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每个人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就是在科学研究中,也大多有各自鲜明的个性,但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员,他们仍有一定的共性。按S.M.Gruner J.S.Langer等人的说法(《Physics Today 》,1995年12期),物理学家的共性是: (1)在一组核心学科方面接受过高级训练。目前,这些学科有力学、电学、磁学、热力学、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等。 (2)掌握了研究物理现象所使用的定量方法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3)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打破常规的勇气和精神,能超越特定研究对象的洞察力和对问题本质的把握。
从物理学家的角度看,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他们始终是站在人类最前沿直接同自然打交道的英雄。他们知道破解自然的奥秘不能靠欺诈、不能仅凭自己闭门造车,也没有什么神秘力量可以帮助他们。在经验事实及实验事实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说,再到事实中验证理论假说的解释功能预言功能并对理论假说予以确认或修正,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循环就是物理学家工作并推动物理科学前进或进化的方式。因此他们正直、客观、实事求是,不崇拜偶像,不承认任何终极绝对的真理。与自然的沟通,结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难以计划的,这要求物理学家必须极大地激发其自身兴趣并全身心投入研究之中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成功,因此他们往往反感外界的干涉与干扰,他们格外向往个人的自由甚至为了追求真理宁愿享尽孤独。然而他们毕竟是人类社会的一员,在同自然界接触中在自然界的壮美面前他们获得了丰富的特殊的感悟,获得的许多真谛使他们重新由己而人对整个人类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更理智更明确知道人类应该做什么、作为社会一员应该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他们多数关心人类,爱好和平,极富同情心。
物理学家追求因果关系,追求简单和谐使得他们在某些方面思想深刻,然而回到现实生活却往往显得单纯甚至天真因而往往会遇到许多令他们苦恼的人与事。这将使他们往往不同程度上更多地退守回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面对芸芸众生他们有时感到自己好似鹤立鸡群,而得不到人们的真正理解与善待。就感情生活而言牛顿终生未婚,吉布斯也是如此,而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的感情世界也都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爱因斯坦说物理学界的卓越人物,“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癖的、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他们常常感到孤苦、高处不胜寒。然而通过心灵的听诊器可以发现他们对人类对和平的热爱是强烈的,对美好的有秩序有条理世界的向往是难以抑制的。
本书作者通过学习阅读一些优秀物理学家的传记等文献资料对他们的精神、心理等多方面曾经用很多时间予以深入探究,也写过些相关东西。本书的初始撰写计划是要对著名物理学家的思想观点予以点评。在撰写过程中发现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非本书作者现在的学养所能胜任。思索再三,决定舍弃个人曾经努力做出的分析总结与分类探索,仅以崇敬之情选录几位物理大师的思想观点,原汁原味地奉献给读者,以期给读者更多的见仁见智的品味空间而不受我画地为牢的局限。相信这样能更好地展示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好地展示物理文化之精华。只要您用心品味,一定能获得关于科学关于人生关于你所关心的其它方面的疑惑的答案,有些话语甚至会让您怦然为之心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