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岁时百问》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会觉得,清明节吃着寒食祭奠先人,真是凄凉啊。其实不然,有词为证:“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场景!所以我们就来讲一讲清明的另一番风情。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如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等。可见,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的哀伤,更有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此时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退去了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了由阴到阳的转化。所以说清明节的实质是通过缅怀先人来迎接更美好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明节实在是一个快乐和积极的节日。

清明最初只是节气名称,时间在夏历三月间(公历4月5日前后),比寒食节晚一至两天。

  清明的含义,据《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到了清明这天,天气回暖,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同时也是惜春正命、纪念亡人的绝佳时机。唐代统治者允许百姓将寒食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延续至清明这天,以此强化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孝亲传统,清明初具节日性质。

  到了宋代,民间兴起焚烧纸钱祭奠先人的习俗,由于寒食节禁火,清明节升火,百姓烧纸就只能在清明期间举行,清明扫墓由此逐渐取代寒食扫墓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清明节以扫墓祭祖为主题,但同时也含有踏青春游的内容,荡秋千、蹴鞠、拔河等户外活动节日期间特别流行。按照哀而不伤、阴阳协和的文化传统,倒也可以理解:墓祭是通阴间,踏青是顺阳气,恰为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此外,清明期间还流行插柳戴柳的习俗。人们或者将柳枝插在门楣上,或者将柳条盘起来戴在头上。其俗源于两种传说。

  其一,是为纪念介子推,据说子推母子被烧死在老柳树旁,晋文公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后人插戴柳条,是为子推母子招魂。

  其二,受佛教影响,认为每年最早捕捉春天气息的柳树阳气最盛,是阴间野鬼害怕的对象,北魏贾思勰在 《齐民要术》中即提到:“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唐太宗也曾在清明这天赐给大臣柳圈,以起到避邪驱疫的作用。柳树强大的生命力与内在灵性,给人以佑生避邪的希望,从而成为清明期间众人插戴的护身符和吉祥物。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