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守卫南京长江大桥40年 抢救群众千人
 
40年前的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从当年开始,武警江苏总队官兵进驻大桥,日夜守护着大桥的安宁。40年、14600个日日夜夜,一代又一代守桥官兵用青春甚至用生命谱就了守桥壮歌!

平均每天7万多辆汽车、400多列火车、8000多艘船舶从桥上桥下呼啸穿梭

1968年6月24日,由毛主席亲自批准组建的大桥守护部队正式进驻大桥。65℃高温,-25℃严寒,98分贝噪音,20多倍尾气污染……他们直面艰苦,以不屈的精神打造忠诚信念的钢铁脊梁

所有的营房紧临大桥沿线,有4个中队甚至就安扎在铁路桥的"鼻子"底下。夏日酷暑,打一只鸡蛋在路面上,5分钟蛋能煎熟。冬天严寒,即使穿上棉大衣再套上羊皮大衣,仍会觉得阴冷。

平均每天7万多辆汽车、400多列火车、8000多艘船舶从桥上桥下呼啸穿梭,即使在耳朵里塞满棉花,也让人无法安然入睡。如果睡不好尚能在坚持中适应,但冷不丁被火车上的排泄物溅得没头没脸、一不留神又被乘客随手从车窗里扔出来的啤酒瓶等“自由落体”不幸击中,恐怕再怎么“大肚能容”的人,也已忍无可忍了。何况每天都要经过“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的复杂路线去上哨,而且几乎每班哨还要多走上半个多小时……

“当新兵从惊叹于大桥的雄伟瑰丽中回过神后,失望的泪水往往就止不住地落下来。”船艇大队教导员韩杰一语说。







四十年来,数千名哨兵坚守着大桥。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在家经商的小王怀揣200多万存款来到部队想要“锻炼锻炼”,下到中队没几天就哭着鼻子不辞而别——私自离队跑回了家。再次归队后, 拥军模范田大妈让小王彻底感悟出艰苦中的奉献价值。

家中资产过千万的田大妈已年逾古稀,与部队毗邻而居。40年前,田大妈家里很穷,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守桥官兵经常接济她,不时把舍不得吃的油条、包子送给她的两个小孩充饥。田大妈后来开工厂,办公司,发了财,带着两个儿子一起拥军。退休后田大妈闲不住,成天捡煤核、拾破烂,每月把挣来的1000多元全都慰问部队,所有的守桥官兵都亲热地喊她"田妈妈"。

田妈妈像一面镜子,让王建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小王的思想逐步转变,最后成为了“守桥标兵”。他在笔记本里这样写道:“岿然不动的大桥是民族精神的丰碑,忠诚守桥的信念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守护大桥就是在守护祖国的腾飞,再苦再累我都会挺直脊梁无比自豪!”

守桥的风险无处不在。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战士家长来到二十中队,一宿都睡不着觉。因为营房紧依桥墩而建,火车每3分钟一趟从头顶上呼啸而过,不仅噪音太大,而且他还一直担心万一火车脱轨翻落,就会砸碎整个营区啊!

官兵们早已将这样的“万一风险”置之度外,包括铁路桥上架设的2.7万千伏高压线,遇上暴雨,电流就随时可能与哨位相连,甚至被火车、汽车意外撞伤乃至“光荣”,他们也可以忽略不计,而被车窗里抛出的杂物砸伤就更是“小菜一碟”了。

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夜晚,北老虎口哨兵毕凯龙遭遇了惊魂一刻。正在小岗亭边执勤的小毕忽见天空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他急忙躲进岗亭里。就在这一瞬间,一声炸雷不偏不倚地劈中了岗亭,执勤桌和电话机立刻被电流烧焦,发出刺鼻的烟味……真的好玄,如果稍微靠近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守桥部队的集合哨是独一无二的,是由铁锤敲击钢板发出的声音。今年春节,二期士官王建华回到盐城探亲。家中的安静让他很不适应,一直到深夜,没有轰鸣声作伴的小王一直无法入睡。当他打开电视收看节目时,惊醒了隔壁熟睡中的父母。父母问他为何白天说话嗓门那么高,夜里又把音量开得这样大?小王意识到自己的耳朵有问题,第二天到医院一检查,听力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二!

在二十中队的荣誉室里,分外引人注目的,是陈列在橱窗里的那件缺了右下角的军大衣。它讲述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老兵袁沈石舍生忘死从火车轮下救出两名顽童。那天早上8时15分,家住在南京光华门石门坎的王东、王伟兄弟俩随父亲来到江北浦口区三河镇走亲戚。小兄弟俩乘人不注意,悄悄地溜到一处无人道口上玩耍,全然不知死神正在迅速地逼近。在前方约200米处的上行线上,两列火车相向驶来,两个孩子危在旦夕!发现险情的袁沈石未及多想,奋力冲到孩子跟前,一个漂亮的前扑动作把两个孩子推出了轨道!擦身而过的车轮扯碎了他大衣下摆的右角。

人在桥通,武警官兵时刻把大桥的畅通举过头顶

40年岁月峥嵘,守桥官兵不负使命,在惊涛骇浪中力挽狂澜,使一起又一起重大险情,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大动脉一刻也不曾停止过跳动。

大桥无小事,这是守桥官兵的座右铭。因为任何不起眼的小事,一旦引起交通堵塞,每分钟就会给国家造成1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守桥官兵练就了"火眼金睛",常常在细微之处洞察出惊天阴谋。

2006年5月27日深夜,哨兵黄磊、孙文东巡逻到109桥墩附近。忽然,有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从桥墩旁走出来,他左手拎着一个空编织袋,晃晃悠悠地左顾右盼,看了两个哨兵一眼就掉头朝相反的方向走去。他不像附近晚归的群众!黄磊和孙文东一使眼色,两人一前一后快速接近那人, 把他夹在中间。

“这么晚了去哪呀?”

“俺,俺正……回家去。”那个人显得很紧张,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说话磕磕绊绊。

“家在哪住呢?”话音未落,只见那人拨腿就跑,两名战士猛扑上去,把他牢牢控制住。几经较量,此人供出的重大阴谋让他俩惊出一身冷汗:这人是通缉犯,他在老家与父亲发生矛盾后,残忍地杀死了老父,逃到南京,想要通过炸毁大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刚刚把23公斤烈性TNT、20多枚雷管及导火索等爆炸物隐藏到109号桥墩下,就发现巡逻的武警走了过来,本想先躲避一下,不料被哨兵识破了阴谋,把这起可能惊天动地的灾难扼杀在萌芽之中。

“一目了然”让守桥官兵赢得“火眼金睛”的美誉。一天下午16时20分,部队接到省公安厅紧急通知,有一辆满载炸药的卡车正向大桥驶来。官兵们立即在三个检查站和纬一路口与大桥连接处进行了设卡堵截,并加强兵力部署,把公路面所有哨位改为复哨,各单位防暴小分队进入临战状态。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可疑卡车始终没有出现。20时05分,一辆裹着蓬布的卡车通过了前面3道关卡的检查,驶到北桥头检查站。司机摇下车窗玻璃,递出相关手续,满不在乎地囔囔着:"快点,还要急着赶路哩!"哨兵鞠学山盯着司机,不看他的手续,命令他立刻下车接受检查。司机极不情愿地打开车门跳到地上,突然扭头往桥下狂奔。鞠学山早有准备,一招"抱膝压伏"把他摔倒在地,麻利地将他捆个结结实实。打开蓬布,发现了经过伪装的4吨TNT烈性炸药和4000根雷管,确认正是那辆嫌疑车。"司机说话的瞬间,我察觉出他的眼中有一丝一闪而过的慌乱,当时就断定这车有问题!"鞠学山的目光透着自信。

唯有“火眼金睛”才能及时化险为夷。夜色笼罩下的江面烟波浩渺,一条3000吨的驳船装满铁矿石,停在大桥上游约两千米的江面上抛锚后准备转站。夜里一点多钟,由于风大水急,驳船发生"溜锚",往大桥方向飘来,极有可能撞击桥墩。船艇大队码头瞭望哨哨兵刘建军借着探照灯光,发现了夜幕下这条驳船十分隐蔽的不规则运行,距离桥墩已不足100米!小刘立即通过电话向值班室干部倪粉祥副大队长紧急报告。倪粉祥带领值班艇迅速出动。值班艇从侧后方强行靠近驳船,战士贾华军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一次将缆绳套在了溜锚的驳船的缆柱上,使值班艇靠上了驳船的右后弦。副大队长倪粉祥带领2名战士跳上了驳船,在船舱叫醒正在睡觉的两名值班船员,驳船值班人员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对锚链进行加固,想办法使20吨重的锚链抓紧。倪粉祥马上用手持电台通知港监王站长,港监方面与南京航运系统取得联系,约6分钟后调来一艘拖船,将驳船顶推到安全位置,又一起可能出现的重大撞桥事故被化解于无形。

2002年12月18日深夜,细雨沥沥,38号桥墩哨兵李洋在瑟瑟寒风中警惕地巡视目标区域。23时40分,一列南下的货车从他身旁呼啸而过,几乎同时,他听到一阵阵"咣当咣当"的沉闷撞击声。不好,一定是货车上有东西掉落到轨道上了!李洋迅即寻声查找,很快在距离哨所15米远的地方,发现有3块大铁锭(长40厘米、宽7厘米、厚7厘米)和数十个小铁块坠落在钢轨附近。李洋立刻趴在钢轨上仔细潜听,判定上行线上有一趟列车马上就要通过此处。情况万分危急,向中队汇报已经来不及,他果断打破"先报告后处置"的"常规",迅速打开执勤手电筒,迎上前去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当这辆满载1600多名乘客的列车停稳后,司机被眼前的险情吓得倒吸一口冷气,他紧紧地拉住李洋的双手,激动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李洋和他一起把铁锭搬离了轨道。时隔一周后,铁道部致电武警总部:"感谢哨兵忠于职守,果断处置,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车毁人亡的特大事故!"

正是凭借出色的听觉,哨兵刘亮准确地判断出百米之外钢轨断裂的声音,又一次及时排除了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重大险情。这天晚上20时40分,二十中队哨兵刘亮正在22号桥墩哨位执勤。当一辆由南向北的火车头行至北铁路引桥26号桥墩时,钢轨发出了异常的响声。刘亮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地立即用手电光示意司机紧急停车。当机车驶过哨所约70米处停下后,他协助司机往回查找原因,在距离哨所130多米远的26号桥墩处,发现下行线右侧钢轨有一段长22公分的断缺口。刘亮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哨所,迅速用电话向值班干部汇报险情。中队马上通知桥工段紧急抢修,并命令44、66、88、109号桥墩哨位加强警戒,做好拦截下一趟列车的准备。

"耳听八方"是一名合格守桥兵的必备基本功,任何异常的声音都逃不过哨兵的耳朵。

"着火啦,快把火车拦下来!" 2号桥墩哨兵章钟、王成隐隐地听见一阵惊呼声,寻声望去,只见远处几名桥工段的养护工指着刚刚驶过的158次列车在呼喊着:"着火了,快救火啊!"这列从上海发往洛阳的客车行至江北2号桥墩时,车头右侧油箱处突然起火,而司机还浑然不觉。

两名哨兵一边通知前方哨兵紧急拦停该车,一边向中队汇报请求支援灭火。当列车停在引桥13号桥墩处时,熊熊大火已经吞噬了整个车头来。随后赶来的112名官兵一面围着随时可能爆炸的车头奋力扑救,一面有条不紊地疏导旅客下车避险。经过15分钟苦战,大火终于被扑灭。车毁桥伤的灾难再次幸免。

身手敏捷,在突然袭击中料敌制胜,他们临危不乱,成功制服一个个丧心病狂的凶残歹徒……

守桥官兵的战场不是在狭窄的路面上,就是在宽阔的江面上,而对手不是庞然大物的钢铁机器,就是图谋不轨的不速之客,非勇而不可胜。

现任无锡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的徐卫军至今难忘那个"空手夺白刃"的惊险瞬间。那天凌晨,还是新兵的徐卫军正在大桥南回龙桥纬一路口哨位上单独执勤。大约2点10分左右,徐卫军发现一个高个青年从南边匆匆走了过来。小徐发现他右手插在怀里,神色有些紧张,显得十分可疑。他正想询问,突然此人猛地折过身来,右手握住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冲他胸口刺来,猝不及防的小徐急忙闪身躲避,刀锋已划破了胸前的子弹袋。没等这家伙转过身来,小徐顺势双手合力死死地扣住了他的持刀手腕,一招"顺手牵羊"把歹徒摔倒在地,夺下他的凶器。经审讯得知,此人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因与他人发生冲突后,感到自己"受了委屈吃了亏",就蓄谋抢夺哨兵枪支,袭击过往车辆和行人。徐卫军一战成名,荣立二等功并被保送上学,纬一路口哨位也被命名为"功臣哨"。

这样的危险真是如影相随。置身在滚滚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守桥官兵的执勤过程完全是开放式的,没有任何屏障依靠,无论上哨、下哨还是站哨,都极易被车碰撞、被歹徒袭击。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去年深秋的一个晚上,一名歹徒悄悄地接近公路桥北老虎口哨位,突然越过警戒线,从背后拿出一把菜刀,口中喊叫着:“把枪交出来,把枪给我!”挥刀照着哨兵陈杰的头顶就砍过来,小陈顺手一招 “挡抓扼喉”,干脆利落地把他摁倒在地,随即收缴了他的菜刀。

如果时光倒流回八年前的9月9日深夜,一幕精彩的抓捕现场会让人叹为观止。当晚23时许,原守桥支队政委徐敏连接到南京市公安局命令:3名歹徒劫持一辆红色桑塔纳轿车,正在向北潜逃,可能要通过大桥,请支队设卡拦截。

一小时后,江南桥头检查站哨兵方显松发现目标强行冲上大桥,立即报警,桥北的官兵迅速张开“口袋”实施堵截。3名歹徒眼见前方武警已严阵以待,慌忙弃车,一起扒上一辆南行的油罐车逃跑,副指导员陈小军和战士秦卫平箭步上前,飞身跃上油罐车顶,没等歹徒反应过来,三拳两脚把他们踢落车下,全部生擒活捉。过往群众无不交口称赞:“武警太厉害了!”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