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杨善洲为一面镜子
 
  胡锦涛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少数党员干部因"管不住自己"栽了跟头,群众反映强烈。总书记强调"自觉"也是在叮嘱每个党员干部要在管住自己上下功夫。您觉得,党员干部该怎样加强党性修养?怎样做到"自觉"实践?
总书记号召学习杨善洲,清廉勤政之风会遍吹中华大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总书记批示学习杨善洲,是在全体共产党人中提出了新的希望与要求。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要想永远保持先进性,要在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就得有千千万万如杨善洲一样,真信、真正实践党的理想、宗旨、信念的人。
  学习杨善洲,并非是要刻意模仿杨善洲,而是要从杨善洲的人生轨迹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在和杨善洲的对比中寻找我们工作的不足和缺陷。为什么杨善洲身居高位还能两袖清风?为什么杨善洲能不为名利所动一生恪尽职守?为什么杨善洲能一生保持扎根基层奉献群众?为什么杨善洲受得了一生清贫而真心资助社会?我想,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扪心自问,杨善洲真的距离我们很远吗?他身上所体现了那些精神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吗?
  杨善洲有一辈子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总书记曾经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杨善洲不仅牢记宗旨,自觉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而且始终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因为杨善洲的家人不能“农转非”,他住不起新房,他的儿女不能得到组织的“关照”,他的司机接他还得撒谎,他退休在大亮山上种树造林20多年……因为杨善洲的“职业病”,人们在怀念他的时候,还要由衷地感谢共产党,感谢共产党培养了杨善洲的“职业病”,感谢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杨善洲同志虽然去了,但他的精神、他的“职业病”不能离开我们!大亮山上的一草一木作证,人民群众希望杨善洲式的“职业病”越多越好,而且是越重越好。
  党员干部应该以杨善洲为一面镜子,时刻以杨善洲的言行和自己的言行进行对照,扪心自问,是否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是否符合一个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否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

重要的是坚守一辈子
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在这样的事业中坚守一生,无论身居什么岗位,都会成就伟大;无论历程怎样艰辛,终将书写传奇。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他两手空空离开那片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土地,留下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下身后悠长的思念和由衷的敬佩。

  “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

  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半辈子,杨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权,权只为老百姓所用。几十年里,杨善洲不知为多少群众“散过钱财”,帮多少百姓解过忧困,自己一家却始终过着清苦的生活。妻儿户口留在农村,二三十年无力盖起一栋新房,三个女儿靠不上他一点关系,因为“他当官是为国家当,又不是为我们家当”。

  无情未必真豪杰。几十年里,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愧对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奋斗一辈子,需要坚忍,更需要激情。后半辈子,杨善洲离开领导岗位,发挥余热,全心为群众织就一片绿荫。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信守“退休后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白手起家,捡果核做树种,在荒凉的大亮山上营造起几万亩林木,为乡亲开辟致富的道路,把价值数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在他日渐衰老的身体里,始终燃烧着尽党员职守、为群众谋利的火热情怀。

  干部总是要退休的,但作为共产党员永远不退休。杨善洲常常忆起滇西抗战时与他一起抬担架的老乡,正是这样的人民,托举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到今天。回报人民的牺牲奉献,满足人民的幸福期待,是杨善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不尽动力。这是比任何功德更崇高的使命,更值得一个人终其一生、忘我追求。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辈子很短,用它来求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人民的利益,一辈子很长,会以他人的幸福滋养追求,在后人的追忆中延续生命,在岁月深处写下崇高。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党的生命力必定更加旺盛。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将在信念的坚守中收获更灿烂的人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批示中,总书记把焦点聚焦在“自觉”上,笔者以为颇有深意。

  杨善洲同志无论是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还是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无论是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还是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都是“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实践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60多年来,杨善洲同志在职时带领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硬是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退休后带领大家,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把光秃秃的大亮山变成了青悠悠的绿海洋,靠的是自觉。当领导,杨善洲同志从没吃过一顿免费的饭,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尤其是当保山地委书记的时候,按当时的政策,爱人和女儿都可以“农转非”,但他却把工作人员填好的申请表锁进抽屉里,让她们在老家当农民,靠的是自觉。临终前,杨善洲同志用微弱的声音交代:“你们一定要继续种树,一定要管好林子;一定要把林场的收益按比例分给群众,不能让群众吃亏!”实现他自己“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靠的还是自觉。

  自觉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可以使人纯洁,使人有追求,使人进步,使人明智,使人高尚。刘少奇同志曾经讲过,一些党员一起参加革命斗争,在大体相同的环境中和条件下参加革命实践,但有的党员进步很快,甚至原来比较落后的赶到前面去了,有的进步很慢;有的甚至发生动摇等等。为什么?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进行党性锻炼和为民服务的自觉性不同。

  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有着不同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但是,加快发展,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宗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自觉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近年来讲话中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自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站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新起点,贯彻落实总书记“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的重要指示,我们更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在增强自觉性上下功夫、做文章,自学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刚刚闭幕的两会精神,自觉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自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