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 (Nebula) 包含了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几乎所有延展型天体。它们的主要成份是氢,其次是氮,还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含有有机分子等物质。 最初所有在宇宙中的云雾状天体都被称作星云。后来随著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人们的观测水准不断提高,才把原来的星云划分为星团、星系和星云三种类型。
1758年8月28日晚,一位名叫梅西耶的法国天文学爱好者在巡天搜索彗星的观测中,突然发现一个在恒星间没有位置变化的云雾状斑块。梅西耶根据经验判断,这块斑形态类似彗星,但它在恒星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显然不是彗星。这是什么天体呢?在没有揭开答案之前,梅西耶将这类发现(截止到1784年,共有103个)详细地记录下来。其中第一次发现的金牛座中云雾状斑块被列为第一号,既M1,“M”是梅西耶名字的缩写字母。 梅西耶建立的星云天体序列,至今仍然在被使用。他的不明天体记录(梅西叶星表)发表于1781年,引起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的高度注意。在经过长期的观察核实后,赫歇尔将这些云雾状的天体命名为星云。
由于早期望远镜分辨率不够高,河外星系及一些星团看起来呈云雾状,因此把它们也称之为星云。哈勃测得仙女座大星云距离后,证实某些星云其实是和我们银河系相似的恒星系统。由于历史习惯,某河外星系有时仍被称之为星云,例如大小麦哲伦星云,仙女座大星云等。
当我们提到宇宙空间时,我们往往会想到那里是一无所有的、黑暗寂静的真空。其实,这不完全对。恒星之间广阔无垠的空间也许是寂静的,但远不是真正的“真空”,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人们把它们叫做“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与天体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观测证实,星际气体主要由氢和氦两种元素构成,这跟恒星的成分是一样的。其实,恒星就是由星际气体“凝结”而成的。星际尘埃是一些很小的固态物质,成分包括碳合物、氧化物等。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按照形态,银河系中的星云可以分为弥漫星云、行星状星云等几种。 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一个普通星云的质量至少相当于上千个太阳,半径大约为10光年。 星云常根据它们的位置或形状命名,例如:猎户座大星云,天琴座大星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