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之子——追记云南省迪庆州原人大常委会委员、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龚曲此里身着新式军礼服的龚曲此里(2008年7月摄)。“香格里拉”,藏语“心中的日月”,佛经中的理想国。新华社发(钟兴良摄)
在龚曲此里的家乡迪庆,连日来,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关注龚曲此里事迹的报道,成为许多干部群众每天必做的事。看着他们熟悉的龚曲此里出现在电视上,许多人都流下了思念的泪水。来自各个民族、操着不同口音的人,络绎不绝地穿行在香格里拉县城到烈士陵园的路上,来看望这位香格里拉之子。在摆满鲜花、酥油茶、青稞酒和哈达的墓碑前,人们纷纷表示,我们一定要把香格里拉建设得更美丽、更和谐,告慰龚曲副司令员。
2009年11月28日,中共云南省委作出决定,追授龚曲此里同志“维护民族团结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并在全省开展向龚曲此里学习的活动。龚曲此里把毕生献给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事迹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在四川、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关注。不少地方都组织召开座谈会,缅怀党的好干部龚曲此里,并以开展学习龚曲此里活动为契机,组织民族团结宣讲团深入牧区、村寨宣讲。新疆和田地委书记程振山说,我们要向龚曲此里学习,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创新的工作思路促进民族和睦、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青藏铁路带动下致富的西藏那曲妇女卓玛拉央说:“共产党让我们翻了身、致了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龚曲此里一样,感共产党的恩,做团结稳定的事。”
被誉为“高原雄鹰”的龚曲此里,成了很多少数民族青年励志的榜样。在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等高校,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学生对媒体的报道格外关注,许多人把关于龚曲此里的报道收集了起来,还在网上留言,表达对龚曲此里这位少数民族干部的由衷崇敬,表示要以龚曲此里为榜样,努力学习,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奉献自己的力量。西藏大学2007级土地资源管理班的顿珠吉布在网上观看了关于龚曲此里的视频后,感动地说:“这样的好人,不应该就走得这么快啊!”他说,毕业后到更艰苦的地方,服务父老乡亲和自己生长的这块土地,已成为他和同学之间的约定。
龚曲此里三次放弃到昆明的机会,坚守高原直至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事迹,感动了大江南北的千百个军营,特别是在高原军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驻守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官兵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龚曲此里身上那种“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高原人特有的意志精神,做像龚曲此里一样的优秀军人,为国家安全、为驻地的发展稳定做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