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风景油画展,透过一幅幅画作,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绍昆的典雅抒情、谢森的粗犷大气、雷务武的简洁明快、张冬峰的细腻婉约、黄菁的迷离梦幻……你可以感受到一股亚热带的风扑面而来,带着红壤的腥热、蕉林的暗香、荒野的寂寥和水塘的波光。他们以颠覆性的画技艺术印象给了风景画一个全新的生命。今天我们在回首2003年的广西画坛时,不禁为彪炳业界的画家们而喝彩,但由于版面有限,只能将部分广西画业界的老将新兵收入本次的画坛回眸篇。黄格胜
“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
被广西业界称为“漓江画派”领军人物的黄格胜是广西武宣人,1980年考取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黄独峰。1998年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任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西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广西民族书画院院长。 黄格胜擅长中国书画,特别是山水画。曾在美国的洛杉矶、旧金山、夏威夷,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地举办画展和讲学,作品被荷兰国家艺术馆、中国美术馆收藏;还在全国各地和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出版有《漓江百里图》等个人画册十余本。曾获广西区人民政府文化最高奖——铜鼓奖。《漓江百里图》曾由中国驻美使馆赠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以黄格胜作品相赠。1985年暑假,蕴酿筹备了3年之久的中国画长卷《漓江百里图》开始创作并在两个月内完成,在桂林初展就引起轰动,继而出版了大型画册《漓江百里图》,中央台、广西台、南宁台均摄播了电视专题片;《漓江百里图》至今已出了五个版本的画册。刘绍昆
赋予画作生命力的刘绍昆
现任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的刘绍昆在广西画业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北部湾·亚热带》、《一方水土》、《女人的歌》等。曾荣获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铜牌奖、优秀作品奖、广西历届文艺创作“铜鼓奖”,中国文联颁发的采风成果奖,获“广西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刘绍昆的艺术人生感言为:画面的魅力在于将平淡表达得很有情致,就像能引起观者思绪的景致一样。我们常说的作品有生命力、有生命意识或生命存在,贯穿于内习与现实相撞的冲动之中,去表达心灵的流向,这是最为实在的。张冬峰
“德艺双馨”青年画家张冬峰
认识张冬峰应该说是缘于一种颜色——绿。张冬峰是画绿色的高手,他对南方满坡葱郁的绿色的独特感受与把握能力,他表现绿色得心应手的程度和把岭南葱郁的情调表现得让人神向往之,在同类地域的画家群中数一数二,在中国风景画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之一。张冬峰是广西南宁人,现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师范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得第三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1994年,参加首届中国油画静物展获优秀作品奖,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2001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老师”奖,还获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以及广西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
自1984年以来,张冬峰的一些作品被美国、荷兰、新 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人士购藏。出版有个人画册。张冬峰的风景画无论是形式、技法,还是精神、感觉,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美学趣味。
城市艺术景观大师石向东
石向东199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雕塑专业 ,现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教师,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石向东多年来从事雕塑艺术创作,为广西及全国一些城市环境设计并制作了多项艺术景观作品,其中代表作品有三件荣获全国最高奖,有的还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奥委会收藏。石向东[中国]石向东
12月上旬,孙中山巨型玻璃钢塑像将在年底座落梧州,这座高约5米的孙中山全身塑像,是由广西艺术学院石向东等几位教授创作。塑像采用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充分体现了一代伟人的内在气质和风采。而在最近,南宁街头几件刚立起的城雕让人感觉如一股清新之风扑而来——与老百姓的距离在拉近,催人思索的内涵在加深。江滨休闲公园正在紧紧施工,在一群忙碌着的工人中,石向东抚摸着两件铸铜雕塑铜雕感慨道:“过去,南宁一些雕塑不考虑地域特色。表现南方人的生活,雕刻出来的却是北方人的面孔。这次,为了让南宁疍民的形象尽可能真实,让南宁人感觉到这就是自己常在邕江边见到的那个小伙,那个姑娘,我们以邕江上的船民为模特铸成了这两件铜雕。” 郑军里
最先在中国美术馆办个展的画家郑军里
广西艺术学院青年画家郑军里的个人画展于1986年12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广西第一个进入国家级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的瑶族画家。他创作的《华夏风流人物》作品100多幅,表现中国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人物,很有气势,造型优美,敢于创新,引起美术界的强烈反响。郑军里画作
郑军里是广西南宁市人,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曾在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研究班深造。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广西政协常委、中国美协会员、广西美协理事、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外画师、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 主要作品有《国粹》、《温故而知新》、《少数民族组画》等,其中《温故而知新》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1989年以来,先后在北京、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并被北京中国美术馆、文化部中国研究院、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荣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及“广西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分别录制了郑军里的电视艺术片进行专题报道。陈庆珠
张家界“风景王”陈庆珠
陈庆珠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杰出美术家。”1988年一来,先后10次到湖南张家界体验生活,并进行张家界风景画创作,先后在柳州、三亚、张家界、南宁、汕头等地举办了5次《陈庆珠张家界风景画展》,陈庆珠的张家界风景画构图新颖、造型奇特、形象优美、刻画精微、色彩丰富的一贯艺术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前不久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授予“民族杰出美术家”荣誉称号。陈庆珠张家界风景画展
对于张家界风景,陈教授一往情深,对于经过10多年营造的张家界风景画艺术,他艰苦卓绝,呕心沥血,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从未动摇过最初的信念。他说要用他的画笔和智慧重塑一个比大自然更加神奇、更加美妙的张家界。在这里,人们看到了《御笔峰之秋》的金碧辉煌, 《戎马生崖》的威严险峻,《天书宝匣》的神风迷雾。而在他的近作中,还可以领略到纳西古韵、草原欢歌、瑶山风情以及南国特有的榕根蓬发的神采,花草虫鱼的绚丽多姿,特别是动物世界中的小生灵,更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白头偕老》、《寂静的家园》、《密林深深》就是这些小生灵的生动写照。陈丹
岭南画荔名家陈丹
打开陈丹的画集,在烟云腾迁、山涧隐约之后,总有一种直达心扉之感。然而人们感受他作品的内涵和意蕴后,更多地感觉到他那不落古人窠白,勇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强不息的实践精神。陈丹是广西南宁人,师承历代山水、花鸟传统,博取诸家画学精髓,因画荔枝而受到两广画业界人士的如潮好评;陈丹荔枝画作品引人入胜、回味无穷,润厚鲜明,透射出强烈的个性,形成气韵清纯生动,散了着质朴亲和的气息,多年来有很多作品被中国各地博物馆收藏,并流传至美国、德国、新加坡及东南亚各国,去年被人民画报和新世纪中国经济与科技等刊物专栏介绍,今年入选人民日报“海外版艺苑名家”集。现为南宁美协会员,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近期在广东的陈丹巡回荔枝画展中,其作品里的荔枝显得凝重、丰满、形神兼备因而被人们称为“广西荔枝王”。
据了解,陈丹多年来在生活上的坎坷,是常人之闻所未闻的。陈丹因公受过重伤,然而他并未因为肉体经受严重而收敛自己超越图强的雄心壮志,而是持恒不解地在中国书画艺术上为人生创造新的价值。在他那不满8平方米的卧室兼画室里,他与书画笔墨周循邂逅度过了寒来暑往近30多个春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至今“成果累累”。陈丹的艺术感言为:古今中外美学史论是自己身边的老师,然后深入生活求得创作本源,这是生发艺术之母”。沈如环
“画梅司令”沈如环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多次立功受奖,在部队历任排、连、营、团长和南宁警备区副司令员,戎马生涯五十年的沈如环,1987年离休后,参加广西老年书画大学,潜心学画终有所成;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地方和广州军区,广西军区画展;参加“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60周年名人画展并被收藏,受到专家和群众的好评,被誉为“来梅司令”。现为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编辑部理事,中国和广西老年书研究会会员,南宁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沈如环大约画了五千多幅梅花、白梅、红梅、腊梅,朵朵染色,落点花蕊。他还出版了一本《梅花集》,是梅的气质鼓舞他乐而不疲的精神,为弘扬广西的民族艺术奉献余热是“画梅司令”的心愿写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