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与非学术之间,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中间地带”呢?
因为学术原本就有两种类型,或者两种任务,这就是研究与传播。把学术等同于研究,忽视了传播。研究与传播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
严格地说,没有哪个人是完全不做研究就可以做传播的。同为研究,深浅不一。闻道有先后,水平有高低,学问有大小,方法有对错,这都是事实。
但要说毫无研究也能上去讲,怕是小看了传播,也低估了观众。事实上,那些人云亦云照本宣科的讲座,从来就不会受欢迎;而不受欢迎的讲座,则其实不是传播。
做研究的人也没有一个不传播。否则,他的论文为什么要发表,他的著作为什么要出版?显然,没有传播不传播的问题,只有向谁传播、怎样传播和在什么范围传播之别。
一般学者是向小众传播,向同行传播,用论文著作在学术界传播;《百家讲坛》则是向大众传播,向外行传播,用电视媒体在全社会传播。这才是区别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