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画革命历史画的愿望,我觉得很好。革命历史画很需要,领导很重视,观众很欢迎。中国的革命历史画从1951年才开始,十年来创作了不少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的艺术概括能力提高了;对时代气氛和精神都有所表现;对创作革命英雄形象有了进步;油画的表现能力也有了提高。但现在的水平离实际需要仍然很远,数量和质量,需要大大提高。革命历史画在绘画创作中,是一件比较繁重的工作。油画家参加这一工作应该感到光荣。
这里说的革命历史是指鸦片战争以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鸦片战争以前,有许多有意义的题材适合油画去表现。但这方面的油画还很少见,我们应好好在这方面努力。
我们不仅要画昨天,还要画今天。从人民的需要与喜爱来看,应当画和可以画的东西就更多。如:古装美人;少数民族舞蹈;戏曲中的人物和场面;民间传说故事等。但这些题材还很少见油画家去描写。
中国风景好,这是大家看得到的,中国山水画如此发达和这个条件不会无关。我认为油画风景的领域中还留下广阔的处女地等待我们去开辟,把油画风景引到诗意的境界里去,将是油画风景一个有着无限前程的发展。我非常相信,油画风景在中国土壤上,在人民的时代里,将来必有可观的成就。
静物也应该多画,何必要放下熟悉的东西干着急呢但我想:静物画中有很好的作品,受到群众的欢迎。能不能既画静的也画动的呢能不能画富有情趣的花鸟呢能不能画狮子老虎和其他动物呢我看应该画。油画家能不能长期反复画某一个题材,像郑板桥画竹子,齐白石画虾那样画几十年呢我看也可以。艺术常常是不怕专,专到家就会巧。
当然,要完成这许多任务,必须有一套油画技巧,并熟练地运用它。油画的表现技巧,我以为应有三套基本功夫:一、能深;二、能快;三、能记。既能慢写,又能速写,而且能画记忆画。深入描写对象,把对象表现得真,这是油画家一套最基本的功夫。这三套功夫,在学校培养人材时,可以采用,在职干部学习也可以采用。能掌握这三套功夫,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去完成油画的各种任务了。这三套功夫从那里学来呢学校里系统的油画训练对我们有用,欧洲许多大画家的油画技巧对我们有用,中国绘画技巧对我们有用,国画和壁画给我们启发很大,中国画家总结起来的理论,写下的经验对我们帮助很大。
去年我到过敦煌,觉得敦煌壁画的艺术技巧,对油画很有关系,很可以借鉴。在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魏、隋艺术的奔放,也看到唐代艺术的严谨,可以看到造型的生动和色彩的鲜明,可以看到构图的千变万化和处理主次的大胆表现手法。我们更高兴能看到敦煌艺术的妙处。它妙在"理想中有生活,生活中有理想"。看到妙在"生中有熟,熟中有生"。这些妙处,绝不是如实描写所能达到。没有默写的功夫,没有"得心应手"的能力,是绝对办不到的。
除这三套功夫之外,就是生活。到生活中去的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可以多种多样。但如可能的话,我想最好有一批油画家能有较长时间深入到生活中去,自己选择最喜爱的地方如农村、渔乡、牧区、矿山,工厂……,长期住下来画油画,我相信一定能画出有意思的画来。把家安在最理想的画画的地方,这不仅便于生活深入,而且便于经过长期的钻研而找到适合表现某一内容的特殊技巧。就很有可能把油画技巧向前发展并创造出独特的风格来。
我想,尽管油画是外来画种,今天,人民当了家,人民需要油画;人民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使我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又新又美的中国油画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