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人养生铭》(孙思邈)
怒盛偏伤气(1),思多太伤神(2);神疲心易役(3),气弱病相侵。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4),第一戒晨嗔;夜静鸣云鼓(5),晨兴嗽玉津(6);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百病,常须节五辛(7)。安神当悦乐,借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8)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9)。
(注释) (1)伤气:此指大怒损伤肝脏之气。(2)伤神:指思虑过多容易耗伤人的精神。(3)役:《说文》“戍边也”,引申为劳苦、劳倦。神疲心易役:指精神疲惫则心易劳倦。(4)夜醉:是说夜间醉酒。因醉后入房,必大耗其精,造成精气亏乏,故要警惕夜醉。(5)鸣云鼓:亦称鸣天鼓,此为保健功法,宜在夜深入静时做。(6)嗽玉津:亦为保健功法,宜在晨醒未起之时做。(7)五辛:《本草纲目》指大蒜、小蒜、韭、芸苔、胡荽,此泛指各种辛辣食物。(8)修行:原指佛教徒依据教义去实行,此指修身养性并实践。(9)朝:水流归海曰朝,此引申为达到;真,本原也,自然之道也,此指人类本来应达到的自然寿命。平地可朝真:意谓平常之人亦可达到本来应享有的天年。
(按语)
本段原文提出了养生的一些具体措施,如调摄精神、功法锻炼、醉勿入房等。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
《孙真人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保之。
(1)五福(2)寿为最。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3),须防损其真元气。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信何能保此身。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大劳劳则怯,神若大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3)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春嘘(4)明目本扶肝,夏呵(5)心火可自闭,秋呬(6)定收金肺润,冬吹(7)肺肾得平安,三焦嘻(8)却除烦热,四季常呼(9)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10)。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指摩常在面。春月少酸宜食甘(12),冬月宜苦不宜咸(13),夏月增辛减却苦(13),秋月辛省便加酸(14),冬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各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著,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凉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未成疟痢。君子之人守斋戒(15),心旺肾衰宜切记。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并伤气,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脝(16)伤心肺。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生不成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适者自安适。食时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夜半灵根灌清水(17),丹田(18)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性情,大饮过多防有病。肺为华盖(19)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肾家。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坐卧切防脑后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一入成灾咎。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养体须当心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病渐侵。不同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须少避,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头。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焚香频仟悔。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借命惜身兼借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孙真人十二多》(孙思邈)
多思则神殆(1),多念则志散(2),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亡,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3),多乐则语溢(4),多喜则志忘昏乱(5),多怒则百脉不定(6),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7)无厌。
(注释)
(1)殆:危险不安。神殆:此指精神不振。(2)志散:指意志涣散。(3)慑:恐惧,害怕。(4)溢:指水满外流,引申为过度、超出。语溢:指语言过度。(5)昏乱:此指神志昏乱。原因是过喜伤心,而心藏神,心伤则失所藏。(6)百脉不定:这里是指气血运行紊乱。原因是大怒伤肝,而肝藏血,与人体气机有关,故肝气受损后,气血运行紊乱。(7)憔淬:指面色不润泽、困顿萎靡貌。
(按语)
本段主要论述精神活动过用时,对人体神的不良影响。人身三宝精、气、神,而要养神,就一定要注意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
《孙真人枕上记》(孙思邈)
侵(1)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2),叩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欲火艾(3)慢烧,身争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自死禽与兽,食之多命促。土木为形象(4),求之有恩福。父精母生肉,那忍分南北?惜命惜身人,久白光如玉。
(注释)
(1)侵:接近之意。(2)景阳钟:是说在南齐武帝以宫深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后人称之为景阳钟。(3)艾:指艾绒,比喻节欲。(4)土木为形象:形体像土木一样自然。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即顺应自然。
(按语)
本段原文主要论述了饮食养生与房事养生,“晚饭莫教足”、“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等属于饮食养生;而“醉饱莫行房”、“身争独自宿”、“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则属房事养生。此外,“坐卧莫当风”又属起居养生。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养生的宝贵经验,对保持身体健康很有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