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朱践耳:我只想告知大家真相
 
87岁高龄的老作曲家朱践耳,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

“我只想告知大家真相。身为一个作曲家,首先要真实,要讲真话,要做有真心、有人格,能分辨善恶的正直的人。”朱践耳如是说。

“亲历记”导火索源于2007年10月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钟鼓奖”国际作曲比赛的评奖结果,因为不少评委质疑参赛选手宋歌的《了歌》获得唯一大奖。随后出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作曲家何训田(“钟鼓奖”国际作曲比赛艺委会主席和初、复、决赛评委)用玻璃烟缸砸向朱世瑞的“烟缸”事件。至此之后,“烟缸”事件和比赛结果的最终裁定,成为了这1年零8个月上海音乐学院领导、教师、学生各色角色中,权力与公正、人情与事实的较量大舞台。

朱践耳说:“事情的核心是围绕着比赛公正性展开的。我认为宋歌的《了歌》作品不合格。一、比赛章程规定绝对原创的,而这个作品的最后一段跟何训田2006年出版的《七日谈》中第4首《了歌》的旋律和调性完全一致,这一点首先不合格;其次,大赛章程规定,每位参赛者必须提交一个300字的关于创作作品的真实信息的陈述。宋歌也没有提交。我对这部作品参赛并获奖提出了6点不合格的意见”。

朱践耳坦言,他的“亲历记”仅仅叙述了他作为当事人所经历的客观事实的一个方面。“真理不怕辩论。我只是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该事件曝光后,一些当权者还要肆意歪曲事实?为什么要牺牲学术纯洁去维护所谓人情和某个人的私利?比赛的意义何在”?

此前记者曾就《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创作背景致电朱践耳,朱先生因身体状况欠佳,未能直接通话,其歌曲创作的过程均由夫人舒群转述。尽管,朱践耳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但却始终关注着该事件能够得到公正的解决。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