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大雾的天气里,记者在咸阳候机厅里巧遇维族歌唱家克里木。浅色的时尚西装,炯炯有神的双眼,舞台下没有穿民族服装的克里木让记者犹豫了很长时间:穿着这么考究像是公司老总的老人到底是不是那个唱着《达坂城的姑娘》的克里木呢?而当记者试探着问他时,老人和善地笑了:“我就是克里木呀。”于是在一个大雾的天气里,在我们彼此飞机都延误的机场候机室里,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62岁的维族歌唱家。
王洛宾让我从新疆唱到了北京
提起自己的歌唱生涯克里木的眼神变得迷蒙起来,往事似乎穿越了时空将他带回了44年前。“我11岁的时候就参军了,我爸爸就是一个艺术指导,他平时对我的指导很多。我18岁那年的时候,王洛宾为我写了一首歌《日夜想念毛主席》,后来我就是唱着这首歌参加全国比赛,得了第一名。之后我就留在北京,一直到现在。说实话,我很感激王洛宾,他是一个很优秀的音乐家,他对少数民族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在翻译歌词和改编曲子方面很出色,像那首《阿拉木汗》汉语的歌词和维语的歌词简直一模一样,太棒了!”
维族歌手里留守传统的人太少了
新疆民歌在一般观众的心里,就是王洛宾,就是克里木的演唱。但克里木自己却对新疆优秀的传统音乐充满了担忧,“其实我自己的三个弟弟现在都唱歌,还有一个是唱通俗歌曲的。但是我发现,现在的新疆民歌和传统音乐并不被人们重视,一些年轻人在走流行、通俗路线的同时,也丢掉了自己民族的精华。”作为总政歌舞团的演员克里木也带了一些学生,他说自己会尽力多给孩子们教教新疆音乐。
我不是歌唱家
在记者乘坐的飞机就要登机,而采访即将结束时,克里木忽然笑着对记者说:“你千万不要在报纸上说我是歌唱家,我今年虽然已经62岁了,但是在艺术上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其实我和歌唱家的距离还远着呢,要成为歌唱家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我会继续学习,争取和歌唱家的距离能近一点。这些都是我的真心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