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之老年阶段的问题,不论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角度,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离退休老年人的日子怎么过?怎样从“老”字解放出来?生命与老年是人类永恒的研究话题。老年生命、生活问题的研究,也决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完成的。同样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为什么老年人对问题的认识、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却不同呢?老年人自我感觉晚年生活的美满程度不一样呢?为什么老年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寿命长短也不一样呢?
当一个老人从心底认为自己的确老了的时候,他就真的老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健康状况和寿命长短与他们的心身平衡的状态有关。
目前,这个老年群体的智力宝藏,不仅有待于开发,而且首先在于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老年的生命意义,不然,就会造成才能智力的闲置与浪费。
运用老年人的自然智慧再塑第二青春。人类历史上,老年大器晚成者大有人在。老年人群是人类蕴藏着极大精神财富的宝库。
必须引导老年人从传统的“老”字的旧观念中走出来,这不仅会使老年群体释放出新的生命力,而且也必将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增添光彩。现在,一些老年人尽管离开了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但作为人类一员来说,生命的生存活动不会停止。老有所为、老有所忙,活到老、学到老,精神不老、与时俱进等,应该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特征才是。
老,养老养老,养着就好。也有人的看法是:
人的年龄虽然大了,但老年人可以参与的许多事业并没有消失;老年人为振兴中华民族,继续作出贡献的热情并不会改变;老年人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和能力,并不会因为年龄而变得无用。老年人不能单纯地去消极休养,他们应该在各种各样的事业之中去美好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