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导航 山林子自然智慧系列丛书 自然智慧教育书 自然智慧创新书
自然智慧自然书 自然智慧科学书 自然智慧社会书 自然智慧经济书
自然智慧生活书 自然智慧女性书 自然智慧养生书 自然智慧文化书
自然智慧美学书 自然智慧传媒书 自然智慧心语书 自然智慧诗歌书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 自然智慧正气歌 自然智慧正气篇
智慧教育导航 《时代呼唤焦裕禄精神》诗歌 《时代呼唤好人精神》 《你是谁》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草根也能当皇上”的奇迹,就是从他开始创造的。在他之前的历代君王们,无一例外地拥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那些为人熟知的霸主、国君均是如此。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如果没有一个身为秦王的父亲,他也不可能继承秦王之位,更不可能一统天下。显然,刘邦并不具备这样优越的先天条件,他的职业生涯最开始只是秦帝国的一位基层贱吏(亭长)而已,后来又误打误撞地成了一名在逃犯。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却只用了短短七年时间就折腾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后世之人对这位布衣天子的一生充满好奇,从他的出生到早年经历,再到他的婚姻与日常生活,无一不让人浮想联翩。那么,这位真实地生活在传说中的布衣天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他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姿多彩的人生际遇?今人又该如何看待这一切呢?

传奇不止一个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刘邦出世,大幕开启。这位后来的布衣天子拥有着五大传奇:一是出生传奇,二是喝酒传奇,三是婚姻传奇,四是面相传奇,五是经历传奇。

出生传奇。

刘邦的出生十分奇特。在《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里都说,刘邦不是他父母的亲生骨肉,而是刘母(刘媪)当年在一个大湖旁休息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做起了春梦,梦里和一位神仙哥哥醉舞流云。当时天空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刘邦的父亲太公见刘媪还未归来,便前去寻找,竟看见一条蛟龙伏在刘媪身上盘桓。回家后,刘媪就怀上了孩子,这孩子便是刘邦。

刘邦出世之后,长得倒挺像条“蛟龙”:鼻梁高挺,颈项颀长,美须飘逸,左边大腿上还有七十二颗黑痣!

喝酒传奇。

年轻时刘邦嗜酒,可总没钱买。没钱买不等于喝不到,刘邦有他自己的办法:赊!他向开酒馆的武负、王媪两位女老板赊酒。喝醉了,就躺在酒馆里呼呼大睡。武负、王媪常常看见熟睡的刘邦身上隐隐约约有一条龙在盘桓,异常惊讶。更令人不解的是,每次刘邦在她们两家赊了酒,这一天的生意往往都超好。到了年底,她们也不向刘邦要酒钱,还将之前的酒债一笔勾销了。

婚姻传奇。

刘邦的结发之妻叫吕雉,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后。她是刘邦下世之后,汉朝政坛上的女一号,和武则天、慈禧被合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主。吕雉因何会嫁给刘邦?这事儿也充满了传奇。

刘邦在沛县泗水当亭长的时候,沛县县令的老友吕公举家移民而来。吕公本来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这次是为了躲避仇家而逃到沛县来的。县里的乡绅、官吏听说县令的好友来了,都赶来凑热闹喝酒。主持宴会的萧何宣布说,凡置备礼金不够一千钱的只能坐在堂下。刘邦是当亭长的,平日和县里这些官吏们自然混得忒熟,也来凑热闹。他进门后递了一张帖子,上面写着“贺钱万”三个大字,实际上他一个子儿也没掏。

吕公看了“贺钱万”的帖子,大吃一惊,赶紧起身到门口相迎。这位吕公善于看人面相,刘邦这一进屋,他立马被其非凡气宇所震撼,言语举止间格外敬重刘邦。

萧何知道刘邦一个子儿没拿,还是让他进了堂屋,但萧何心中有点担心刘邦惹出是非,于是赶紧进屋打了个圆场:刘邦好说大话,不能成事,大家别太在意。

酒过几巡,见众人都有点喝高了,吕公便用眼神示意刘邦散场后留下来。刘邦会意,耐心地候到散场。吕公对刘邦直说道,我这个人从年轻时就喜欢给人相面,被我相过面的人也不计其数,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有你面相这么好的,希望你多多珍重。我呢,有一个女儿,希望她能成为你的妻子,一辈子侍奉你。刘邦本来只想吃顿霸王餐外带混几口酒喝,这可好,白吃白喝一顿不说,还用三个字换回个老婆。天下竟有这等好事,刘邦自然是一口应下。

谁料吕公的夫人死活不同意这桩婚事,她抱怨吕公说,你常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个“贵人”,沛县县令和你关系那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为什么这么轻易地就把女儿许给了刘季(刘邦无名,兄弟以伯、仲、季为名)?吕公只是说,这不是你这个妇道人家能明白的事情,最终还是执意将女儿嫁给了刘邦。

有人会问,刘邦面相好,将来可能成大事,吕夫人应该也知道啊,干吗反对这桩婚事?《汉书·高祖本纪》中的“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两句,一直以来都有三种理解:一是沛县县令本人向吕公提亲;二是“沛令”为自己的儿子向吕公提亲;三是“沛令”为他人之子向吕公提亲。到底是哪一种其实并不重要。不过,从沛县县令求婚或者提亲一事看来,吕雉绝不是“剩女”,她的婚姻是正常的,吕雉此时的年龄应当不足二十岁。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和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出生于公元前211年,刘盈出生之时刘邦已经四十六岁。刘盈还有一位姐姐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如果与刘盈相差两三岁的话,吕雉生鲁元公主之时刘邦应该已有四十三四岁。那么可以推算一下,刘邦和吕雉结婚时应当是四十二三岁了,而吕雉应当不到二十岁。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即使门不当户不对,那男女双方年纪总得差不多吧?连岁数也差那么大,怪不得吕雉她娘不同意。一位已到不惑之年的小吏靠“贺钱万”三个字,白赚了一位妙龄少女为妻,不能不说是天下奇闻一件啊。

面相传奇。

上面讲刘邦的传奇婚姻时已经涉及他与众不同的面相。刘邦当亭长时,常常得回家种田,因为那时候底层的“公务员”薪俸并不高。吕雉也得带着儿子、女儿下地一起干活。有一天,一位老人偶然经过,向正在地里干活的吕雉要水喝。吕雉让老人喝了水,还招待老人吃了饭。老人吃完喝完,看了看吕雉的面相说,“夫人天下贵人”。吕雉一听,赶紧让老人“相两子”。老人看了看吕雉的儿子刘盈说:“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又让老人为女儿相面,老人说,也是贵人。

老人刚走,刘邦回来了,吕雉就把老人的话告诉了他。刘邦一听,马上问,走多长时间了?吕雉说,时间不长。刘邦马上去追。追上老人后,便问起刚才听闻的话。老人回答说:“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刘邦一听,兴奋地对老人说:“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后来,刘盈在刘邦下世后继位,史称“汉惠帝”,姐姐就是鼎鼎大名的鲁元公主。当年那位预言刘邦一家大福大贵的老人始终未再露面。

经历传奇。

一年,亭长刘邦奉命押送一批犯人到骊山修秦始皇陵。当时,征发到骊山修秦始皇陵的刑徒被称为“骊山徒”。刘邦一行人出发没多久,就有“骊山徒”开始逃跑。走到丰邑西边的大湖“丰西泽”时,刘邦押送的“骊山徒”已逃亡过半。“丰西泽”仍属沛县境内,离骊山还远得很哪。刘邦心想,按这么个逃亡速度,到不了骊山,这些犯人就都跑光了,到时候自己这个亭长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依照严苛的秦律,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到骊山去送死,不如自己也逃吧。就这样,刘邦一不做二不休,在“丰西泽”把剩下的“骊山徒”全放了,还对他们说,你们走吧,我也就此消失了。刘邦的纵徒之举得到了剩下的“骊山徒”们的盛赞,有十几位壮士反倒表示愿意跟着他干。就这样,刘邦带着这些人在芒砀山正式落草了。

关于刘邦“丰西泽”纵徒的确切时间,史料中尚无记载,史学界有人推测此事应该是发生在始皇三十五到三十七年间。总之,事发于秦始皇晚年就对了。

“丰西泽”纵徒之后,刘邦和随行之人一块儿喝了场酒,然后找落草之所。经过湖边时,刘邦让一人到前面探路,那人回来之后说,前面有条大蛇挡着路,过不去。刘邦醉醺醺地说:“壮士行,何畏?”然后走过去拔出佩剑,挥剑将大蛇斩为两段。又走了几里地,刘邦酒劲儿越发上头,便靠在路边睡了过去。后面的人赶上来,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哭。问她哭什么,老太太只说:有人杀了我孩子。众人又问她:您儿子为什么被杀?老太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为一条蛇,挡住了赤帝子的路,结果被赤帝子杀了,所以我哭。听老太太这么一说,大家都感到很奇怪,有人认为老太太在胡说八道,想打她,老太太竟突然消失了。刘邦醒来以后,大伙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刘邦一听,内“心独喜”,而那些跟随他的人也对他敬畏起来。

刘邦在芒砀山落草之后,吕雉和其他人常常来找他,神奇的是居然每次都能找得到。刘邦觉得奇怪,询问吕雉。吕雉说:你在的地方上空总有一团云气,只要循着这股云气找,就一定能找到你的。刘邦听后,心里一阵暗爽。此后,这件事渐渐传开来,沛县的年轻人听说了,便有很多人表示愿意跟随刘邦。
《史记》中的几位重量级的帝王,如秦皇、汉武,都没有像刘邦这样传奇,为什么偏偏刘邦的人生中会有如此多的奇闻异事呢?

概而言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政治需要。

二是时代限制。

刘邦布衣出身,草莽起家,三年亡秦,四年灭项,七年得天下,成为大汉帝国开国之君。如果不搞一番造神运动,让天下百姓知道他刘邦绝非平常之人,那后果就会相当严重:眼看着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仅仅维系了十五年便轰然坍塌,一介草民堂而皇之地开辟新朝,天下千千万万的人便都会做起皇帝梦来!若真是这样刘邦就悲剧了,大汉帝国除了要应对匈奴入侵、诸侯王分裂,还得外加时不时冒出来企图武力篡位夺权的无数“张邦”“李邦”们。所以,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大力倡导君权神授之说,极力演绎着自己天生龙种,真龙天子的身份,潜台词无非就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凭借武力夺得天下的!

历史在大汉帝国之前的进程中通常是这样的状况,诸如秦襄王、秦皇等历代君王,本来就是君位的合法继承人,原始身份是公子,继位程序也是通过“法律”途径。秦皇是庄襄王子楚在世之时承认的嫡子,法定的继承人;汉武帝是汉景帝废了皇长子刘荣之后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他们的继位合情合法合理公开公平公正,拿到手的又都是最高权力,容不得他人说三道四,也不怕他人觊觎君位。即便如此,秦始皇还不得不在即位后平定了嫪毐的叛乱,铲除了吕不韦的势力呢。

所以,对于汉高祖刘邦的神化,乃是大汉帝国建立之后的一种必然的政治需要。所谓出生传奇,喝酒传奇,娶妻传奇,面相传奇,经历传奇,这些个说法在刘邦生前就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刘邦下世之后,这些传奇故事更是被广为流传,还被司马迁写进《史记》。

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学家,为什么要将这些今天看来如此荒诞的传奇故事写进史书之中呢?根据《史记》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出,司马迁生活的西汉中叶,也就是武帝时期,有关高祖刘邦的文献记载中原本就充斥了诸多此类传奇故事,而司马迁正是根据这些文献资料撰写《史记》的。

再者,刘邦毕竟是大汉帝国的开创者,要求司马迁对这些传奇故事统统视而不见,那也太强人所难了。司马迁对待这些传奇故事只能有两种态度:信,或者不信。信,肯定要大书特书;不信,也不能不写。可以在行文中有意暴露刘邦的某些卑微之处,但绝不能将这些广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摒弃在《史记》的《高祖本纪》之外。

这是时代的制约,我们不能对当时的学者过于苛求。历史上真实的刘邦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不过很多事情在他死后都成了谜,后人要了解刘邦,只能靠史学家的记录,根据《史记》《汉书》这些史料还原他的形象。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历史记载都是史学家们筛选整理后所记录的。刘媪与龙相合而生刘邦的故事在司马迁那个时代相当盛行,而且被西汉政府所认可。当然,这个美丽的传说只是自我神化以威慑天下的骗局,它和刘邦酒后睡着身上浮现龙形的谎言都在影射说他刘邦是真龙天子。

人龙相合生子这一现象被称为感生说,是古人对生育常识无知的表现。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与其他动物是绝对不会通过交配生产后代的,更何况“龙”本来就是杜撰之物。

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明确记载的感生说人物共有七例:其一是炎帝,其二是黄帝,其三是颛顼,其四是尧,其五是舜,其六是禹,其七是刘邦。这七位都不是一般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特别是炎黄二帝,他们被称为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尧、舜、禹则是古代的圣人,七人中就只有刘邦是个开国皇帝,这证明刘邦与始祖炎黄二帝、圣人尧、舜、禹一样,皆为非凡之人。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便采用了这种说法。

话说回来,刘邦神化自己究竟源于何时呢?是起于称帝之后,为了威慑天下?还是起于隐匿芒砀之时,为后来的造反服务?我个人认为:关于出生传奇的故事产生于刘邦称帝之后的可能性比较大;面相奇异之说,《史记》是有些记载的,但是这些记载并不能证明刘邦命就那么好;吕公相面嫁女一事也值得斟酌,吕公如果真有那么高超的相面之术,他对两个女儿吕雉和吕媭婚姻的不同做法就令人费解了。

据《史记·樊哙传》记载,樊哙是一位“以屠狗为事”的卖狗肉的屠夫,他的妻子是吕公的二女儿吕媭。樊哙这么一个卖狗肉的屠户也娶到了吕公的女儿,而历史文献并没有记载樊哙的面相也属于贵不可言之类的。吕公总不能给大女儿找了个大福大贵之人,二女儿就马马虎虎嫁给个卖狗肉的屠夫吧?樊哙后来的确因追随刘邦而功封舞阳侯,但吕公当年嫁女之时,是绝对想不到这小子还能有这出息的。可见,吕公避难沛县的时候,其实只是想赶紧在沛县安顿下来,于是两个女儿一个嫁了刘邦,一个嫁了樊哙,均为当时的社会底层人物。没想到后来竟都成了气候,当皇帝的当皇帝,当大臣的当大臣,其实都是时势所造,哪是看面相能看出来的呢!所以,关于吕公相面嫁女的传说大可不必深究。

说到刘邦的面相,真会让吕公如此惊为天人吗?估计也不大可能。相貌堂堂和其貌不扬确实有区别,但一个人长什么样绝不是决定一生事业成就的主要因素。看看清代的历代皇帝,也都是普通人的长相,可见当皇帝并非一定要生有异相。

如果不是因为相面,那吕公凭什么就看中了刘邦呢?我认为:“吕公大惊,起,迎之门”的重要原因是刘邦“贺钱万”那三个字!谁能在这种场合拿出一万钱来喝个份子酒呢?不可能!吕公作为远逃异乡躲避仇家的人,看中的正是刘邦这种当面忽悠人还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从容与胆略。

刘邦靠一点小伎俩进了堂屋,坐了上座。入席之后,毫无羞怯之态,还一个劲儿地戏弄在座的其他客人。你想想,能够拿出一千钱以上的会是些什么人?肯定个个都是县里的大腕儿。刘邦能浑水摸鱼到这程度靠的是什么?胆略!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参加宴会的人对他都非常熟悉,知道这位泗水亭长不是个省油的灯。

至于要水喝的老人为刘邦、吕雉和两个孩子相面的故事,有两种可能:一是确有此事,二是富贵后的附会。假如真有此事,老人是出于感谢还是真会相面,这也很难说。老人从吕雉那儿得了水喝,还意外地得到一顿饭,自然要说点好话。这类好听话我们现代人也常说,其中有多大的可信度,我们也不言自明。不过这件事倒是给了刘邦极大的信心。如果是富贵后的附会,那就和龙种之说一样,既是炫耀,也是对他人的威慑。

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显然太玄幻,斩蛇可能会有,但赤帝子斩白帝子简直是瞎掰。可这种玄幻故事对刘邦来说很实用:一是能搞得人人都怕他,二是让刘邦自命不凡。

那么,“丰西泽”纵徒又是个什么性质的事件呢?有人说是刘邦自觉反秦的开始。真是这样吗?《史记·高祖本纪》有一条明确记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说的是,秦始皇认为东南有天子气,于是采用巡游的方式以压制这股气。刘邦觉得这可能是指自己,便“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这句话清清楚楚地表明,刘邦是“亡匿隐”在芒砀山中。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丰西泽”纵徒事件纯属意外,使得刘邦偶然被迫走出了体制,也正因为如此,秦末首义者是陈胜,而不是刘邦。刘邦隐匿逃亡的唯一原因是犯了法,而且是死罪。至于秦始皇认为“东南有天子气”,“东游以厌之”,应该也是胡诌之词。如果刘邦在被卷入秦末大起义之前就有目的地对自己进行艺术包装,那也只是一种示威的手段,为自己撑撑腰壮壮胆而已,并不是意味着在为反秦大起义作什么准备。

我们看刘邦身上的各种传奇,都有哪些值得回味,其一,制造舆论争取认同;其二,自我暗示,强大内心。这时候的刘季,已经开始向刘邦“变形”。

不管刘邦如何包装,“亡匿隐”在芒砀山上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此时的一介草莽接下来又将怎样谋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呢?

请看下一章:《被逼出来的沛公》。

无论刘邦的人生充满多少传奇色彩,毕竟“丰西泽”纵徒事件将他逼进了人生的死胡同,他只能用“亡匿隐”的方式,蛰伏在芒砀山中,过着亡命天涯的生活。恰在此时,一个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件发生了。正因为这个突发事件,蛰伏于芒砀山的刘邦凭空得到一块垫脚石,从死胡同里翻墙而出,迎来了他人生中重见天日的重大转机。那么,这个拯救了刘邦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刘邦将怎样利用这一意外的机遇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呢?

大泽乡起义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起义开始了。这场政治飓风来势之凶猛,连陈胜、吴广自己也始料未及。他们最初是做好被杀的思想准备的,“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大雨造成的误期已经成为他们无法回避的死穴。现实逼得他们下定决心:“等死,死国可乎?”为国事折腾一番再死又能怎样?反正造不造反都是死,不如死个痛快。

大泽乡起义的消息一传出,举国震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各地民众纷纷效仿,有的地方杀了县令,有的地方斩了郡守。“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一时间整个秦国乱成一锅粥。

到底乱成什么样了呢?

《史记·陈涉世家》里说:“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高祖本纪》写道:“诸郡且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说:“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各地百姓杀死地方长官以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这在当时竟成了一股时代热潮。

秦国律法之严苛,大家都是知道的。大泽乡起义之后出现这样的局面,而且,这种局面还成为了一种大趋势,那可是蔚为壮观啊!按照秦国严苛的律法,就算只是杀死一个平民百姓也罪不可恕,更何况是杀死地方长官!显然,这“目无法纪”的局面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来势汹汹的政治风暴。

这场风暴给“亡匿隐”在芒砀山的刘邦腾出了一个英雄用武之地!

如果没有这突如其来的机遇,刘邦可能还得乖乖地蛰伏在芒砀山上,可能会被秦国剿灭,以其个人之力和追随他的百十号人,想要推翻强大的秦国,成为新帝国的开国皇帝,可能就有点痴心妄想了!

不过,要说这起义是突如其来,倒不如说是如约而至更为玄妙。它使刘邦在历史的转角处被老天爷恩赐了一回,颇有点绝地逢生、柳暗花明的意思。刘邦从个人被迫反秦变为自觉参加大起义,从一个全国通缉的逃犯摇身一变成为了义军领袖,这就叫天赐良机!

“变身”沛公

沛县县令面对各地地方主官屡有被杀的状况慌了神。为了自保,便想要举兵反秦,加入起义联盟。当然啦,这只是一种革命投机行为!

话说此时沛县县令身边有两个人,一个是萧何,一个是曹参。这两位七年后成为刘邦旗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开国功臣。此时萧何的身份是主管人事、总务的“主吏”,曹参的身份是辅助主管狱讼的“狱掾”(,原为辅佐之意,后为副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说起来都是县里最有势力的官员(豪吏)。萧、曹二人对沛县县令说,你原本是秦国的官员,现在却要率领沛县人反秦,我们担心你驾驭不了大局,大家不听你的怎么办?不如召集流亡在外的逃犯,一下子就能有支几百人的队伍,再利用他们的力量劫持众人。众人看你势力大,“不敢不听”,岂不更好?县令一听,是个办法。而此前刘邦“亡匿隐”的消息早已传开,萧何、曹参提出的主张其实就是要召刘邦回来。陡然开窍的县令立刻派人找樊哙,再通过樊哙去找刘邦(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兄弟)。

与此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刘邦手下的人马已有好几百号了。一听樊哙说县令召自己回县城,自然乐不可支,心想这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递了个枕头。

殊不知,樊哙领着刘邦回来,县令却起了变化。原来这位县太爷本打算自保,所以才听了萧何、曹参的建议;樊哙走后,他想来想去,还是担心自己这个秦国县令的身份到时候不被造反者们承认。刘邦手下数百之众也让他深感恐惧,一旦刘邦来到沛县,自己寡不敌众,恐怕驾驭不了这个逃犯。所以,他改变主意,关闭城门,并想杀掉萧何、曹参。萧何、曹参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当初提出建议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与刘邦联手的充分准备。县令一变卦,他们立马翻城而逃,投奔刘邦去了。

刘邦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变,当即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墙上。这封信是写给沛县百姓的,信里说,天下百姓受秦的苦已经好久了!现在沛县百姓为沛县县令守城,而天下的形势却是“诸侯并起”,早晚会杀到沛县来的。如果杀了沛县县令,选一个可胜任领袖之人,响应天下诸侯,则可保家室完整。要不然,只能全家一起等死了。

这封信一传到城里,即刻得到沛县百姓的积极响应,沛县的年轻人一齐动手,杀了沛县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欲以为沛令”。

刘邦心中暗爽,面子上却推辞说:当前天下纷纷,“诸侯并起”,如果选择的领袖不合适,则会“壹败涂地”。我不是自私,而是担心能力有限,无法担当父老兄弟的重托。此等大事,希望推举更能胜任的人。

刘邦这番谦让显然是个姿态,他早就对皇帝宝座垂涎三尺,想当年,“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回有了当领袖的机会,还能真心辞让?逗你玩儿呢!

平时颇有些威望的萧何、曹参都是文官,深知一旦起兵不成功,秦国一定会灭了他们全族,于是两人联袂推荐刘邦做领袖。

沛县百姓平日早就听说过有关刘邦的许多传奇,而且占卜的结果也是刘邦最吉。所以,尽管刘邦屡次推让,不去担当,但是大家都不敢做带头人,于是立为沛公(沛县县令,依照楚国习俗县令称“公”)。

就这样,刘邦把机遇逮了个正着,凭着萧、曹的力荐、自身的胆识、百姓的拥戴以及一些技术含量并不算太高的小伎俩,成了沛县义兵的头儿。这是刘邦人生命运正式转变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我们不妨认为,每个人生来都带着一份特殊的历史使命,他是否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去完成,则需要综合各种因素与条件。而时代的大趋势和个人的小宇宙定然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天时地利的大环境,再生猛的人也无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这是机缘不到;相对应的,如果这个人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自然也无法驾驭时代的大趋势传递给他的力量。

汹涌澎湃的反秦浪潮无疑是时代的大趋势,而沛公的身份只是个人小宇宙的表征而已。刘邦成功地完成了大趋势与小宇宙的结合,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利用秦末大起义拉起一支队伍!

那么,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刘邦呢?

首先,下面有人就有力量。这百十号人的队伍虽然暂时未成大气候,但毕竟拉起了一支队伍,总比一无所有之人占了些许先机。

其次,坚实的左膀右臂辅佐。刘邦得到了沛县“豪吏”萧何、曹参的推荐,要知道这萧、曹都是当地的名吏,有他们的辅佐,刘邦的势力自然是不可小窥。

再次,胆识确有过人之处。此时反秦浪潮虽然已是大势所趋,但秦国依然非常强大,很多人心中仍存着强烈的畏惧。反秦起义的前景如何,其实谁也说不清。按理说,萧何、曹参此前的社会地位都比刘邦高,和事件的发生地沛县的关系也深,都比刘邦更有资格当这个头儿。但是萧何、曹参有一个共同的弱点:胆小!他们怕呀,怕万一起义失败,必定会遭到秦朝政府的报复,落得个满门抄斩。两人此前好歹都是清白之身,无劣迹无案底,从没到“局子”里挂过号的。一旦诛族,损失太大!而刘邦就不同啦,已经是逃亡之躯,当不当这个沛公被抓住都是个死。既然如此,倒不如视死如归,一个死刑犯只有灭了秦国才有活路。如今有了灭秦的机会,刘邦又怎么可能拱手相让呢?萧、曹瞻前顾后,刘邦泼皮胆大,这两种性格倒是很互补,一起创业挺不错。萧何和曹参,他们的个人能力都在刘邦之上,为什么还要尊奉他呢?我们无须知道答案,因为事件的最终结局已经说明了一切:刘邦有胆,无所畏惧。说句套话,这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革命,不是哪个人都干得来的,历史上成功之人大都如此!

最后,兼具自信心和政治手段;自信心给刘邦树立了一道强大的心理防线,让他有足够的力量迎难而上,并在日后多次失败后也不放弃;政治手段让刘邦处处受拥护,深得民心,这在后文中还将多次提及。就这样,刘邦自然不会错失沛公之位,更不会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始终存有一个真理:时势造就英雄,时代玉成大业。秦末大乱的局面定然要有一个去收场的人,刘邦能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那是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啊。

真是时代玉成啊

但,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形势不容乐观,不幸的消息相继传来。

首先便是陈胜军败。陈胜举事之后,曾派周文率军进攻关中。入关之前,周文军所向披靡,一路凯歌高奏;没想到入关后却兵败骊山,节节败退,周文终被秦将章邯所杀。陈胜、吴广直接灭秦的计划瞬间落空。与此同时,所有义军均面临着各地秦军的围剿,而且章邯的主力兵团也开始出关对各路义军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不久,陈胜败亡,这似乎意味着天下大势开始逆转。面对眼下这样的局面,刚刚起事的刘邦坐立不安。

随后,丰邑失守。秦末大起义举旗之初,义军并非团结的整体,每一支义军都面临着两股敌对力量,一是秦军,二是别的义军。秦军被义军视为天敌,而义军之间也时时充满了弱肉强食的杀机。

刘邦初起之时最大的挫折便是丰邑守将雍齿率丰邑子弟投了魏。后来刘邦攻了三次,才把丰邑给夺了回来。虽然这三攻丰邑费尽周折,但也给了刘邦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机缘——投靠项梁。


话说陈胜、吴广首举义旗之后,举国上下积极响应的人那是相当的多,数以千计的武装集团,大体有三种选择:

一是自立为王。陈胜起兵后就自立为了陈王,现在看来,自立为王者,或多或少皆有贪恋权力之心,但这么一来,也更容易成为秦军和其他武装力量攻击的对象。于是,陈胜称王六个月后即被杀。

短命的自立为王者不止陈胜,武臣受陈胜之命,被派往赵地,秦二世元年八月自立为赵王,同年十一月被其部将李良所杀,在位三个月;秦二世元年十月,田儋在狄城自立为齐王。秦二世二年六月,田儋救魏咎被章邯所杀,在位十个月。

也有个别命大的,秦二世元年九月,韩广为赵国略地至蓟,自立为燕王。韩广在位时间达到了三十七个月,这个命最长,后来被臧荼灭了。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前任魏王魏咎自杀后,其弟魏豹于当年九月自立为魏王,后被刘邦派韩信擒获,奉命驻守荥阳时被汉将周苛、枞公所杀。(前任魏王魏咎被立为魏王时,他正在辅佐陈胜。陈胜不放他回国,所以,魏咎当魏王实际上只有六个月。秦二世二年六月,魏咎被章邯围困,自杀了。)

二是立人为王。比如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充分利用原来六个诸侯国王族的影响力,在六国原有地盘上号召当地百姓加入反秦斗争。可如此一来,弊端也显而易见,失去了最高领导权,或者说至少在名义上把领导权授权给了他人,一旦遭遇不测,这自己立下的“王”就变成了头上的一把利剑。果然,这项梁所立的楚王熊心,日后终成为项羽的一大政治障碍。

三是加盟连锁。刘邦没有走前两条路,因为他一起兵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大本营丰邑失守。此后一段时间,他被逼得两次投奔他人都是为了收复丰邑。

先是投靠景驹。景驹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王族后人,秦末大起义开始之后,被陈胜的旧臣宁君、秦嘉立为假王。刘邦投靠景驹是想借其力收复丰邑,可恨的是景驹还未腾出手来拉刘邦一把,秦军就杀将了过来,刘邦看拼不过,撤!就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随后刘邦又选择投奔项梁集团,这是他当时最为明智的选择。想当初果断离开景驹集团竟是一大幸事。刘邦离开之后,景驹驻扎彭城,想阻挡项梁集团,结果全军覆灭,秦嘉、景驹双双被杀。

项梁集团是楚地义军中最强大的集团,深得楚地民众之心。刘邦投奔项梁是因为听说项梁兵多,请他帮助攻打雍齿。收复丰邑仍然是刘邦当时当刻异常现实的目标。

在那样的时局之下,投奔项梁的肯定不止刘邦一人。比如还有东阳县令陈婴。此人原是一个普通官员,秦末大起义开始之后,东阳县县令被杀,县里几千人聚集在一起,想找一个首领,但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他们找到陈婴,要陈婴当头儿,陈婴不干,众人不从,强迫陈婴当了东阳义军的首领。没想到这支武装竟然也聚集了两万人。这帮年轻人想立陈婴为王,不属于任何集团。说实话陈婴心里肯定还是有几分悸动的,但是他母亲说,从我嫁到你们家,从来没有听说过你们家祖上有人富贵过。现在突然得此富贵,不吉利,不如投奔一个集团。“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至少不显眼,不会成为众目睽睽的首犯。陈婴听母亲这一说,也不敢称王了,他劝手下的人说,老项家世世代代是楚国名将,现在要想成就一番大事,非此人不行。如果我们依靠项氏名族,“亡秦必矣”。大家伙儿被他说动,采纳了他的意见,“以兵属项梁”。其实,项梁这个时候才刚刚渡江西进而已,听说陈婴占了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项梁原打算和陈婴联手西进的,没想到陈婴竟投奔自己来了。像这样机缘巧合之下加入项梁集团的,还有猛将黥布等,这也使项梁的兵力一下子达到六七万人之多。

我们前面说了,陈婴投奔项梁是为了避开成为首犯,刘邦投靠项梁则是为了借兵收复丰邑。

刘邦投靠项梁之后,不但得到了领导资助的十员战将、五千士兵,而且还成为项军的一分子。能够加盟一支强大的军队,对于刚刚起兵、势单力薄的刘邦来说,等于有了一个“核保护伞”。无论对其他义军,或是对秦军,他都不再是孤军作战。这是刘邦在个人小宇宙爆发之时作出的最为令人击节赞赏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加盟项梁集团还给了他的命运带来了两大机遇。
立楚王心。

项梁得知陈胜被害的确切消息后,在薛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刘邦有幸得以参加。在这次会议上项梁作出了一个重量级的决定:立原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号楚怀王。楚怀王当年上了秦国的当,入秦被扣,最后客死秦国,楚地百姓都非常怀念他。这次立他的孙子为楚王也是为了借楚王的影响力号召民众反秦。说到这个熊心,在楚国灭亡之后竟沦落为放羊娃,项梁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他,旋即立他为楚怀王。

其实,这立王之事前前后后都是大名鼎鼎的范增的主意。范增乃是项梁、项羽集团唯一的谋士,他极力说服项梁接受自己的建议,并提出了三点理由:一是陈胜的失败在于他没有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为王,于是很快成为众矢之的;二是项梁起兵之后,楚地义军相继加入项军的重要原因是项氏“世世楚将”,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众人怀有再立楚王后代为王的一线希冀,若是迟迟不表态,日久势必生变;三是就现阶段的局势而言,立楚王后人为王是顺应楚地民众的心愿,有利于笼络人心,增加队伍的凝聚力。范增这三条理由打动了项梁。

项梁立了楚怀王熊心,等于在自己的头上又立了一个“领导”,虽然这位“领导”眼下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威胁和制约,可这名义上的“领导”也是“领导”啊!自己活着的时候,熊心不可能对他有任何掣肘,但要是万一自己遭遇不测,凭项羽的资历、实力都还不足以代替自己。到那时,熊心就有了相当“自由”的领导权,这对刚刚接替项梁之位的项羽来说肯定非常不利。

说实话,如果没有立楚王心,项梁战死后,项羽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集团领袖,刘邦就是项羽的属下。现在立了楚王心,项梁战死后,项羽和刘邦在楚王心面前就成了平起平坐的战友。而且,楚王心显然会对刘邦更加倚重。

项梁战死。

薛邑之会后,项梁先攻下东阿,刘邦、项羽合兵攻下城阳并在雍丘大败秦军,还杀死了秦国丞相李斯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随即项梁又在定陶大破秦军。章邯虽然暂时受挫,但他的军队总会得到秦国源源不断的人员补充。章邯趁项梁节节胜利之后骄傲轻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于山东定陶偷袭成功。此役楚军大败,项梁阵亡。

项梁战死对项军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但对刘邦而言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那么,刘邦抓住这个机会了吗?那是必须的!

对于项梁的战死,其实楚怀王熊心的心情异常纠结。一方面瞻前顾后,怕招来杀身之祸。章邯如果穷追不舍,痛打楚军,保不齐会将他这个楚王干掉。一方面又想趁此机会确立自己的权威,怎么办呢?削弱项羽扶植他人。他这个王要想做久点,就不能让手下的人一家独大,必须形成牵制。楚王心最终还是很迅速地“从盱台之彭城”,将项羽的军权和另一位将军吕臣的军权全都收归己有,项羽一下子失去了独立指挥权;同时,楚王心封刘邦为“砀郡长”,统领砀郡军队,刘邦纵身一跃成了独挡一面的军团首领,远比项羽更有实权。

俗话说,高人指路,贵人相助,个人努力,小人监督是成就人生的四项基本原则。纵观刘邦这段时间有点应接不暇的一连串机遇,竟都和项梁息息相关,不能不说项梁是刘邦打拼生涯中的第一位贵人。

项梁是欣赏刘邦的,要不然他不会赞助刘邦五千兵力、十员战将以帮助他成功收复大本营丰邑。更重要的是:项梁的赏识让刘邦得以参与了薛邑之会。这让刘邦成为了拥立楚王心的功臣之一,并因此备受楚王心的欣赏与支持。这也标志着刘邦从此正式登上了楚国政坛,注定将在历史的卷轴上书写下自己的名号。

纵观历史,项梁是最具才华的反秦斗士。他的反秦意识极强,而且早在反秦大起义之前就已做好各种准备。他利用当地丧葬的机会以兵法调度人马,并从中发现人才;他培养项羽,教会项羽“万人敌”的兵法,使项羽成为日后灭秦的伟大领袖。他慧眼识英雄,最早发现了刘邦,提拔刘邦,支持刘邦。可历史是残酷的,如果项梁没有战死,刘邦可能就不会西入秦关,也可能就没有大汉帝国。或许在项梁的坚定支持下,楚王熊心将会成为秦亡之后的新一代国君;或许项梁有一天会改变想法,取代秦国自立门户。只能说,历史放弃了项梁而成全了刘邦。

而此时,秦军主力章邯军团也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巨鹿。”章邯误以为楚地义军的名人陈胜、项梁均已被杀,楚地已不值得再关注,于是移师北上,去攻击赵地义军。这便给了刘邦项羽整顿喘息的机会。虽说历史没有如果,但假设章邯此时选择乘胜追击,相信历史又会是另外一番进程了。

项梁死后,刘邦受命入关灭秦,项羽作为宋义的副将,北上救赵。刘邦此次西入秦关可谓占尽了先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讲述。

总之,“骊山徒”的大量逃亡逼得刘邦不得不“丰西泽”纵徒,“丰西泽”纵徒逼得刘邦“亡匿隐”于芒砀,成为逃犯。大泽乡起义后沛县县令先召他,后又不准入城逼得刘邦号令沛县父老杀了县令,并借机“被”立为沛公;刚刚坐上沛公之位,刘邦就遭到雍齿丰邑叛变,被逼得先后投靠景驹、项梁,借兵收复丰邑。加盟项梁集团给他带来了一连串机遇,特别是立楚王心和项梁战死,刘邦从中获益匪浅。

刘邦开始并不是一位自觉地反暴政的英雄,也不是首举义旗的先行者,他对秦王朝行将灭亡的事实并无太多真知灼见,他只是被时代潮流裹挟着前进的成功者,或许略带着点投机的意味,尽管如此,他也是被历史选中的幸运儿。

那么,刘邦将怎样面对和开拓前面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人生道路呢?

入秦关,谋江山

陈胜、项梁相继战死之后,楚地义军的实力大打折扣。秦军章邯兵团遂将主攻目标锁定为北面的赵国,并在巨鹿城下和当地义军打得不可开交。赵王歇不得不放下架子,向各地诸侯王公们发出SOS信号,于是一时间多支援军从四面八方向巨鹿围拢而来。

楚王熊心一生没做过什么大事,但却作了两个重要的决定:救赵和灭秦。一个北上一个西进,派谁去?谁敢去?谁有能力去?历史又一次将机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头上。

受命西征

  此时的楚王熊心压力很大,他面前的两件大事:救赵和灭秦,都同等重要,他不但两手都要抓还得两手都要硬。对这次的救援行动,楚王心知肚明,如果不拉赵王一把,一旦赵国覆灭,整个反秦义军将深受重创并呈瓦解之势,秦军两大主力定会乘胜追击,逐一清扫各地义军,而自己目标那么大,一定是优先打击的对象。

  再往深了想,救不救赵还关乎到楚王雄心能否有机会成为诸侯盟主的问题。要是反秦之势真被逆转,秦军占得先机,秦帝国便有机会东山再起,再次称霸天下。楚王自然希望这次义军能借巨鹿之役一战定乾坤,将秦军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至少自己还保有坐上盟主之位的一线契机。说白了,出兵救赵,绝不是熊心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膨胀,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灭秦之事也是时不我待,须赶紧派兵西入秦关。义军起兵旨在亡秦,陈胜手下的周文败退出关中之后,时局急迫地召唤着一支新兵入关。北伐与西征都势在必行,那么,派谁北伐?派谁西征呢?

  当时的状况不容乐观,秦军声势浩大,正四处剿杀各地义军,楚军中愿意入关灭秦的人屈指可数,可有两位将领倒是例外:一是刘邦,二是项羽。项羽是带着怨气的,什么也比不上那段杀叔父之仇,“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但最终,刘邦获准西征,项羽作为副将跟随宋义北伐救赵。

  屡战屡胜的章邯兵团和秦军另一主力兵团长城军团,奉命联合执行灭赵的任务,两支队伍齐聚中原赵地。新成立的赵国可怜巴巴地困在中间,危在旦夕。这一役毕竟事关未来的发展方向,谁都清楚北伐之战必将和秦军一决雌雄,肯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

  相比之下,西征虽然也有凶险,但其危险性则小了许多。再加上,谁入关灭了秦便可以成为“关中王”,和北伐比起来也算是个美差了。

  后来的历史证明,刘邦此次西入秦关的确是他人生中的又一个重大机遇!那么,为什么获准西入秦关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呢?这里面有什么内幕,或者潜规则吗?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一是刘邦长者。

  “长者”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年纪比较大,二是宽厚仁爱。能够获准西入秦关的原因虽多,明面上最能说出口的就是所谓的“仁爱”。

  楚怀王及诸大臣都认为:秦地百姓“苦其主久矣”,如果派一位“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不骚扰秦地百姓,应当可以顺利拿下关中。项羽性格太强悍,“今不可遣”;刘邦是“宽大长者,可遣”。

  说项羽太过强悍残暴,有证据吗?当然有!“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说的就是项羽曾对襄城屠城,而且“诸所过,无不残灭”。这在《史记·项羽本纪》是有记载的:“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的确很血腥恐怖。

  可是话又说回来,刘邦就真的“仁厚”吗?翻开刘邦的履历,也烙下了血腥的屠城印迹,《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刘邦与项羽联合屠城一事:“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同时,这次屠城在《史记·高祖本纪》也有记载:“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

  如此说来,项羽是真残虐,刘邦是假慈悲。不过正是这样的假慈悲,为刘邦赢得了众多粉丝的支持,并为其蓄积了强大的人脉资源。

  二是怀王心里的小算盘。

  项羽、刘邦都是有屠城劣迹之人,而刘邦“长者”,更擅攻人心也是事实。可为什么“怀王、诸老将”又那么坚定地反对项羽一同西入秦关呢?这里的“诸老将”是指怀王被立之后投奔过来的原楚国老臣。更重要的是,决策者是楚怀王,他为什么也反对楚国将门之后项羽西征呢?

  在决定派遣刘邦西入秦关之前,楚王熊心和刘邦、项羽等众将士们订下了一个盟约:先入关者为关中王。这一约定当然是为了激励军队的士气,由此看来楚王熊心倒是颇懂管理之道,“关中王”这块蛋糕对将领们而言诱惑力实在不小。

  不过,这个貌似公平公正的约定背后却暗藏玄机。事实上,楚王熊心是绝不会让项羽入关的,理由很简单:楚怀王是项氏家族所立,并受制于此。如今项梁战死,项羽尚不成气候,熊心的心理压力减轻了不少,总算过上了几天“自主”的日子。要是项羽借入关之机真当上关中王,项氏家族的势力将再度膨胀,这个楚王之位就不好待了。若是刘邦当了关中王,不仅暂时不会有太大威胁,还会牵制项羽的势力,一举两得。

  楚王熊心是刘邦人生中第二个贵人。他像项梁一样,赏识刘邦,提携刘邦,在关键时刻替刘邦拨开满天乌云,引导他走上一条康庄大道。话虽如此,但历史的机遇毕竟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刘邦酝酿了那么久的野心只待这一刻安然接招,表面上只是奉命行事,面对重任表现得积极妥当,心里少不了多多盘算。

  不可否认,楚王雄心原本也是一位具有帝王之智的人。司马迁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首列的是秦帝国纪年,秦亡之后列的便是“义帝”的纪年,此时的“义帝”就是天下默认的共主。项梁战死之后,熊心抓住各种机会千方百计抑制项羽,努力想要摆脱傀儡君王的身份,希望获得实际的权力。我们无法定义这样的企盼是否出自本能,是否徒劳无用,但无疑,刘邦成功地扮演了楚王心腹的角色,并使自己成为最终获益人。

  而这个时候,项羽还只能忍气吞声,跟随宋义北上。宋义,原本只是一位熟读兵书的书生,却被熊心任命为主将,颇有点误打误撞之嫌。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项梁还活着的时候说起了。

  原来,项梁在定陶打败章邯兵团之后,项羽、刘邦曾合力剿杀了三川郡守、秦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项梁被接二连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竟一时有点飘飘然起来。宋义很敏感,察觉到项梁滋生出的骄纵情绪,劝说道:打胜仗了,将领骄傲士兵惰怠,那是一定要失败的,现在的情况令人担忧。心高气傲的项梁哪里听得进去,反而嫌宋义太唠叨,把他派去了齐国,以求耳根清静。碰巧,宋义在路上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得知他是去见项梁,便说,项梁这次输定了,您要是悠着点走,兴许还能捡回条命,走快了必死无疑。

  果然,连吃几回败仗的秦军调出关中全部兵力增援章邯,章邯率兵偷袭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兵败被杀。

  高陵君因为宋义的一番话意外躲过一劫,他见到楚王熊心后对宋义赞不绝口。熊心听罢异常高兴,马上召见宋义。这一召见不打紧,一番切磋交流之后,楚王当即任命宋义为大将军,率兵北上救赵。

  楚王熊心与宋义谈话后为何如此亢奋?到底是心血来潮还是真遇良才呢?我以为,熊心此时手下不乏良将,项羽就是最好的将领。熊心心喜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竟凭空冒出来一个可以替代项羽的军事奇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楚王百密一疏。这位“奇才兄”毕竟手无缚鸡之力,终究逃不过项羽的利戟,被冠以私通卖国的罪名,成了项羽重夺军权的炮灰。

  这就叫,“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杀宋义,夺军权,破釜沉舟,鏖战巨鹿,灭王离,破章邯……项羽灭了秦帝国赖以生存的两大主力兵团,一跃成为天下诸侯的领袖。这是楚王熊心始料不及的。再后来,项羽西行入关,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将楚王熊心“尊”为“义帝”,放逐南方,再派人将其了结。这些西楚霸王的故事,我们后文再行详解。

  此时的天下,牵一发而动全身。项羽的一举一动都落在刘邦的心里。刘邦是何等聪慧之人,别看他表面上只顾闷头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儿,却不知他正耳听着八方动静,眼看着南北局势,心里盘算着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他深知,虽说自己凭借“长者”的美好形象,加上楚王的政治利用,最终得到了西行入关灭秦的机会,算是捡了大便宜,但世事难料,一切都不可怠慢,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一切都要经过战争的检验。

 
【关闭】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1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