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尝百草)
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川蜀地区,顾炎武《日知录》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西汉四川武阳——茶市,即彭山一带。
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陆羽,字鸿渐(公元733-804),号竟陵子,唐代竟陵人(湖北天门市)。《茶经》的作者,中国茶道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茶神。《茶经》的写作前后经历30年。陆羽是孤儿,龙盖寺的智积和尚收养了他,十二岁离开,初为伶师。
《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本草图谱》说:茶“苦”甘凉,入心、肺、胃经,清头目,除烦渴,助消化,利尿。
福建武夷山天心岩大红袍茶树,大红袍岩茶,被誉为“中国茶王”,是茶中的极品,树现仅存两棵,极为珍贵。
饮茶端杯的姿势是三龙扶底,拇指与食指端住杯口,中指顶住杯底,小拇指翘起兰花指,先闻其香,再观其色,后品其味。品是三个口,这杯茶分三口喝,武夷山的茶比较独特,是内香型的茶,喝的时候要发出声音来品尝,每一口都发出声音,声音越大表示赞赏越高。两颊生津,齿颊流香。龙井则属于清香型。
安徽九华山的黄溪茶。四川邛崃山脉的蒙山茶,春分前后,春雷响起时采摘。
安徽休宁松萝茶,世传松萝茶有三重——色重、香重、味重(即色绿、香高、味浓),茶中含有银元素。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孙思邈在《养性》、《补益》等卷中提出“人之所以多病,当由不能养性”。品茶是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茶僧”皎然81岁,“别茶人”白居易74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