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教育家办学:给校长一片树人的天空
 
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浙江教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社共同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如期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全国的300多名中小学校长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与教育家办学”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充满智慧的探讨——

   论坛上,温家宝总理的名言“仰望星空”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对于在场的每一位校长来说,“教育家办学”无疑给他们的教育生涯平添了更多值得期待的树人空间。

担当重大社会责任

  “教育家的身上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这个观点一经论坛主持人提出便得到了全场300余名校长的热烈响应。教育家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是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引领教师团队建设,还是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在良好互动下,与会校长们对教育家的社会责任也逐步明晰。  
  而校长如何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呢?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认为,校长最大的责任在于把握科学的教育规律,为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许多校长也提出,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按规律办学、把教育规律变成现实的教育行为很重要,但面临的困难也很多,需要校长有足够的勇气去发现问题,有足够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作为校长,当前既面临着学生和家长对于升学率的期待,又肩负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如何处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呢?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校长任欣伟呼吁,校长要不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解决教育中遇到的关乎学生发展的实际问题,维护教育的尊严,保护教育的生态环境。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校长缪水娟说:“现实学校都履行着两种责任:第一,让学生上好的大学,这是有限的;第二,让学生能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无限的。作为一个教育家不仅要注意教育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更要重视学生精神价值的培育,这是教育家的责任。”
  尽管成为教育家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很多校长已把教育家的理想与信念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校长骆玲芳认为,校长应该有比管好一所学校更重要的使命与责任,那就是,应极力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影响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从而促进民族素养的提升,乃至推动人类社会的革新与发展;同时,应把对教育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育行动中,在能力范围允许的前提下,改善教育现状。“作为一名校长,要努力以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教育家的精神鼓励自己、完善自己,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幸福。”

坚守独特文化品位

  作为此次论坛举办地的杭州高级中学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全体与会校长在参观了该校的校史室后都发出了同样的感叹:一所好学校,不管换了多少任校长,文化与气质是可以一直传承下来的。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校长任继长连续三年参加了长三角校长论坛,他认为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理念与师生价值取向的结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所有知名的学校都有被广大师生铭记的、影响他们价值认同与生活方式的独特文化,校长的文化品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吴红华说:“一名校长有怎样的文化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有怎样的文化品位,校长要以教育家的精神来要求自己,不断追求高尚、积极、创新的文化,并以此来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
  而作为校长,能不能遵循教育家的精神,坚持自身独特的文化品位,成为了全场热议的话题。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陈军表示,教育家或任何一位教育者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和教师、学生、家长、领导、专家等各类人群发生联系,在此过程中,如何彰显与坚守自身的文化品位显得尤为重要,校长的文化品位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真正为一所学校的发展注入动力。”任继长对此表示赞同,他说:“教育家的文化品位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附于社会、国家、民族的大环境,有时候甚至要受到政策、法规、习俗、风气的影响,很多时候,它会被装入一个外部环境的‘容器’,进而改变着原有的形态。但这种文化的品质与气场能持之以恒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它同样能改变‘容器’、击穿石板。”
  校长在努力成为教育家的道路上,应该坚持怎样的文化品位,这种文化品位又该如何影响日常的教育教学呢?任欣伟的话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教育家的文化品位不是个人的,而是一个社会崇尚人文的符号,对于中国的教育家来说,不管何时何地,民族文化永远是教育文化的灵魂,丢掉了民族文化,便失去了教育最根本的意义。记者注意到,此次参会的大多数学校都自觉地把汶川地震之后全国展开的抗震救灾行动第一时间转化成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题材,让学生在灾难面前感悟生命,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守望相助的优秀品质。
  坚持、执著、创新,成为了与会校长公认的教育家文化晶位的核心。刘京海表示,教育家的文化品位中必须有一种执著的文化风气和独创的文化品格,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俗、只唯实,即使成为一个孤独的先行者,也要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陈军说:“每一位校长都应该学习教育家埋头苦干、潜心钻研的精神,养咸一种耐得住寂寞的文化品质。”缪水娟则认为,教育家的责任是努力让教育更赋有文化影响力,而这就需要教育家自身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高尚的品位,创新的思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成尚荣表示,教育家一定是一棵文化大树,教育家文化品位在某种程度上能在思想上引领整个教师队伍,进而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一种良性的办学氛围。

呼唤宽容培养环境

  教育家是可以培养的吗?怎样培养教育家?我们离教育家的目标还有多少距离?围绕这些议题,与会的校长们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培养教育家有没有明确的路径?答案是肯定的,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校长邱华国认为,是否培养了大批人才,是否受广泛拥戴,是否能让员工把教育作为崇高事业,是否发表过广为流传的观点,是否能根据社会的要求作必要的变化,是否有人格魅力,道德是否高尚等都可以成为衡量教育家的标准。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尚可则认为,教育家的培养没有一种统一的路径,环境的宽松宽容是教育家成长的重要因素,思想和实践是教育家成长的双翼,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出创造性的规律与经验,才是校长真正成为教育家的开始。
  “培养教育家关键是把握教育规律。教育家必定出自真心实意办学,科学把握教育规律的人群。”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徐静呼吁,不能一味催生教育家,要给教育家培养以更多的关注,要拒绝违背教育规律的培养方式,单纯的评比、考核容易形成校长培养的“快餐化”趋势,有关部门应尽可能多地为校长创造有利于其自身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
  “教育家从来不是媒体、社会捧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自然而然涌现的。”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认为,教育家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包容和理解,因为教育是一项人的事业,它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进,也不能受商业规律的支配。要培养教育家,就要给予他们能够潜心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实现教育理想、积累教育经验的土壤。要让他们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并有发表自己独立看法的制度、环境,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实践。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