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臧克茂立足平凡岗位
 
这是一个让每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共和国军人刻骨铭心的地方。这里,曾经写满屈辱、燃烧仇恨;这里,让人立志明理,永远保持清醒头脑!

  抚摸着宛平城墙上历经风雨洗礼的累累弹痕,我们不禁陷入沉思:一名当代革命军人,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滚滚浪潮,该用怎样的姿态去迎接挑战?该用怎样的追求忠实履行好肩负的神圣使命?

  让我们走近臧克茂,探寻他用数十载躬身实践对这一问题做出的诠释。

  “国家培养了你,你用知识回报国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记者:大学毕业后,您为什么选择到部队工作?

  臧克茂:那时侯大家都很单纯,根本没有多想,大都填的“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我们这一代人,当个愿望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总会自觉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

  记者:“哈军工"初建时,是有很多苏联顾问的,面对他们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臧克茂:是差距。当时,我国的潜艇都是从苏联引进的,我们在这些顾问面前感觉说话不硬气。因此我更加努力地钻研专业知识,25 岁那年还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后来我们逐渐发现,有的顾问也只懂设备制造。对设计原理知之不多,这让我们明白:要掌握关键技术,不能依靠所谓的权威,一切还是得靠自己。

  记者:于是您踊跃参加了我国第一艘潜艇的电机攻关?

  藏克茂:是的。作为海军工程系教员,我曾到抚顺、青岛参观过我国的海军码头,还上过潜艇。那个时候,我做梦都想着我国能研制出自己的潜艇。因此,当听说有机会参与我国第一艘潜艇的电机攻关时,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攻关组进驻湖南农村的工厂后,吃住条件都很艰苦,我身上还起了红斑,但大家热情都很高,干起工作来啥都不顾了,在那里一干就是一百多天。

  记者:随“哈军工"集体转业后,您在哈尔滨有了稳定的工作,

  也成了家,三个年幼的女儿更是需要照顾。在这种情况下,您为什么会再次参军入伍,只身一人来到远在北京的装工院?

  臧克茂:我一直认为,是党教育和培养了我,不但让我这种家庭出身不好的人免费上了大学,甚至还给我们发放生活费;是部队给了我崇高的荣誉,让我和我的全家都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所以,我总梦想着有一天能重新回到部队,回报党恩。我总觉得,国家培养了你,你用知识回报国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一直告诫自己:绝不能碌碌无为,一定要为部队建设做出些成绩来”

  记者:我们知道,您从大学毕业分配已到“哈军工”开始,一直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应该说是桃李满天下,成果颇丰。可您却在55 岁快退休的年纪去搞科研,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臧克茂:参加工作后,我一直告诫自已:绝不能碌碌无为,一定要为部队做出些成绩来。“文革”那段时间没有机会和条件搞科研,白白耽误了很多年,到装工院后有机会了,我就想着在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往科研这方面拓展一下。

  记者:从交流全电式炮控系统,到坦克数字交流电驱动系统,再到全电战斗车辆,感觉您关注的都是前沿性、基础性的课题,为何没选些难度小、见效快的项目?

  臧克茂:大的难题拿下了,才有成就感嘛!再说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我不愿意把精力耗费在那些边边角角的课题上。

  记者:2007年,您75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意味着将承担

  更为繁重的科研任务。应该说,这对您的身体和精力又是一个挑战,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臧克茂:我虽然70多岁了,但我从没觉得老,总觉得还能为武器装备建设做点事。当时,全电化陆战平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僧遍重视,并有了一些成果。我们国家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确实很是着急。正好我在这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和积累,所以我觉得应该再出把力,而在院士这个平台上,无疑能更多地做一些事。

  记者:您做的这一切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是榜样、是鼓舞,既可敬、又可学。我们想知道,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时刻支撑着您不断前行?

  臧克茂:我出生在战火纷飞、饱受欺凌的旧中国。现在,每当我散步走到学校附近的卢沟桥时,我经常会思考,为什么我们国家当年会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现在我们又该为富国强军做些什么?我觉得,一个人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奋斗就有了目标。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成绩归功于组织的培养,荣誉属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记者:您在这些研究领域相对较窄或者比较前沿的课题止,取得了这么多的成果,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获得这些成功的过程中,您有什么心得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臧克茂: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那都是因为部队给了我这个舞台,让我能为武器装备建设做点工作。非要说有什么心得的话,那就是一切为了组织,一切相信组织,一切依靠组织。

  记者:能具体说说吗?

  臧克茂:我们学校的历届领导,从院长、政委到机关各部门领导,对我的工作和身体都特别关心,只要得知我有什么困难,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帮我决,所以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系领导、教研室领导对我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正是组织的信任和关怀,每时每刻都在鞭策着我奋勇向前,不敢停息。

  记者: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日新月异,您觉得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臧克茂:从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主导了世界新军李变革,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愈加突出。这也意味着我们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但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军事理论上的创新,还是武器装备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离不开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记者:那么,您认为作为一名武器装备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品质?

  臧克茂:你问得很好。我觉得,除了基本的科学知识与能力外,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创新意识,二是团队精神。

  记者:军委徐副主席在前不久会见军队两院院士时,高度评价了院士们在推进我军军事科技创新中展现出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我们觉得这些精神在您身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您是如何理解这四种精神的?

  臧克茂: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军队知识分子的充分信任和褒

  扬,更是对大家的莫大期望和鞭策。我将和大家一道,继续保持和发扬这四种精神,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和重大项目攻关,争取早日突破军事科技发展和军事斗争装备准备中的重难点问题;同时,传承好学院良好的学术风气,加大培养和扶持优秀人才力度,确保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确保武器装备建设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