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的编导精选了几位特殊的嘉宾,通过他们回忆与李文华合作、相处的片段和事件,为观众勾勒出一个相声艺术家的形象,并告诉观众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李文华老师理智、沉静地告别人间的最后时刻。
高占祥回忆起50年代和李文华一起听侯宝林、老舍、郭小川等大师讲课的情景,李文华很刻苦,就是同学之间有什么好的语言,他都会记下来,所以他的语言幽默,很风趣。
1962年,李文华调入广播说唱团时,最初是准备给侯宝林量活的。常祥霖说:“李文华给侯宝林、郝爱民、刘全宝、郭启儒都量过活。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个性,要适应他的个性,必须抑制自己的个性,他的修养很高,和那么多艺术家都合作过,但是他在这种千锤百炼之后,依然保持那种很抑制自己的个性,和适应对手的特点,因此他和姜昆、郝爱民总是恰到好处,不碍事。他这样一种境界,除了艺术修养之外,还是一个做人的一个修炼的成功。”
嘉宾陈连升、常祥霖会告诉观众,在5月5日,他们与李文华最后告别时的感人场面。老人写下了什么样的遗言?他的眼里为什么没有泪水?
姜昆回忆起他和李文华最辉煌时的一件让他终身难忘的往事,姜昆当年曾经在西安兵马俑拒演,李文华对他说了一句“你长大后会后悔的”。20年后发生的一件巧合事件,印证了李文华老师的远见卓识。
姜昆一共和李文华合作了七年,一共给广播电台留下了1200分钟的节目,演出了700多场。
姜昆回忆说:“1997年,我和李文华老师到天津电视台搞一次相声音配像。李老师也挺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李老师掉眼泪了。我说,李大爷您怎么了?他说,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又和你说相声了。我听了以后,当时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他一看有摄像机对着他,底下有观众在看着他,他虽然是听播放的声音对着自己的口型,但是他又找回了在舞台上的感觉。这可能是他一直梦绕魂牵的事情,失声了,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是想站在舞台上再说一段相声。”
德艺双馨,好人风范永留存
常祥霖说:“一个明星离开舞台,一般来说几年就忘了,可是他李文华离开舞台多年之后,人们对他一点都没有淡漠,没有一点生疏。”这到底是为什么?
李文华的儿子李则唐、女儿李则婷也来到了节目现场,在他们眼中,李文华是一个严厉的父亲,同时也是个不顾家的父亲。老在外边演出,常常在儿女们睡了之后才回来,因此有种陌生感。李文华对此也感觉愧疚。儿子对他说:“您不要愧疚,您给我们带来了荣耀,我很知足。”
李则婷还讲了她父亲最后那些日子的一些情况,李则婷说:“父亲说少给我用点好药,给国家省点钱。冯巩过去了,说:不差钱,您就配合医院积极治疗。他老想出院,说外边有那么多人啊,住不上院,我出院给其他病人腾个病房。”
“德艺双馨,风范永存”。这是高占祥对李文华一生的评价。
朱军念了姜昆对李文华的一段评价:“李文华是我的战友,也是我的老师……他衣着朴素,从不讲究吃穿,他待人热情,从不分亲疏远近,无论走到那里,他总是带着工人师傅习惯的称呼,张师傅您来,李师傅您喝口茶,团里面的同志都讲,文华老师这脾气太难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