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山乡布谷鸣
 
文/杨泽文


在我的乡下老家,人们并不大知晓布谷鸟还有“杜鹃”“杜宇”和“子规”等别称。可见,“布谷”的叫法多出于农人之口。如果从“布谷”一词的发音以及语意来理解的话,分明就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以致多少洋溢着土地的芬芳和古老的气息。


记得早年在乡间生活时,出于好奇,我曾多次向老人们打听过布谷鸟的情况,但在他们的闪烁其辞中收获甚微。因为绝大多数老人一辈子都没有近距离地见过布谷鸟,更谈不上仔细观察了。再说,布谷鸟鸣叫时正是农耕大忙的季节,有多少人有闲功夫跑到山林间去侦察布谷鸟?


“布谷是来催人干活的,而不是让人来观看的。”这是乡村老者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以致常让我再难开口继续询问布谷鸟的事。我只好在每年布谷鸣叫的日子里,不断争取上山放牧的机会,以便亲自观察。可我的愿望总是一次次落空。在山林间独自鸣叫的布谷鸟,似乎只可闻其声而不能见其形,每当你悄然地寻声而去时,它早已察觉了你的意图,鸣叫声便立即停止了。


父亲知道了我的努力后,随即表示出很不理解的样子。他对我说:“该让人看的鸟,它会主动近距离地接近你并让你开眼的,比如雁子啊麻雀啊喜鹊啊乌鸦啊等等,而布谷鸟本来就是不愿让人来观看的,它只希望你聆听到它的声音,然后记起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父亲的话虽然打击了我,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观察的机会。最终,一个难得机会到来了。当我在林间一棵大树下观看鸟巢中的鸟蛋时,忽然觉得惊奇不已:巢中原有的四个小鸟蛋中,这天增加了一个大鸟蛋。正让人暗自纳闷,突然有布谷的鸣叫声从高空飘落。惊喜中我抬头仰望,很快就在绿叶簇拥的一根细枝上,看见一只比野鸽小一点的褐色鸟儿,正在独自发出“布谷布谷”的鸣叫。发声时头向前伸和向上昂,两翼低垂,尾羽上翘且散开,显得羞怯而庄重,孤寂而自信,失落而脱俗……


为避免遭人指责,我没有向别人泄露自己侦查布谷鸟的事。我只是把鸟巢中看到的鸟蛋异常的情况告诉了乡村小学的一位老师。那位老师说:“鸟巢中最大的那枚鸟蛋,是布谷鸟寄放的。它是一种寄生性的鸟,自己不会做巢,也不会哺育幼雏。从孵卵到育雏的工作都要由别的鸟儿来替它完成。因此,你发现的装有五个鸟蛋的鸟巢,将来出巢的只会是一只鸟,这只鸟当然是布谷鸟。至于其他孵化出的小鸟很快就会被布谷幼雏挤出巢外。说起来这有些残酷,但这是自然现象啊……”


记得听完老师的介绍,我对布谷鸟的好感降低了许多。原来在乡间受人尊崇的布谷是一种连巢都不会做的鸟,而且每一只布谷鸟的出现是以另一种鸟的几只幼雏作牺牲为前提的。出于少年的义愤,我再次到林间,将鸟巢中的布谷鸟蛋捡了出去,直到后来我亲眼见到四个小肉团似的小鸟幼雏出壳时,内心才开始踏实起来。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时,心里似乎又有了一点内疚之感。因为我的无知行为,山林间缺少了一只布谷鸟的鸣叫。


“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布谷》诗中的句子。从清明之后起算,布谷鸟的鸣叫期也就一两个月,然后,它就在林中做默不作声的“隐士”了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