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在草地行军中,最大的困难是两个: 一是自然条件的障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雪山草地。我们绝大多数是湘、赣、江汉平原和贵州人,一下进入青藏高原,海拔在三千至五六千米,即便在一般盆地也不容易适应。我们去甘孜路上,都要翻雪山,左路二军团要翻两个海拔四千米和两个五千米的雪山。六军团也要翻瓮水、那坡两座大雪山,还要通过四个小雪山。大雪山上,终年积雪,气候严寒,瞬息万变。有时天晴气朗,有时漫天大雪。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如不奋勇前进,停止休息,就有死亡的危险。从甘孜往北,向哈达铺前进,沿途大部分是广漠的草地。这里同样地势很高,空气稀薄,正值夏秋之交,几乎每天下雨,草深地湿。我们雨具不足,帐篷不够,露营不得安息。除了同天斗,同地斗,有时还要同动物斗。我们露营,通常把马拴在帐篷外。一次,有个单位天亮后发现少了一匹马,大家都奇怪,哪里去了?就派人去找,快到中午,在离宿营地四五里的山梁上,看到几十个猴子,有些拉马缰绳,有些骑在马上,我们打了几枪,猴子跑了,才牵回马来。这在草地行军虽然是稀有的例子,可见与自然界斗争的严重性。
第二个大问题,是粮食缺乏。在到甘孜之前,虽然感到粮食有困难,但西康南面人口不少,我们执行民族政策,得到藏民的帮助,比较好的解决了。但从甘孜向北以后,草地人烟稀少,即便有些村落甚至村落较密的居民区,但农业不发达,群众主要以畜牧为生。反动土司,常常把牛羊赶走。四方面军大队前面走,对后面虽然有些照顾,也是杯水车薪。部队因粮少疲劳,体力下降,由这一段到那一段(多为二、三百里至四、五百里),虽然努力准备粮食,常常不能完成行军计划。
我们的口号是:“走出草地,就是胜利。”动员全体同志节约粮食,规定每人的最低量,然而有时也难乎为继,就吃野菜野果,煮牛皮、牛羊骨汤喝。部队体力不断削弱,生病掉队增多,有些同志有时失脚一倒或坐下,就不能再起来。他们为了党的抗日救国路线,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在祖国大地上光荣地为国捐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