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戴碧蓉,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陌生。她也是湖南人,是与雷锋、欧阳海等齐名的一代英雄。戴碧蓉舍己救人的壮举,曾感动了整整一代人。如果当年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戴碧蓉当之无愧。
我们依稀记得,1968年9月14日,11岁的戴碧蓉在株洲火车站调车场旁边,为了救助3个正在铁道上低头玩耍的孩子,被溜车无情碾过,失去左臂左腿,造成终生残疾。戴碧蓉的感人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成为誉满全国的“舍己救人小英雄”。今人敬佩的是,饱受残疾之苦的戴碧蓉,先后经历丧子之痛以及癌症的折磨,但她勇敢地面对种种磨难,自强不息,成为残疾人的楷模。
新中国60华诞在即,今年52岁的戴碧蓉回忆起40年前国庆北京观礼的盛况,依然自豪不已。谈笑风生的戴碧蓉,还透露了当年鲜为人知的往事。
小小年纪也有“小心眼”
1969年,12岁的戴碧蓉是株洲铁路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9月中旬的一天,校长郑重地通知她,已入湖南观礼团,进京参加新中国成立20周年观礼。家里人特地给她置办了一套新行头:一件枣红色的格子上衣、一条灰色裤子、一双黑色凉鞋。湖南省民政厅荣军学校免费为她安装了平生第一条左腿假肢。
9月21日,戴碧蓉梳了个“翘翘辫”,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挎着全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分子得来的奖品——塑料包,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省城长沙。9月29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受毛主席、周总理的邀请,按10比1的比例,每个省市区选派代表上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观礼,这些代表住在中南海。戴碧蓉在拥有300代表的湖南观礼团中脱颖而出,入住中南海。
小小年纪的戴碧蓉到了中南海住地,表现出小孩天真、单纯的一面。中南海住地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吃的是大锅饭,睡的是木板大通铺,坐的是木椅子,不像前两天住的宾馆有沙发、卫生间。她不禁有点失落,翘起了嘴巴。戴碧蓉回忆当时的情景,又笑着说,这是贪图享受的“小心眼”。
“吃国宴出了个大洋相!”
喜上加喜。戴碧蓉接到3张大红请柬:一张是参加9月30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主持的庆祝新中国成立20周年国宴,一张是10月1日上午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一张是10月1日晚上登上观礼台欣赏焰火晚会。“舍己救人小英雄”享受了极高的待遇,可见当时社会对英雄壮举的褒扬。
令人捧腹的是,这么一个驰名全国的小英雄,却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出了个“大洋相”。国宴吃的是西餐,桌上摆的都是水果、点心、饮料,凉拌菜居多,戴碧蓉不知道怎么吃,也不习惯这么吃,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位工作人员跑过来,问她为何不吃,戴碧蓉赶紧说:“有米饭吃么?”过了好长时间,工作人员给她弄来一小碗米饭。米粒通明透亮,吃起来软软的、绵绵的。戴碧蓉几口就吃完了。直到1978年,戴碧蓉出席共青团十大时,当年观礼团的老同志还在笑话她。 “三次幸福地见到毛主席”
戴碧蓉来到北京,最大的心愿是想早日见到毛主席。
10月1日7点半钟,戴碧蓉早早地随其他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她观礼的位置在城楼右边面向人民大会堂的方向。参加集会游行的群众多达40万,整齐排列在天安门广场和东长安街上,广场上用花束组成5个金色大字:“毛主席万岁”。上午10时,在庄严的《东方红》乐曲中,天安门城楼的专用电梯打开了,毛主席健步走了出来,顿时全场万众欢腾。戴碧蓉幸福的热泪夺眶而出,她一边用右手衣袖不停地擦拭泪水,一边连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10月1日晚,戴碧蓉坐在观礼台上看焰火。8时整,毛主席又一次乘电梯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这是戴碧蓉第二次见到毛主席。当晚比较冷,风又大,但毛主席没有穿大衣,仍穿着上午检阅游行集会时的笔挺中山装。
10月11日下午,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1万名观礼代表。时隔10天,戴碧蓉第三次见到毛主席。毛主席健步来到主席台中央,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与代表们亲切合影留念。 “周总理要我站在他身边照相”
10月15日,戴碧蓉和代表们正在中南海的一个小礼堂听报告,突然一个解放军叔叔进来请她出去一下。小礼堂外面的小广场上来了20多位外省代表,站成两排等候。那位叫她出来的解放军叔叔——向周总理介绍在场的各位代表。这些代表包括珍宝岛战斗英雄群体、草原英雄小姐妹、大寨“铁姑娘”郭凤莲等英雄模范。
当介绍到戴碧蓉时,周总理一把把她抱在怀里,关切地问她是哪里人、多大了、上几年级、是怎么致残的?戴碧蓉一一作了回答。总理爱怜地抚摸着戴碧蓉的头,勉励她要身残志坚,只要好好学习,学到真本领,照样可以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作出大贡献。戴碧蓉默默地点了点头。合影时,周总理提出要戴碧蓉站在他右手边。戴碧蓉作为湖南观礼团的唯一代表,能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真是最幸运。
回忆1969年国庆观礼,戴碧蓉如数家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幸福时段。戴碧蓉现任湖南省株洲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继续为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她自强不息的事迹依然感染着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