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侍坐于哀公.公问曰:“敢问人道孰为大?”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
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对曰:“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
公曰:“寡人虽无能也,愿知所以行三者之道,可得闻乎?”
孔子对曰:“古之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婚为大.大婚至矣,冕而亲迎,亲迎者,敬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则是遗亲也.弗亲弗敬,弗尊也.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公曰:“寡人愿有言也.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下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焉”?
公曰:“寡人实固,鄙陋不固安得闻此言乎!寡人欲问,不能为辞,请少进.”
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出以治直言之礼,以立上下之敬,物耻、则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故为政先乎礼,礼其政之本与!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是故君子无不敬,敬也者,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支也,敢不敬与.不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本也.伤其本,则支从之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以修此三者,则大化忾乎天下矣.昔太王之道也如此,国家顺矣.”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
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行则民作则,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恭敬以从命,若是,则可谓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公曰:“何谓成其亲?”
孔子对曰:“君子者也,人之成名也,百姓与名,谓之君子,则是成其亲,为君而为其子也.”孔子遂言曰:“爱政而不能爱人,则不能成其身.不能成其身,则不能安其土.不能安其土,则不能乐天.”
公曰:“敢问何能成身?”
孔子对曰:“夫其行已不过乎物,谓之成身,不过乎,合天道也.”
公曰:“君子何贵乎天道也?”
孔子曰:“贵其不已也.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而能久,不闭常通而能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
公曰:“寡人且愚冥,幸烦子之于心.”
孔子蹴然避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亲.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此谓孝子成身.”
公曰:“寡人既闻如此言,无如后罪何?”
孔子对曰:“君子及此言,是臣之福也.”
【译文】
孔子陪坐在鲁哀公身边。鲁哀公问道:“请问治理民众的方法什么最重要?”
孔子听了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回答说:“君王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是百姓的福气!所以我不敢推辞,要回答。治民的方法以政治最为重要。政的意思就是正。国君从政行得正,那么百姓就会服从政治。国君的所作所为,百姓会加以仿效。国君不做的事,百姓怎么会仿效呢?”
鲁哀公说:“请问什么叫做政治?”
孔子回答说;“夫妇要讲尊卑,男女之间要讲亲情,君臣之间要有信义。这三件事做好了,那么其他许多事就要可以做好了。”
哀公说:“我虽然无能,也希望知道抓这三点的办法,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孔子回答说:“古时候的人治理政事,爱护关心别人最重要。要做到爱护关心别人,施行礼仪最重要。施行礼仪,恭敬最为重要。竭尽恭敬,以天子诸侯的婚姻最为重要。结婚的时候,君王要穿礼服戴礼帽亲自迎亲,亲自迎亲就是敬。所以君子讲究敬,以敬求亲,舍弃敬也就丢掉亲。不亲不敬,也就没有尊贵,爱和敬是政事的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