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对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卞小贞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歌曲并不怎么了解,但是她那诗意般的歌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泉水叮咚响》、《故乡情》、《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却被众多的中老年朋友视为抒情歌曲的经典,百听不厌。在23日举办的《永远的歌声》电影歌曲晚会上,读者将听到卞小贞的原唱。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卞小贞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30余年艺术生涯中,通过大量演出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中国当代资深歌唱家。
当时担任《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首歌领唱的她回忆道:“那时我是带着对亲人的怀念和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去唱的。当时是同期录音,而且两遍就录完了。那个年代的录音设备无法与现在的同日而语。现在听起当年的录音,有些地方还是处理得不够完整。但当时这首歌的反响的确太大了,很快就深入人心。那时候没几家有电视,我自己还是从半导体收音机里听的这首歌。电台播的时候没有报演唱者,很多听众纷纷询问这首歌是谁唱的。不久,电台再播这首歌的时候,加上了我的名字,现场演唱的时候就更火爆了。后来,我收到了很多的群众来信,他们对我的鼓励令我终生难忘。《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首歌成了我的保留曲目。”
1979年,团里准备去前线部队慰问演出,卞小贞想,要是能为战士们献上一首带有自己特色又能贴近战士的歌曲那有多好!后来,她把这想法告诉给了我国著名的词作家马金星同志,马金星理解这位整天想着战士的歌唱演员,就专门为她撰写了《泉水叮咚响》的歌词,并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吕远根据卞小贞的嗓音条件谱了曲。当卞小贞站在前线部队的露天舞台上,第一次为战士们演唱这首歌时,战士们的掌声经久不息,好多战士还流下了既感动又幸福的泪水。
一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一首歌唱过了三十三载春秋,一首歌唱出了浓浓的情感。这首歌就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而演唱者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卞小贞。就是这首歌,让人们记住了卞小贞,也正是她深情的演唱,让那优美的旋律如今依然萦绕在我们耳畔心头。
卞小贞回顾当年感叹:“好的音乐作品不是刻意包装出来的,而是真情实感唱出来的,是时代造就的。”
无心插柳柳成荫
1976年9 月,《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卞小贞的歌声一夜之间家喻户晓。现在谈起这首歌当时演唱的情景,她心情还是很激动,“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社会征集歌曲,这首歌的曲作者是王锡仁,词作者是付林,歌曲写出来后,王锡仁老师找到我来演唱他的作品,没想到一炮打响。那时候我已经30岁了。唱这首歌,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那时毛主席刚刚逝世,我是含着热泪演唱的这首歌。” 卞小贞回忆说,“当时是同期录音,而且两遍就录完了。那个年代的录音设备无法与现在的同日而语,录音不能像现在一句一句地接,乐队和人声同步,分不开,所以必须要精力集中,把声音和感情调整好,一气呵成。现在听起当年的录音,有些地方还是处理得不够完整。但当时这首歌的反响的确太大了,很快就深入人心。我自己也是从半导体收音机里听到自己唱的这首歌。电台播的时候没有报演唱者,很多听众纷纷写信询问这首歌是谁唱的。不久,电台再播这首歌的时候,加上了我的名字,现场演唱的时候就更火爆了。后来,我收到了许多群众来信,他们的热情,他们对我的鼓励令我终生难忘。《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首歌成了我的保留曲目。除了上世纪80年代受流行音乐冲击,有一段时间没有演唱外,我每次演出都有观众要求我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它是我演唱次数最多的一首歌。只要观众需要,我还将一直唱下去。”
郭兰英对我影响很大
今年已经63岁的卞小贞从容淡定,谈起自己的从艺之路,许多美好回忆就像泉水一样从她心底涌起。“我出生在安徽芜湖,是长江边长大的孩子。从小喜欢文艺。有什么好听的歌,我都学着唱。郭兰英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卞小贞依然记得自己当年参加高考时唱的歌曲,“我是1965年参加高考,当时艺术类考试跟现在一样,也是先考专业。我唱的是《南泥湾》和《白毛女》,都是郭兰英的歌。”就这样,凭借着两首歌曲,卞小贞顺利地走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几十年的岁月中,卞小贞一直带着情感和承诺出现在舞台上,出现在部队和人民群众中间。她说:“我的生活很顺,几乎没有什么大风大浪;而作为演员,我碰到了好歌,也是十分幸运的,我只有用心去唱,才能回报社会和观众的厚爱。”虽然已经退休,但卞小贞一直没有离开舞台,经常被邀到外地演出,一年平均下来要演出百余场。
此次应邀来滨州担任山东省首届民歌演唱大赛的评委,卞小贞感到很荣幸。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旋律优美,又带点野性和彪悍的山东民歌。”说着,她现场为记者唱了一段《沂蒙山小调》,声音依然甜美动听。卞小贞告诉记者,近日,她在山东还有一场演出,“唱的还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