食,少食胜于多食,熟食胜于生食,淡食胜于咸食。

【黄帝内经】——

祖国医学对养生保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有众多的医家、道家、佛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概括起来,有下述八个要诀: 

一、说情志:人要健康长寿,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有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软,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温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五、节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顺性情: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八、服药饵:人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