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妈妈因为四元钱缝了三针的话,那么偷100元的话岂不是要缝75针,就算缝上之后,他有没有想过孩子以后吃饭、喝水怎么办?
十岁的孩子不能轻易把“偷”加在孩子身上,应该正确引导他,看见钱,觉得家是自己的家,自己拿自己的,和拿别人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教育你在什么情况叫偷,什么情况叫做拿,经常给孩子教育就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如果不经常教育,孩子就会经常模糊,做错了意识不到是偷,十岁的孩子不成熟不应该犯了一次错误就是偷,你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分析他的心理。
“为什么没告诉妈妈就去拿这个钱,你是如何想的?”通过了解孩子,针对孩子的想法给孩子讲道理,这样引导孩子,孩子以后就不会犯。如果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性质就变了,如果是第一次讲了之后不应该把“偷”字灌输到孩子的思想里,因为孩子有自尊心,有时候无意识他的心做错了事,正确引导下次就不一样,下次再犯性质就不一样,第一次犯错误和第二次、第三次性质是不一样,没讲清道理之前,犯错误是不一样的,如果再犯,你就告诉他“到了社会上别人不会像父母一样对你,这是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