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要教育和引导青年人才自觉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强调,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成就人才。
胡锦涛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特殊措施,使大批青年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出来。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
胡锦涛还强调,要教育和引导青年人才自觉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和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他希望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为完成今年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谈到青年一代如何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成才时,胡锦涛勉励广大青年,要勤奋学习,艰苦创业,甘于奉献,投身实践。
胡锦涛说,勤奋学习是青年进步的重要阶梯。青年需要学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武装,青年就能在成长道路上不迷路,少跌跤,正确把握人生之舵,一生都将受益无穷。广大青年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着重在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思想精髓上下一番苦功,在运用这个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上下一番苦功,在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上下一番苦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二是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敏于求知、勤于钻研的习惯,不断汲取反映当代世界新发展的各类新知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胡锦涛说,艰苦创业是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要把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依靠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人民的艰苦创业。广大青年要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成绩,用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要坚持勤俭持家,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防止奢靡之风的侵蚀。要正视困难,树立信心,把压力当作进取的动力,把挫折看成人生的洗礼,不等待,不依赖,坚韧不拔地去奋斗。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在改革和建设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胡锦涛说,甘于奉献是青年应有的精神境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讲物质利益原则、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是不行的,但不讲互助友爱、不讲奉献精神也是不行的。这些年来,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活动,见义勇为的事迹也层出不穷。这说明,奉献精神虽然很高尚,但做起来也不是高不可攀,奉献就在身边,奉献就在眼前,人人都可以为社会、为他人作出一些奉献。
胡锦涛说,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广大青年要自觉地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困难比较多、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国情,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性、正确性;才能加深对社会实际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才能积累经验,磨炼意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
温家宝接着说:“来之前,我一直在思索给同学们送几句话,那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这是对同学们的要求,也是对我自己的要求。我是和同学们来谈心的,希望你们说心里话。这也是科学民主精神。”
总理话音未落,无数双手从大厅各个角落纷纷举起。一位站在二楼栏杆旁戴眼镜的男生抢先得到了提问机会,他向总理提出如何克服学习中急功近利的问题。
“你问得很好。”温家宝说,“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好的教育和环境,就出不了人才。我们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解决教育和环境的问题。但我想,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成才的根本。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进入大学只是人生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你们眼前的路还很长,甚至充满坎坷,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成才。”
坐在总理斜对面的麦晓芃是元培学院大二学生。她向总理问道:“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志愿服务工作。您对志愿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希望?”
“没有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热爱,无论是学习和实践都做不好。”温家宝答道:“我对我们的国家,对养育我们的人民,怀着深深的爱。作为学生,要多读书、多实践,根本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远大的理想,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总理恳切的回答再次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去想去做前人没想过做过的事”
毛晓强同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是一名回族学生,来自甘肃的定西地区。他向总理问道:“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了,作为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我想知道,下一个10年西部大开发还会有什么新的措施?”
“你问我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下一个10年甚至是20年,中国的路怎么走?”温家宝沉思后说:“我以为,第一是要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要牢牢记住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尽最大的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第二是要更加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光辉。一个不公正的社会注定是不稳定、不和谐的。第三是要重视教育和科技。社会的进步,与对教育的重视,与科技革命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要走在世界前列,没有创造精神,是做不到的。我们要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教育体制等改革,使我们的国家永葆青春,永远前进。”“让中国发展起来,让中国实现公平正义,这是我年轻时就怀着的理想。我们做不完的事情,要靠年轻人来做。再过几年,你们都成才了,中国现代化大厦要靠你们建设,你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温总理充满深情的话语,使莘莘学子们为之动容。
一位化学学院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
温家宝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总理接着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大学还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在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
“真诚的东西才会是永恒的”
挤在三层栏杆旁的一位女学生,也抢到一个提问的机会。她来自一所民办大学,正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她问道:“国家给公办大学很多优惠,对民办大学有什么样的鼓励政策?”“教育发展需要大批公办学校,但我们也支持发展多种多样的民办教育。”温家宝说:“我在长春就参观一所民办学校,它的专业很单一,就是搞动漫开发,学校培养的学生很容易就业。我希望民办教育工作者向老一代民办教育家学习,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办学校不应该以营利为目的,这样就会把学校办好。”
掌声,一次次在大厅内响起。总理和同学们的笑声交融在一起。对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温总理都是细心聆听,认真作答。一个半小时时间不知不觉间悄然逝去,总理先后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十几个问题。温家宝最后说:“每年到‘五四’青年节,我都愿意跟年轻人一起坐一坐,谈谈心。我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和同学们交谈的。真诚的东西才会是永恒的。”随后,温家宝来到北大学一食堂与同学们共进午餐。他边吃边聊,关切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