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也在考验着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是信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同时新闻媒体通过选择信息时"把关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对世界的认知。新闻媒体肩负着话语权力,而在一个文明健全的社会中,权力和责任是彼此相伴而生的,没有责任的权力是不存在的,因此新闻媒体更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在突发事件中抢新闻会使媒体具有强大的卖点,它的震撼性、负面性和不可预料性非常能够满足公众的阅读期待。但是从新闻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而言,在突发事件中抢新闻绝不是压倒一切的追求。
一旦社会上出现突发事件,新闻媒体应如何做到抢新闻与其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使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是新闻报道必须直面的课题。新闻媒体肩负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必须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把握自身角色定位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
如果新闻媒体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报道往往缺少高屋建瓴的见解而与普通公众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没有本质区别。
新闻媒体是一种公共资源,理应最大限度地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发挥最大效益,因此,新闻媒体应有一种使命感,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角色定位应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新闻媒体应体现"稳压器"的作用,即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极为迫切,为控制危机事态,新闻媒体应在第一时间承担起稳定社会秩序、防止社会恐慌的职责,具体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告之以实。一般来说,突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只报道某一方面的情况,对另一方面的情况避而不谈,或把个人情绪和意见掺杂其中误导公众甚至报道某些传言,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信息保障,政府就必须对一些不负责任的传言加以限制,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遵守非常时期的法纪规定,将信息传播纳入到法治运行轨道。
二是晓之以理。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态势进行说明,及时宣传政府的应急行动,以消除民众的恐慌与疑虑。同时要充分考虑报道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影响,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注意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的责任不仅仅是向公众披露出事件完整面目,更要推动事件的解决。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突发事件的演变和进程。正确的媒体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可以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